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汽车 >

我们能承受什么样的“汽车社会”?--国家年鉴

  

  我们应该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方式,不能在追赶欧美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处处让“消费主义”的理念来引领我们。

  □本报评论员 李康宁 9月22日,又逢“世界无车日”。这项活动起源于1998年,发起人是一群浪漫的法国青年,他们在部分城镇限制汽车进入,只允许公共交通、无污染交通工具、自行车和行人进城,让城市在拥堵之中得到片刻喘息。十几年后,全世界上千个城市响应了这个纯真的倡议,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众多城市。

  然而,“无车日”进入中国的这些年,恰恰是中国汽车数量猛增的时段,这些年来,私人汽车大量进入了普通家庭。根据公安部交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超过7500万辆的日本,仅次于保有量约2.4亿的美国,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第二大国。

  国人还没有时间来尽情体味汽车生活带来的安逸,便陷入种种难以自持的麻烦中。马路上成天拥塞不堪,空气中弥漫着尾气的味道,一点点的碰撞和刮擦,都会让双方心惊肉跳。汽车太多了,车轮碾过春末的落花,鸣笛盖住了初夏的蝉鸣。人们无暇触摸季节,每天都被锁死在局促的铁壳里,目睹着道路拥挤、空气污秽的城市,逐渐变得烦闷不安、暴躁易怒。有人形象地称其为“汽车病”。

  汽车本身并没有病,生“病”的是我们自己。

  据称,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最高可达4.5亿辆。可以想象,真到了那一天,城市的道路会多么拥挤,油价又会涨到什么程度。汽车制造业本身,能带动50多个相关产业迅速增长,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这些年来,国家对汽车产业大力扶植,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小排量购车补贴、汽车下乡等政策连环出击,中国汽车产业不断扩张。目前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汽车工业总产值也由2001年的4433亿增至2010年的43357亿元,十倍于当年。

  在这样惊人的数字之下,我们似乎忽视了基本的国情———人口众多、资源紧张。中国城市道路的扩建速度,永远赶不上汽车生产的速度。未来,我们能够承受一个什么样的汽车社会?这是一个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思考并回答的问题。

  其实,所谓“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最高可达4.5亿辆”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作为参照的,而在中国这个主要资源人均拥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这样的汽车社会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在“世界无车日”里,让我们暂时告别汽车,在徒步行走中,细细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方式,不能在追赶欧美生活方式的过程中迷失自我,处处让“消费主义”的理念来引领我们。比如,我们是不是应当集中更多的社会资源,下大力气搞好公共交通,减少一点对小汽车的依赖呢?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经营管理工具包,让经营管理像拼图一样简单容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18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