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汽车 >
广州公交候车亭该“集体检讨”不遮阳--中国年鉴网
记者跑街
候车有亭不遮阳 树下都是等车人
8月26日中午前后,记者乘公交车沿东风路进行观察走访。记者统计,整条东风路大约有40个公交候车亭,由于东风路路边树木较为高大茂密,绝大多数候车亭都在树木的“荫庇”之下,乘客能避开烈日的炙烤。但东峻广场2站(西行方向)、执信路站(西行方向)、东风大酒店2站(东行方向)、市总工会站(西行方向)、和平新村2站(东行方向)等车站的候车亭,则因为路边树木稀少甚至没有树木而部分或全部暴露在烈日之下,阳光透过候车亭半透明的顶篷,照在人行道和候车亭长凳上。记者看到,在这几个车站,不少候车的乘客躲到了候车亭广告牌后面,或者站在候车亭旁边的树下,候车亭下反而空空荡荡,亭下长凳也没有人坐。
“候车亭下太晒了,树下都站满了人,只好在这里等车。”28日下午2时,在五羊新村2站的候车亭后方,满头大汗的市民周先生对记者说。“广州日照时间长,又热,为什么选择用半透明的玻璃顶篷呢?”周先生疑惑。记者看到,在广州大道中西侧,该站1站和2站的候车亭完全在晒“日光浴”,亭下没有一丝阴影。由于与路边树木相距较远,树荫也无法延伸到亭下。记者用温度计测试,候车亭下气温约35摄氏度,而树下气温则低了约一度。
记者走访发现,类似的公交站亭不在少数,云台花园站、农林下路(广药附属一院)站、先烈南路1号站……都存在“有亭不遮阳”的尴尬情况。而大多数候车亭,都需要路边树木或建筑提供阴凉,最清凉的公交站,反而没有候车亭。比如暨大旁的华师大南门站,以及附近的华师附中站等,公交站只有一块简单的站牌,但得益于上方立交桥的遮盖,以及周围树木的遮蔽,即使外面骄阳似火,这里依然有难得的阴凉。(报料人阎女士,三等奖100元)
街坊质疑
当初决策是否失误?
热心的市民阎女士表示,对当年市交委征求市民意见没有印象。阎女士告诉记者,新候车亭亮相后,就有市民对玻璃顶篷提出反对意见,“但有关部门一意孤行,没有采纳”。
“候车亭最重要的是能遮阳挡雨,其次才是美观。”阎女士质疑,当初采用玻璃顶篷的设计方案,是否决策失误?现在能否对候车亭作出一定的改进?“比如换顶篷或者贴不透明的顶膜?”同时阎女士疑惑,如果加装新的候车亭,是否会沿用当前的设计方案?新建候车亭时能不能进行局部改进?“希望有关部门能给出答复。”
记者手记
够美观也要够实用
“据闻,透明棚是起源于法国那个浪漫的国度,方便大家观看蓝蓝的天,美丽的落叶之类的,然后呢,南京引入了,方便大家观看蓝蓝的天,凶悍的太阳,后来呢,就来到广州了。”这是新浪微博上网友“西门梧”对广州公交候车亭的评论。且不论其内容的真实性,不论该网友是否在调侃,广州采用玻璃顶的设计方案,美观必是有关部门领导考虑的一大因素,因为这是“面子上”的东西,关系到市容市貌。然而半透明的顶篷虽然够美观,但却不够实用,毕竟候车亭的设立,首先应该考虑为市民提供方便。宽仅一米左右,即使顶棚不透明,也遮挡不了多少阳光。这是设计者和决策者当初应考虑的问题。
对比之前没有座椅、没有盲道、没有公用电话的第二代候车亭,目前的候车亭设计方案已经很先进。市民对候车亭设计的质疑,以及记者的追问,目的是希望政府部门在建设公共设施时能与时俱进,做出更便民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