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汽车 >

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是喜也是忧--国家史册

  

  中国,已然当得起“汽车大国”的称号:公安部交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是机动车的主要构成部分。这意味着,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超过了7500万辆的日本,仅次于拥有约2.4亿多辆的美国,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二大国。

  中国汽车保有量超速增长,是喜也是忧。

  汽车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是现代工业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产物,汽车对社会进步具有着无可争辩的正向推动力——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解放我们的行动自由,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可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汽车因此被誉为“改变世界的工具”。汽车更大程度的普及,是一个国家走向富裕、文明的标志。汽车工业、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紧相联系。中国汽车保有量乘着经济增长的势头以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速度增长,超日追美,无疑是好事。

  然而,汽车保有量井喷式的增长,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产生着负面的影响。汽车产业与50多个产业相关,带动性很强,反过来,其所受制约也很强,单兵独进的结果是经济的不可支撑。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人均资源水平不高,虽然中国汽车保有量8500多万辆,而据之计算出来的千人汽车保有量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却已经给资源保障、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国内汽车增长而增加的石油消费每年高达3000万吨,新增炼油能力被新增汽车全部吃掉,汽车尾气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出现交通拥堵,抢停泊位、占用应急通道或人行道成为常态的城市乱象,北京、广州、深圳等一些超大城市已经车多为患,交通陷入恶性循环。

  问题在于,中国汽车保有量还在继续增长。有人甚至预计,未来中国保有量能够达到4.9亿辆左右。美国一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甚至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将达到千人800辆。想想看,到那时,车多为患将在中国形成一个怎样的局面!汽车保有量超日追美,不啻是中国的一大忧虑,它预示着中国汽车与行人、汽车与社会、汽车与资源、汽车与环境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面对巨大挑战。

  汽车保有量超日追美,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汽车社会?

  我认同重庆能源巨能建设集团专家的观点:中国不能复制美国模式,汽车发展必须放慢脚步,汽车保有量必须保持理性增长。健康、高效、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性发展的汽车社会,当是全社会的期待和努力方向。

  李北陵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经营管理工具包,让经营管理像拼图一样简单容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18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