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晚清房地产特区:十年间房价地价上涨数十倍--国家史册(2)

  

  无论“白契”、“红契”,都因为先天的粗陋,导致很多问题。其中最为致命的,就是缺乏精确的丈量,令几乎所有地契都难以清晰标示地块的界线,而且,一些“地主”为了少缴地税,会瞒报地亩,造成“契小地大”;另一些“地主”为了巧取豪夺他人土地,会多报地亩,造成“契大地小”,这些都造成了大量的不动产纠纷。

  鸦片战争之后,获得了“五口通商”权利的英国人,在上海圈占了租界,对界内土地进行了科学测绘,制作了精确的地图。这是中国国土上第一次清晰而标准的土地测绘,尽管仅仅限于上海一隅。测量之后,英国人将土地分区划块,进行了功能规划,而后“招拍挂”。根据条约,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在法律上依然属于中国,英国人无非“永租”而已,因此,作为“地主”的大清政府向作为“租客”的英国人颁发的“道契”,名义上是一张“租约”——但因为“永租”的关系,而实际上是“卖约”。

  与传统的地契相比,“道契”大大地与时俱进了,不仅清晰地标明了地块的界线,而且省却了保甲、中证人等中间环节,且在中外双方都进行了详尽的备案,绝难伪造作弊。更为关键的是,大清特色的无远弗届的公权力,面对“道契”,除了签发之外,别无他权;而租界当局除了依法收取税金之外,也别无他权。比较下来,“道契”不仅要比普通地契少支付税负,而且财产权利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道契”立即成为上海滩的“硬通货”,丝毫也不亚于金条,受到了外资银行和本土钱庄、票号的一致欢迎。上海“外商银行所认可的周转工具,就是‘道契’和外商产业证券……钱庄股东只要能拿得出道契,钱庄就不至周转不灵;银行或者钱庄受押下来道契,一旦需要资金,马上可以拿到外商银行里去转押。在那个时候,‘道契’的地位,几乎和别国金融市场里的第一流票据或者证券差不多,成为上海金融市场上数量最大而流通最易的信用工具。”(章乃器《中国货币金融问题》)。

  在租界里实行的涉外法权,本是对大清国主权的侵害,却也在大清国的土地上成为西式法制精神的橱窗。“道契”上所载明的财产权利,受到了法律的严密保护,隔绝了任何公权力的觊觎。而在中国的传统中,私有财产都是“无限责任”的承载载体,随时要服从和服务于“官家”的需要,无论是刑事犯罪还是政治错误,查抄财产成为一种常见的、并且弹性极大的刑罚。即使谨小慎微做个良民,侥幸躲过了大风大浪,却依然难以躲过地方官员为了各种短期政绩的需求而不断推出的“调控”折腾:或为了某项面子工程而低价强行征收土地,或为了摆出亲民姿态而强令“地主”、“房东”压低租金,私有财产也就只能作为官员们试错的工具——当然,在不断的干涉调控过程中,也成为被权力压榨的肉骨头。

  而附着了“洋大人”权威的“道契”,在租界内构筑了一块法制的高地,这令租界内的华人“地主”们也纷纷响应,请求将自己的地契更换成“道契”,甚至连华界内的“地主”也要求换发这种产权明晰的新式权证。法制的高地,就是资本的洼地,而阻止资本洪流涌入的,只剩下一道脆弱的堤坝:租界当局确定的“华洋分居”政策。

  乱世的利好

  汹涌的难民潮,给租界带来的不是“人道援救”危机,而是巨大的商机。巨额资金、廉价劳动力加上刚性的住房需求,这成为上海房地产第一次高潮的动力。

  当徐润在天津悄悄地大笔购置房地产时,上海的房地产却已经在高速公路上奔驰了30年。而这条高速公路的起点,就是太平天国运动。

  英国人最初建设租界时,显然只是当做“前进基地”来定位,只是本能地将母国的契约精神和法律体系直接移植过来,而没有“法制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动机。“维稳”成为租界当局的管理目标,他们明确规定,除了原有的华人“地主”之外,租界内的土地和房屋一律不得转租给华人,实行严格的“华洋分居”。这一政策,也受到了同样追求“维稳”的大清政府的欢迎。尽量减少本土民众与洋人们的接触,似乎符合中外双方管理者的愿望。

  租界的选址,本就刻意避开了华界的繁华区域,而选择了“荒僻”之所。除了极少数的“钉子户”之外,这里本就不多的原住民,早已拿着英国人支付的不算寒酸的拆迁补偿款而搬走了。在1853年初,上海的租界内只有500名华人,“人气”极度萧条。

  同样在“维稳”的思路下,租界当局通过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市政厅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