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揭秘:谁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被洋人吓跑的皇帝--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
他是有清以来第一[DiYi]个离宫避难的皇帝[HuangDi],是中国[ZhongGuo]有史以来第一[DiYi]个被洋人[YangRen]吓跑的皇帝[HuangDi]。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ZiJi]已踏上生命的不归之路,不久就成为大清[DaQing]第一[DiYi]个死于逃难的皇帝[HuangDi]。他一个念想的奔往热河,奔往那个祖宗骑射宣威之处,奔往那个离大清[DaQing]“龙兴之地”——盛京辖区近在咫尺的地方,奔往那个当年清兵入关必经的地方。他觉得那里应该是块祖宗余荫的福地,到了那里安全下来再徐图大计吧。
一路上,他一边不忘遣兵增援正在阻击夷人的蒙古王爷僧格林沁(1811—1865):
令景淳、特普钦等,各拨兵一千名,猎户一千名,前赴通州一带,交僧格林沁等调遣。
一边调人护驾:
所有前调吉林、黑龙江兵丁,如已进山海关,即著春佑,迅速知照带兵官,饬令折赴热河护驾,毋庸前赴通州。
看到自己[ZiJi]带出的后妃家眷,人员冗多,人吃马喂,毕竟是一国之君,虽然狼狈,礼仪终未可废,便同时下令:
热河行宫,及一切供应,著春佑即饬该总管、及地方官、妥为打扫豫备,是为至要。将此由五百里谕令知之。
崎岖的心路
洋人[YangRen]进犯京都沦陷。
这几年,他一直陷于深深的痛苦。
他的痛苦先是缘于内忧:咸丰[XianFeng]三年,即1853年,太平军起义占领了南京,自立新朝,已与北方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还不断北伐。曾国藩、胡林翼等剿匪数载,仍不能[BuNen]完全根除。就在他离宫避难前,这股“金陵逆匪”,还在制造炮船,掳取船只,由丹徒小河口处杀出,“意图北窜”。虽经水师“各艇船将弁,先后击退”但羸弱的清军“惟艇师单薄”,堵截不暇,“亟盼上游援师。”
他急命“曾秉忠所带之长龙船,全数派往援沪”,“但下游各起艇师,为数无多,设金陵之逆,掳船下窜,丹徒等处再有逆众横趋。则江北一带,更形吃重”。
情况如此紧急,他五内如焚,下令调兵增援:
著官文、胡林翼,迅将前调马步兵勇千名,挑选精壮,配齐军装器械。由都兴阿统带,迅赴江北,力筹堵剿。至以楚师营制,训练淮徐勇丁,实为现在切要之图。著都兴阿仍遵前旨,与曾国藩会商,赶紧办理,以冀练成劲旅。正在寄谕间,据都兴阿奏,楚勇未能远征。拟调吉林马队一起,及现有马队,已咨行官文、胡林翼催调等语。著官文、胡林翼,迅将此项马队即饬前往都兴阿军营,以便该将军即日统带启程,驰赴江北,认真剿办。保全完善之区,是为至要。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
内忧未出,继之便是外患迫近。
从不久前,他要求“通谕中外”的一份谕旨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迷惑与不解。
他对几年来,远洋之外的英法列强屡屡与大清[DaQing]过不去,十分的不解,他觉得他待洋人[YangRen]不薄:
朕抚驭寰海,一视同仁。外洋诸国,互市通商,原所不禁。英咭唎(英国)、佛兰西(法国)、与中华和好有年,久无嫌隙。
但为什么会在“咸丰[XianFeng]七年(1857)冬间。在广东遽启兵端,闯入我城池,袭掳我官吏”?
他原以为是广东总督办事糊涂,触怒了夷人:
朕犹以为总督叶名琛、刚愎自用,召衅有由。未即兴问罪之师也。
在西洋诸国骚扰大清[DaQing]时,他还被迫与这些人坐下来商讨过规则,立下些条约,以为总算可以安生些日子。岂料到了(咸丰[XianFeng])八年(1858)间,夷酋额尔唫等“乘我不备,攻踞炮台,直抵津门”。
对此,他在恚怒中又一次隐忍:“朕恐荼毒生灵,不与深较”。还特派大学士桂良“往与面议,息事罢兵”。与他们“商定税则,再将所立条约,讲求明允,以为信据”。
可这些洋人[YangRen]言而无信,更不讲游戏规则。到了咸丰[XianFeng]九年(1859),洋人[YangRen]又“(夷酋普噜嘶等)驾驶兵船,直抵大沽,毁我防具。”遭到清军阻击,才退走。一而再,再而三,曲不在我。“经大臣僧格林沁、痛加轰剿,始行退去。此由该夷自取,并非中国[ZhongGuo]失信,天下所共知也。”
对这些包藏祸心的洋人[YangRen],他反复派人交涉,甚至允许赴京换约。但对方似乎永远欲壑难填:
“额尔唫等、肆意要求。竟欲婪索兵费,强增口岸,陈兵拥众,入我郊畿”。“称欲带兵入见”——竟狂妄的要和他兵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