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1917年蔡元培:不患科学不如人 患模仿太过失特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
蔡元培[CaiYuanPei] 来源: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政协网》2011年4月21日,作者:李贤哲,原题:《蔡元培[CaiYuanPei]“爬格子[GeZi]”》
1917年3月29日,蔡元培[CaiYuanPei]在清华学校高等科发表演讲时说,吾国学生留他国者,不患其科学程度之不若人,患其模仿太过而消亡其特性。他认为,赴外国留学[LiuXue],必须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所同化。他在德、法留学[LiuXue]多年依靠“爬格子[GeZi]”为生的亲身经历,对他影响深远。
蔡元培[CaiYuanPei]于清代同治六年(1868年)阴历12月17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光绪十五年(1889年)21岁时考中举人。1901年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后来又任中国教育会会长兼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为了开拓现代化的道路走向世界,当时出国留学[LiuXue]或考察蔚然成风,大多是公费官派,名额有限,所去国又以日本为多,欧洲[OuZhou]很少。已经37岁、走入“下半生”的蔡元培[CaiYuanPei],毅然辞职赴青岛从头学习德语,准备留学[LiuXue]德国。
1906年他闻讯北京翰林院有“公派”出国留学[LiuXue]的机会,急忙赶到首都,但这个计划搁浅了。蔡元培[CaiYuanPei]不甘心,再三联络,向当时我国驻德国公使孙宝琦申请,欲随同前往德国在使馆兼任“半职”差事,半日在柏林大学听课,这个申请使他圆了赴欧洲[OuZhou]留学[LiuXue]的心愿。这时,他已是临近不惑之年、必须抚养妻儿四口、负担甚重的一家之长了。孙宝琦答应每月赞助白银30两,合42银元(1银元约合2009年人民币120元)。于是在1907年春末,蔡元培[CaiYuanPei]随同中国驻德国公使,由西伯利亚大铁路经莫斯科到达柏林。但公使馆只应允照顾食宿,不提供职务和薪金。居柏林,大不易!一不靠官,二不靠商,自食其力,自行其是,眼看财路不济,怎么办呢?蔡元培[CaiYuanPei]做了一个当时可称大智大勇的决定:以在国外“爬格子[GeZi]”著述编译所得稿酬、编辑费,自筹留学[LiuXue]费用。据我所知,这乃是我国知识阶层中最早采取“爬格子[GeZi]”半工半读方式而获得成功的第一人。蔡元培[CaiYuanPei]通过同年同乡挚友张元济先生向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特约他在欧洲[OuZhou]为该馆著文或编译,按照千字3银元(翻译)和5银元(著述)的标准,每月得稿酬100银元。一部分稿酬汇到德国给蔡元培[CaiYuanPei],一部分交国内妻儿作为家用。
蔡元培[CaiYuanPei]严格遵守了协议,留学[LiuXue]期间著述不辍。根据今天所能看到的蔡元培[CaiYuanPei]稿酬单,1910年商务印书馆汇付给他1621德国马克,合900银元;支付蔡夫人250银元;代付购寄书报等费用46银元,连同历年余额尚结存200银元。辛亥革命时,蔡元培[CaiYuanPei]归国,应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之召,首任民国教育总长。1912年4月赴北京,7月拒绝与袁世凯合作而坚决辞职。1913年蔡元培[CaiYuanPei]赴法国,商务印书馆继续约稿付酬,以编译费支持他在欧洲[OuZhou]游学考察。这时他“爬格子[GeZi]”的稿酬增加了:每天以一半时间编著1000字,每月3万字可得200银元,即千字7银元。从1907年到1915年,蔡元培[CaiYuanPei]先后旅欧留学[LiuXue]几年期间只靠“爬格子[GeZi]”半工半读,著述颇丰。
从1907到1915年,蔡元培[CaiYuanPei]先后旅欧留学[LiuXue]几年期间只靠“爬格子[GeZi]”半工半读,撰写了《世界观与人生观》、《文明之消化》等论文,寄给商务印行的《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发表,还根据在德、法进修得到的新知识,结合国情编著了《哲学大纲》、《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学史》、《中学修身》、《艺术谈概(欧洲[OuZhou]美术小史)》等由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出版。
1923年7月蔡元培[CaiYuanPei]举家赴西欧。这次的费用,仍由商务印书馆采取约稿致酬的办法,使他有固定收入。约请他编写师范和高中所用《哲学纲要》等教科书,并为《东方杂志》撰写论文及杂记。每月致编译费200元、调查费100元,共计300元。现在留存商务印书馆张元济1923年7月16日给蔡元培[CaiYuanPei]信的手迹:“兹送呈全年薪水计银2400元。又敝公司遏有研究之问题及调查这事项、拟求我公担任顾问,亦荷俯允,兹将全年薪水1200元一并送呈,统稗察入。”蔡元培[CaiYuanPei]在欧洲[OuZhou]期间,又撰写了《中国之文艺中兴》和《简易哲学纲要》等当时比较有影响的著作。
1926年2月蔡元培[CaiYuanPei]由欧洲[OuZhou]回到上海。1927年4月27日,蔡元培[CaiYuanPei]被任命为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他仿效法兰西教育行政制度,和李石曾等提议组织中华民国大学院为最高学术行政机构。6月13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通过了他们的提案。6月17日,国民政府任命蔡元培[CaiYuanPei]为大学院院长。蔡元培[CaiYuanPei]上任后,就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
大学院把这一项任务作为发展中国新教育的指导方针,把科学教育提到首位,并首次提出“知识分子劳动化”的教育原则;同时贯彻了蔡元培[CaiYuanPei]早就呼吁的“以美育(艺术化)代宗教”的独创思想。大学院还特别聘任了一批博学多才人士担任“大学院特约著作员(编撰员)”,包括鲁迅、刘海粟、刘开渠等,鼓励他们专心从事“爬格子[GeZi]”的劳动,创造精神文明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