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孙立人:年年为缅甸孤魂烧纸 自家祖坟文革被刨--国家年鉴
本文摘自《瞭望东方[DongFang]周刊[ZhouKan]》2011年第20期,作者:《瞭望东方[DongFang]周刊[ZhouKan]》记者孙春龙、特约撰稿戈叔亚 缅甸[MianDian]八莫报道,原题:《八莫,常胜将军[JiangJun]的悲剧结局》
孙立人将军[JiangJun]在台湾被软禁时,听说缅甸[MianDian]八莫的墓地[MuDi]被毁掉,仰天长叹,以后每到清明节,他都要带着家人到住所的后山去给“缅甸[MianDian]的那些孤魂野鬼”烧纸
八莫佛经学校[XueXiao]的老师办公室,最醒目的位置挂着孙立人的照片,上书“抗日战争时期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JiangJun]肖像”。
1944年8月,中美联军攻克缅北重镇密支那后,战功卓越的新38师师长孙立人荣升为新一军中将军[JiangJun]长,并由此南下,进攻八莫,开始中国[ZhongGuo]驻印军反攻缅北的第二期战斗。
敌军中有不少讲中国[ZhongGuo]话的人
生活在密支那的老兵杨子臣曾是新38师喷火排的战士,因为兵种特殊,这位战士惟一一次上前线的经历是在八莫。
“敌人在八莫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厚厚的水泥地堡,枪炮对它都奈何不了。我们每攻一个[YiGe]地堡,伤亡是敌人的好几倍。”杨子臣接受《望东方[DongFang]周刊[ZhouKan]》采访时回忆,喷火排开始显示威力,“火焰射进地堡口,我看见一个[YiGe]敌人跳出来,满身是火。碉堡被拿下了,但我们排死得也就剩下两个人。”
在八莫的一条主干道上,《望东方[DongFang]周刊[ZhouKan]》找到了当年遗留下来的一个[YiGe]地堡,高出地面约40厘米,里面已经塞满了生活垃圾,水泥钢筋构筑的地堡上,满是弹痕。
时任中国[ZhongGuo]驻印军副总指挥的郑洞国也多次前往一线指挥战斗。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是郑洞国的孙子,郑建邦向《望东方[DongFang]周刊[ZhouKan]》回忆祖父时说,“祖父多次乘坐美军的小型侦察机,前往八莫上空视察督战,当时整个八莫城在中国[ZhongGuo]驻印军强大的空军和炮兵猛烈轰击下大火熊熊,浓烟滚滚,日军炮火几乎完全被压制,城内建筑大多崩毁。”
在由郑建邦等人整理的《郑洞国回忆录》一书中,也提到日军的地堡,“日军虽然死伤惨重,但抵抗十分凶顽。敌人在城垣四周,利用复杂的地势,修筑了众多分散的抵抗巢,每个抵抗巢配备一轻机枪射手、一步枪狙击手、一掷弹兵手,各抵抗巢间以火力相互策应,使我军步兵难以接近。”
新38师的许多官兵在谈到攻打八莫的惨烈时,都会提到当时人人皆知的一件事情:战斗呈白热化状态,由于彼此相距太近,有时各种火器均无法施展作用,双方只能以白刃相拼。混战中,我军一名机枪射手被敌人刺死,副射手也受伤,但这位勇士毫无惧色,他一手按住敌人刺过来的枪,一手紧紧抓住对方的喉咙,用力一拉,结果连这个鬼子兵的舌头都从喉管里扯了出来。
新一军参谋长史说在回忆文章中说,八莫主阵地被突破后,日军感到解围无望,把所有的重伤兵近千人,生沉于西面的伊洛瓦底江中,而以残部于夜间沿江滩向南突围,突围日军大部被击毙在江滩上,仅百余人散窜到八莫以南山地。八莫攻克时,房屋全部被炮火所毁,仅华侨新建的一座关帝庙独存。
而八莫攻城战,同样出现了让中国[ZhongGuo]军人纠结的事情。新38师少校翻译官周明道曾接到一线官兵汇报,敌军中有不少讲中国[ZhongGuo]话的人,他们在阵地曾清楚地听到敌军中有人喊“往上冲呀”,“证明日寇已日暮穷途,征集东北的同胞来充当他们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