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钱穆在燕京大学:为不让学生退学 重批试卷分数--中国年鉴

  

  核心提示:然而,他很快被学生告知,新生月考不及格就要被学校退学。他因此知道学校的标准和自己的观念不同,如果自己不重新批分数,将有学生受其伤害。他马上与校方交涉,也不管是否因此得罪主事的领导,也不管是否因此坏了燕京大学的规矩,总而言之,他最终坚持到能够另批分数,使得全班没有一个学生退学。

  

钱穆在燕京大学:为不让学生退学 重批试卷分数--中国年鉴

本文来源:《人民政协报》2011年9月8日第7版,作者:张建安,原题:《钱穆在燕京大学》

  1930年秋,36岁的钱穆北上北平,担任燕京大学讲师,为大一、大二学生讲授国文。当时没有统一教材,钱穆选用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一书,但讲课过程非常灵活,学生可以在听课时临时申请老师来讲某文。这样做,无疑是对老师的考验,没有扎实的功底和广博的学问,无法这样教学。同时,这种讲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对国文的兴趣。

  钱穆讲课,精妙绝伦,既能由浅入深,旁征博引,又能庄谐并作,妙趣横生。将知识与乐趣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在讲述国文的同时贯彻自己的精神,启发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在燕京大学的讲课时间不到一年,却为学生打开一扇智慧的大门,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当年在国文系就读的李素回忆:“宾四先生精研国学,又是一位渊博多才、著作等身的好老师,采用旧式教授法,最高兴讲书,往往庄谐并作,精彩百出,时有妙语,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她还回忆钱穆在燕京讲台上的风采:“宾师是恂恂儒者,步履安详,四平八稳,从容自在,跟他终年穿着的宽袍博袖出奇地相称。他脸色红润,精神奕奕,在课堂里讲起书来,总是兴致勃勃的,声调柔和,态度闲适,左手执书本,右手握粉笔,一边讲,一边从讲台的这端踱到那端,周而复始。他讲到得意处突然止步,含笑而对众徒,眼光四射,仿佛有飞星闪烁,音符跳跃。那神情似乎显示他期待诸生加入他所了解的境界,分享他的悦乐。他并不太严肃,更不是孔家店里的偶像那么道貌岸然,而是和蔼可亲。谈吐风趣,颇具幽默感,常有轻松的妙语、警语,使听众不禁失声大笑。所以宾师上课时总是气氛热烈,兴味盎然,没有人会打瞌睡的。而且他确是一位擅长诱导和鼓励学生的好老师。”(关国煊:《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传》,出自台湾《传记文学》第57卷第4期)

  当时,20岁出头的杨绛从苏州前往北京清华大学读书时,曾与在燕京大学教书的钱穆结伴同行,也受到了一次特别的“教育”,可以印证钱穆此时的讲学特点。杨绛的回忆文字如下:

  车过蚌埠后,窗外一片荒凉,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没有房屋,只是绵延起伏的大土墩子。火车走了好久好久,窗外景色不改。我叹气说:“这段路最乏味了。”宾四先生说:“此古战场也。”经他这么一说,历史给地理染上了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我对绵延多少里的土墩子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宾四先生对我讲,哪里可以安营(忘了是高处还是低处),哪里可以冲杀。尽管战死的老百姓朽骨已枯、磷火都晒干了,我还不免油然起了吊古之情,直到“蔚然而深秀” 的琅琊山在望,才离开这片辽阔的“古战场”。

  对此,有论者认为:“我们也可以将这段记忆看作杨绛随机给钱穆抽出的一道题,即这不是一个孤证,只不过火车开到这儿了。它还印证了钱穆说过的一句话:‘游历如读史、尤其如读一部活历史。’”

  学生们喜欢钱穆老师,钱穆老师也非常爱护学生。在第一次月终考试中,钱穆按照在中学教书时的习惯给学生批分数。他的观念是:“分数无明确标准,仅以分成绩优劣。成绩分优劣,亦寓教育意义。优者以寓鼓励,但不宜过优,故余批高分数过八十即止,极少在八十五分以上者。劣者以寓督劝,故余在一班分数中必有低于六十分者,以为分数不及格只补考一次即可,然常不在五十分以下。”(《师友杂忆》)按照这一观念,学生中自然有不及格的。然而,他很快被学生告知,新生月考不及格就要被学校退学。他因此知道学校的标准和自己的观念不同,如果自己不重新批分数,将有学生受其伤害。他马上与校方交涉,也不管是否因此得罪主事的领导,也不管是否因此坏了燕京大学的规矩,总而言之,他最终坚持到能够另批分数,使得全班没有一个学生退学。

  钱穆喜欢奖掖先进。他发现女生李素英《燕京大学赋》一文写得好,特加称赏。不仅写了密密麻麻的评语,而且当做范文在课堂上仔细分析。李素英之名,因此传播在燕大和清华两校之间。李素英后来改名为李素。钱穆后来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时,李素服务于书院图书馆,专门负责编英文书目。她在钱穆60寿辰时,又写《由祝寿想起》一文,回忆起老师燕大讲学时的情景:

  提起宾四先生,我首先会想到他蔼然的目光,经常透露着深邃的智慧和热诚;和讲书讲得起劲时,那张涨得通红的日字脸,焕发着“自得其乐”的光辉。他讲授国文,在替古人说话之外,常常加上自己的新意,这就是一种吸引力,使我们这班学生不能不聚精会神去倾听的。他批改文卷也是那么精心细致,因势启发,诱导谆谆,我对于文学固然已有爱好的倾向,但我之敢于多所尝试,从事习作,宾四师也曾经给我以很大的鼓励。尤其是其中每一句批语,至今铭记不忘,它给予我无限的勇气与自信,这对于我的人生有着极大的裨益。

  对于钱穆来说,到燕京大学任教,是他职业上的一大转进。他在这里收获丰厚,在环境优美的郎润园完成了《先秦诸子系年》的写作,并写出《周官著作时代考》、《周初地理考》等学术长文。在此期间,他的《墨子》、《王守仁》二书出版,《刘向歆父子年谱》在《燕京学报》第7期发表,他开始在北平这一大的学术平台迈出坚实的步伐,使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拓展。他也给燕京大学留下了很美好的痕迹。在他的直言下,原来的“m”楼改名为“穆”楼,“s”楼改名为“适”楼,“贝公楼”改名为“办公楼”……如今,当我们来到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原在沙滩,后与燕京大学合并,移至燕园),徜徉在湖光塔影的燕园时,不要忘了,“未名湖”的名称也有钱穆的一大功劳。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