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毛泽东称何时“是一生中最关键时刻”?--国家年鉴
核心提示:毛泽东[MaoZeDong]还多次前往陈独秀寓所(今南昌路100弄2号,即《新青年》编辑部),听他谈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理论,与他一起谈论马列书籍和政治信仰;后来,毛泽东[MaoZeDong]在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称,这“是一生中最关键时刻”,“到1920年夏,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本文摘自:《人民政协报》2011年4月14日07版,作者:朱少伟,原题:《毛泽东[MaoZeDong]对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贡献》
五四时期,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形成了波澜壮阔的热潮。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大批有志青年毅然漂洋过海远赴异邦,努力探寻振兴中华之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当时,毛泽东[MaoZeDong]等也积极动员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唐铎的《回忆五四时期的留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运动》谈及:“1918年春,毛泽东[MaoZeDong]和蔡和森等同志,在湖南组织了革命团体——新民学会,经常组织会员讨论中国的出路问题。恰在这时,原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书,后来到北京大学任教的杨昌济先生,给毛泽东[MaoZeDong]同志来信,告知有人发起留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消息。于是,新民学会专门讨论了组织会员和湖南青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问题。他们认为通过留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可以直接研究西欧工人运动的经验,特别是研究十月革命的经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潮,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技术,正是‘向外发展’的一个好机会。从此,毛泽东[MaoZeDong]、蔡和森等同志便着手积极组织,进行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准备工作。”1918年8月,毛泽东[MaoZeDong]率领一批学生来到北京,在打算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青年中,湘籍人士最多,经杨昌济的协调,获准首先为之举办一期预备班。何长工的《留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斗争和旅欧总支部的建立》回忆,毛泽东[MaoZeDong]在杨怀中的协助下,把控制在范源濂、熊希龄等手中的一笔前清户部应退还湖南的粮、盐两税的超额余款存在俄国道胜银行的利息提取出来,用做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旅费。所以,罗学瓒在10月16日从北京寄给叔祖父的信中曾这样写道:“毛润之(按即毛泽东[MaoZeDong])此次在长沙招致同志来京,组织预备班,出力甚多,才智学业均为同学所佩服。”
1919年春,中国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学生从上海启程。著名进步团体寰球中国学生会热忱为聚集申城的各地青年办理出洋手续,还赠送《西礼须知》等书,并提供种种服务;该会于1906年在沪成立,宗旨是“联络全世界中国学生情谊,互相扶助,交流知识”,设有会员部、教育部、介绍部、游学(留学)部、出版部、演说部、交谊部和图书馆等,由朱少屏担任总干事。3月14日,毛泽东[MaoZeDong]为送别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湖南青年,第一次来到上海。3月15日,《申报》报道:“出洋学生办事处即设在静安寺路51号寰球中国学生会,闻此次所派留法学生多至八十九人,兹已陆续到沪,定于17日上午乘‘因幡丸’出发,并闻今日下午开一欢送会。”翌日,《申报》接着记述欢送会的情形:“寰球中国学生会昨日下午三时开会,欢送赴法留学生。中西来宾者,有法国驻沪领事韦耳登君、副领事翰德威君”,“前参议院议长张继君”,“先由主席朱少屏君报告开会并致欢迎词”,“张继君演说大要有三”,“乃共摄一影”;《申报》还刊登了此次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89位学生名单,其中有43位湖南青年。毛泽东[MaoZeDong]参加了这个在寰球中国学生会会所(今上海南京西路大光明电影院附近)举行的欢送会,并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同年12月9日,《申报》报道:“前日上午十时,寰球中国学生会开会欢送留法学生,到者有湖南、四川等男女学生一百余人”,“此项学生于今日乘‘凤凰号’赴法”;上海《时事新报》报道:“前日上午十时,寰球中国学生会开会欢送留法学生”,“湖南留法学生向警予女士演说,略谓:‘中国今日之种种事业,其希望均在学生;而学生中分子不能完全,希望学生界此后渐趋纯粹。寰球中国学生会实指导学生入正轨之绝好机关。所最钦佩者,会内办事诸君均有真实之诚意,对于吾人之扶助不遗余力,虽琐碎之事莫不详为指导,令人敬慕无已’”。毛泽东[MaoZeDong]曾从武汉绕道上海为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蔡母(葛健豪)送行,并借宿于寰球中国学生会会所;由于蔡和森等启程时间推迟,他因事不能久待,便与大家话别,离开上海前往北京。
1920年5月5日,毛泽东[MaoZeDong]再次抵达申城。5月8日,毛泽东[MaoZeDong]以游园的形式,与彭璜等12位旅沪的新民学会会员在黄浦江畔半淞园聚会,欢送即将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6位会员,据《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一号)记载:“这日的送别会,完全成一个讨论会了。天晚,继之以灯。但各人还觉得有许多话没有说完。中午在雨中拍照,近览淞江半水……”毛泽东[MaoZeDong]这次在上海逗留两个月,其间曾想方设法为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的湖南青年筹集旅费,章含之的《我与父亲章士钊》提到:“1963年初,毛泽东[MaoZeDong]读完英文之后,要我陪他在寒风中散步……他告诉我,1920年,为筹备党的成立、湖南的革命运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急需一笔数量较大的银款,他去上海找到父亲,当然没有告诉父亲要成立共产党,只说是为一批有志青年筹款去欧洲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请父亲帮忙。父亲立即答应,随后发动了社会各界名流捐款。由于父亲的影响和努力,最后一共筹集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了他。”另外,毛泽东[MaoZeDong]还多次前往陈独秀寓所(今南昌路100弄2号,即《新青年》编辑部),听他谈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理论,与他一起谈论马列书籍和政治信仰;后来,毛泽东[MaoZeDong]在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称,这“是一生中最关键时刻”,“到1920年夏,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由此可见,毛泽东[MaoZeDong]自己虽然由于多种原因未能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但他为推进这场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景山东街吉安所左巷8号。1918年9月19日,毛泽东[MaoZeDong]为组织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QinGongJianXue],在北京居住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