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叶永烈为钱学森“平反”:“万斤亩”公案系误解--中国年鉴网(2)
撰文为钱老“平反”正名
叶永烈[YeYongLie]介绍,2009年11月完成《走近钱学森》一书之后,他吸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并专程赴北京、杭州等地补充采访[CaiFang]了钱老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同事、学生等30多人,获得了珍贵的独家资料,形成了65万字、300多幅照片、内容更加丰富、扎实、生动的新书《钱学森》。
作为一个高产作家,叶永烈[YeYongLie]说,自己的作品都是靠采访[CaiFang]撰写出来的。“我的灵感就是依靠采访[CaiFang]。真正写得出著作的人必须埋头潜心于书籍之中,才能获取源源不竭的写作[XieZuo]灵感。”他说。
叶永烈[YeYongLie]说,不采访[CaiFang],我无法写出那些作品。他觉得,纪实文学“七分跑,三分写。”叶永烈[YeYongLie]写一部长篇纪实文学,采访[CaiFang]几十人、上百人是常事。他的妻子曾说,“你去一趟北京,就像去一趟上海南京路似的!”
叶永烈[YeYongLie]所写的中国当代重要政治人物,大多生活在北京,所以他必须一趟趟由上海往北京赶。叶永烈[YeYongLie]觉得,某种意义上讲,采访[CaiFang]是与历史交谈,像是在抢救史料一样。
不久前叶永烈[YeYongLie]在报刊上撰文《钱学森“万斤亩”公案始末》,引述一些资料还原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并得出他的结论:钱学森曾经发表若干研究粮食亩产问题的文章,他的研究只是针对农业发展远景所做的科学展望或理论推算,当时一些媒体误解了钱老的意见。
对话叶永烈[YeYongLie]
一直关注中国当代重大的历史事件
记者:您提到说岁数增长,科普写作[XieZuo]已不能反映您的所思所想,那您关注的和每天思考的是什么呢?
叶永烈[YeYongLie]:我不写科普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我一直关注的就是中国当代重大的历史事件,更关注大家所关心的社会焦点。
记者:纪实文学题材的写作[XieZuo],您都会注意哪些问题?
叶永烈[YeYongLie]:我在北大是学理工科的,因此我特别重视严谨。比如我的作品中有很多注解,我都会找到言辞的出处以及来源。而且在很多采访[CaiFang]中,也会有所说明是何时何地何人,总之要做到言之有据。纪实文学作品就是用事实说话。
记者:前几周采访[CaiFang]您,编辑说您出国了,您也是刚回上海。最近几年,您经常出国,您的那套《叶永烈[YeYongLie]看世界》与一般的游记有什么不同?
叶永烈[YeYongLie]:这套书已经出了有20本。这之中包括我在美国、新加坡、朝鲜等国家的游记。现在我仍然经常出国,我看待国外的视角主要是对当地文化和历史底蕴的考察,希望通过我所观察到的东西带给读者一些思考。
记者:对于写作[XieZuo],您会继续坚持以采访[CaiFang]为原则对吗?
叶永烈[YeYongLie]:当然。没有采访[CaiFang],我不会写出那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