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孙中山子女后人今何在:外孙文革被下牛棚--中国年鉴网(3)
据说,当伍平一在送别久病不愈的恋人孙时,还作了一首《送孙女士[NvShi]东归诗》,诗中充满悲伤、哀婉之情。诗是这样写的:
生平湖海飘零惯,足迹犹惭未遍寰;
异地星霜曾涉历,故乡风月待归还。
丈夫不洒临岐泪,情有儿女指上环;
桅影渡头门掩映,离人愁煞赋阳间。
次女孙婉:备受骨肉分离之苦
孙婉(1896—1979),1896年11月12日出生在异域檀香山。特别有意思的是孙婉出生月日竟然与父亲[FuQin]完全一样。孙婉的童年是在檀香山度过的。1907年,孙中山[SunZhongShan]的哥哥孙眉在檀香山经营的农场宣告破产,只得举家迁往香港[XiangGang]九龙,年幼的孙婉与姐姐孙跟随母亲回到香港[XiangGang]。1910年,孙婉在母亲的带领下,再度与姐姐孙一道赴南洋与父亲[FuQin]孙中山[SunZhongShan]团聚。
1912年夏,孙婉与姐姐一道赴美留学,进加州州立大学文学系读书。第二年3月,孙婉的姐姐不幸得了糖尿病与世长辞,这时父亲[FuQin]孙中山[SunZhongShan]想到,孙婉一人在美读书,又没人照顾,有些放心不下,就嘱托在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的王伯秋照顾一下女儿。
王伯秋是湖南湘乡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系。王伯秋留日期间,结识了孙中山[SunZhongShan]、宋教仁、黄兴等一批爱国志士,受其影响,也参加了同盟会,深得孙中山[SunZhongShan]先生[XianSheng]的器重。
王伯秋在早稻田大学毕业后赴美,进入哈佛大学继续攻读政治学。这时,正好孙婉也在加州读书,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孙婉与王伯秋由相识到相爱。1914年的秋天,他们二人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为夫妻。第二年,即1915年,他们的大女儿王蕙出生。当孙婉于加州大学毕业后,便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来到了日本,在东京,他们的儿子王弘之出生。
据说,王伯秋与孙婉结婚之前,已经有了一次婚姻,并且有两个孩子。对此事,孙中山[SunZhongShan]并不知晓。当孙中山[SunZhongShan]得知此事后,提出除非王伯秋与原配夫人离婚,否则就坚决反对这门婚事。加之其他一些原因,这对恩爱夫妻未能白头偕老就分手了。其后两个孩子随父亲[FuQin]王伯秋一道回上海生活。
孙婉与王伯秋分手后,随母亲卢慕贞定居澳门。1921年3月19日,孙婉在澳门与早先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戴恩赛结婚。戴恩赛,广东五华人,191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前身),次年公派赴美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法。1918年学成回国,任广州军政府外交部秘书,外交部政治组组长及外交委员会委员等职。
1921年冬天,孙婉生下一个女孩。孙中山[SunZhongShan]非常疼爱这个外孙女,并亲自给她取名“成功”。寓意一则他领导的革命成功,二则希望外孙女长大成人后能成就一番事业,对女儿的这个名字,孙婉夫妇也欣然接受了。1922年,孙婉再生一子。这年陈炯明叛变革命,孙中山[SunZhongShan]先生[XianSheng]广州蒙难,于永丰舰上指挥抗击叛军。为了纪念这件事,教育后一代,孙中山[SunZhongShan]先生[XianSheng]给外孙取名“永丰”。
1929年2月,戴恩赛被任命为国民政府驻巴西全权公使。孙婉将两个孩子戴成功、戴永丰托给定居澳门的母亲卢慕贞抚养,随丈夫前往巴西。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前夕,孙婉随丈夫偕儿女移居澳门。1955年,戴恩赛病逝。
早年尽管孙婉与戴恩赛结了婚,有了新家,也有了孩子,可是她依然念念不忘王蕙和王弘之两个孩子。姐弟俩也时时思念自己远居澳门的母亲。1947年,因工作需要,王蕙从上海去了台湾。大陆解放前夕,姐姐王蕙要弟弟速去台湾,可是,对国民党早已有些失望的王弘之终于留在了大陆。从此,他们兄妹二人天各一方。
到台湾的王蕙一天也没有忘记去澳门寻找自己的母亲,然而母亲在澳门的什么地方,还是孩提时代的她听父亲[FuQin]讲过,而今情况也不十分清楚。于是王蕙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通过已经故世的父亲[FuQin]的一位好友,找到了在台北的舅舅孙科,还是舅舅派人去澳门查问,才找到了母亲孙婉。从此,母女开始用通讯的方式联系。1967年,王蕙从台北来到香港[XiangGang]与分别多年的老母亲相会。母女相会时,自然想到了王弘之。于是蕙立即给远在上海的弟弟写了一封信,邀他到香港[XiangGang]来相会。
当已进牛棚的王弘之接到分离多年的姐姐的信之后,顿时喜上眉梢。然而冷静一想,在这“史无前例”的年代,去香港[XiangGang]不是里通敌国或台湾的国民党吗?想到这里,他的心就冷了下来。于是,咬了咬牙,将信也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