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汽车 >

第14届成都国际车展四大亮点:规模再次升级--中国年鉴

  

  作为国内年度最重要的汽车盛世之一中国西部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2011第14届成都国际汽车展 览会将于今年的9月17日—25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作为中国最具盛名的四大汽车展会之一的成都车展,在此届又会带给观众怎样的震撼呢?同时又有哪些吸引眼球的亮点呢?

  一:车展规模

  继去年的成都车展取得喜人的成绩之后,今年的成都车展将再次升级,数据或将全面刷新,2011成都国际车展将动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的全部9个展馆,其中乘用车所占用展馆的个数将从去年底的7个增至8个,创历届之最。本届成都国际车展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鼎力支持,由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和德国汉诺威米兰(上海)有限公司承办。

  此次车展的展品范围涵盖各类乘用车与商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售后相关产品以及各项汽车技术展示和汽车媒体等。此次展馆所使用的总面积达到11万平方米,有30多个大小会议厅,最大的可同时容纳2000人,还有现代化的新闻中心。

  二:车展靓车

  成都车展已发展成为国内外汽车品牌逐鹿我国西部市场的重要平台,本届的成都车展全球的汽车品牌将悉数到场,国内外汽车品牌也将在此次车展一展其最新款的新车。

  小编了解到,在7号展馆,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保时捷等豪车品牌已经汇聚一堂,在5、6展馆,汇集了奔驰、宝马、凯迪拉克、英菲尼迪、雷克萨斯等世界顶级品牌。同时我国的主流汽车品牌如一汽、比亚迪(002594,股吧)、上汽、东风、长安等也将纷纷展示旗下即将投产的新车和自主研发的新能源车型,据悉,为了让参观者能有亲身体验的机会,观众在车展上不仅可以拉开车门,还可以坐在驾驶室里零距离体验靓车的魅力。

  三:靓丽车模

  每次去看车展,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奔着两个目的去的,一个是去看豪车、新车,另一个就是去看靓丽车模。车模都是每一届车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风姿绰约的、婀娜多姿的、活力洒脱的,赏心悦目的车模都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次车展除了一些商务车展台没有车模以外,其余展台均配有车模,特别是顶级豪车展台,车模造型或性感妩媚,或冷酷俊俏,或雍容典雅,不但为车展增色不少,同时也有助于诠释品牌理念,拓展品牌价值。

  四:二手车

  本届成都车展还将在室外场地搭建“品牌二手车专区”,供与会者免费参观,在二手车展区内,有一些知名汽车厂商和本地经销商纷纷参展,其中包括宝马、日产等品牌认证二手车,并且有专业的销售代表和二手车评估师现场提供二手车评估等相关服务,成都车展为二手车交易搭建了一个专业安全的交易平台,相信以这种模式所展示的内容将为二手车交易,以及维护品牌能力和信誉度都将是一大突破。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经营管理工具包,让经营管理像拼图一样简单容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18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