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辛亥革命后清廷高官欲接溥仪据守关中延续清朝--国家年鉴(4)
这位叫雷恒炎,就是醴泉本地人,任行营执事官。张云山看他胆气甚豪,就委他为奉命全权代表,出使清营。为他在乾州南门外置酒送行,各标营发炮三响,以壮行色。
雷恒炎次日到了升允营中,刚准备开读黎元洪来电,就听升允下了令:“斩!”
雷恒炎全明白了:这老小子知道议和停战的消息,却秘不向甘军宣布。他还想打!
他一边被行刑士兵往外推,一边大声喊:“南北议和,天下一家,陕甘两省,本为兄弟,为何还要厮杀……”话没说完,嘴已被堵上。
升允下令将雷恒炎割耳、削鼻、挖心,尸首弃于枯井。
纸终归包不住火。恶战持续到了元宵节,大家都知道了南北议和的消息。张行志是打下岐山之后才得知:攻城之日,已是停火之时。早知道,谁还卖这个命啊?马安良对升允隐瞒情报的做法也极为不满,而且身为回民,他还收到不少在京回族名人的来电,劝说陕甘两地息兵解纷。
袁世凯方面也有了通电,袁大头当上民国总统,脸色一变,本来是攻陕的赵倜毅军,一声口令,就地变成了援陕的民国部队,摆出一付要来攻打甘肃的架势。马安良决定自行与陕军停战,就在乾州签了和约,回师甘肃。
只剩了升允这个“陕西巡抚”了。壬子年的正月里,陕西方面不断地跟升允联络,希望陕甘全面停火。宣统都退位了,你还在打什么打?这个满洲人真是不可理喻。
升允则一直不愿和谈,似乎退位议和这些事与他无关,只要打通北京—山西—陕西的通道,把小皇上接到甘肃来,大清就没有亡。
1912年3月7日,陕西军政府派了两位“理学名儒”来劝升允休战。升允当着两位名儒的面,放声大哭,痛骂袁世凯误国,并说:“现今皇上退位,我已无君可事,惟有一死以报圣恩。”
3月10日,升允撤回甘肃,但他仍然念念于迎驾西北,重建朝廷,3月20日到平凉后,升允致电袁世凯,要求由他取代张凤翙任陕西都督,以便两宫将来安置。这等要求迹近笑话,北京自然不予理睬。
升允只好带着家眷逃往西宁,以后辗转经西伯利亚、中国东北等地流亡日本,成为宗社党的干将。自此一直参与各种复辟的活动,至死方休。他死后,宣统赐谥“文忠”,与经营西北的左宗棠同。
而甘肃,一直到1912年3月15日,袁世凯登上中华民国大总统位已经五天,才与新疆一道,宣布承认共和政体。满清朝廷的西去之路,算是彻底断绝。
他们都是“预言家”
赵烈文
赵烈文是曾国藩的幕僚。同治六年六月(1867年7月),赵跟曾对谈时,说,“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他预言,不出五十年,大清天下就会出现根本颠仆、割据分裂的局面。四十四年后,武昌革命爆发,大清土崩瓦解,神州果然陷入“人自为政”的纷乱之局。
李鸿章
有一年,某巡抚入京陛见,路过天津,北洋大臣李鸿章设宴招待。席间谈及边事,某巡抚问:“北洋战兵可得几何?”李鸿章笑曰:“苟延之局,何必认真?”某巡抚作色说:“中堂大人何出此言?”李鸿章举酒笑曰:“失言,失言!罚酒一盅。”甲午中日一役,大清北洋水师果然大败。
恭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十六岁的恭亲王病逝,临终前叹息道:“我大清宗社,乃亡于方家园。”“方家园”暗指慈禧,因慈禧娘家住于方家园。这一年,恰值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将厉行新政的光绪帝囚禁于瀛台,开始她人生中的第三次垂帘听政。
张之洞
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廿一日夜,晚清重臣张之洞病寝,摄政王载沣前来探望,安慰张之洞说:“中堂公忠体国,有名望,好好保养。”载沣离开后,张之洞对陈宝琛说:“国运尽矣!”两年后,国运果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