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1960年中国实录:大队死15头牲口 8头被干部分吃--国家史册
核心提示:吃红薯不吃头。不吃尾。不吃皮,光吃心,群众将他扔掉的头、尾、皮捡起来吃。这个支部书记外出开会,吃在外边,还叫队里一天补助他1斤粮。这个大队1960年11月死了15头牲口。有8头被队里的党员、干部分吃了。
本文摘自《时代文学》2007年第5期,作者:罗平汉,原题:《中国1958:一桌五亿农民的“大锅饭”——全国大办公共食堂始末》
生存危机(一)
庐山会议后全国出现第二次大办公共食堂高潮时,粮食危机已经暴露出来。如果此时不再办公共食堂。取消粮食供给制,将粮食直接分配到户,允许社员耕种自留地。粮食虽然少点,但还可以干稀搭配,多种蔬菜补充粮食的不足,应当说是可以渡过难关的。可惜当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5亿多农民重新捆绑在公共食堂,吃那一日少于一日的“大锅饭”,其结果可想而知。到1960年春,粮荒已经开始危及社员的生存。
据河北省3.5万多个生产队1960年4月的统计,社员平均吃粮水平达到1斤以上的。有7759个队。占21.7%;12两以上1斤以下的,有21292个队,占59.6%:半斤以上12两以下的有5316个队,占14.9%;不到半斤的有1346个,占3.8%:最少的只吃3.4两。这个3.4两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今天的2.5~3两。而当时,河北省委提出的要求是每人每天1斤以上。可由于无粮可吃,实际上多数生产队达不到要求。
到1960年冬,河北农村的吃粮标准被进一步降低。这年11月,宣化市农村人均每天粮食消费5.4两。其中,3~4两的有109个食堂22565人;4~5两的有805个食堂139316人;5~6两的有286个食堂61780人。徐水县老河头公社截至1960年11月17日前,全社的132个食堂中,吃5两的共有76个食堂:6两的31个食堂:6两以上的25个食堂。全公社存粮仅有2467333斤,这点粮食就是全社至1961年6月的口粮。按此计算,到1961年6月底,每人每天平均只有3.2两粮。其中1两以下的有6个队:1~2两的有13个队:2~3两的有6个队;3~4两的有11个队;4~5两的有5个队;5~6两的有1个队:6~7两的有3个队:7两以上的有两个队。
河南叶县旧县公社的老鸦张管理区1959年受灾较重,全年粮食除完成征购任务外,口粮本来就不足,加之管理不善。用粮没有计划,以至于这年11月起就开始缺粮。缺粮之初,由于干菜、蔬菜较多,生活尚能勉强维持。到了1960年2月,干蔬菜吃完,粮食更缺,在全管理区的7个大队中,5个大队有8天的时间平均每人每天吃二三两豆子,有9天每天吃2两谷子,其余的时间大部分是每天吃4两粮。最多吃到6两。粮食不够,群众只得找雁屎、树皮、青苗、坏红薯充饥。
1960年2月18日,河北省委向中共中央报告说:到1960年2月15日。全省有44个县235个公社5600多个村庄(约占全省村庄的10%),发现浮肿病人5.9万多人,已病故450多人。其中唐山地区最为严重,仅玉田、宝坻两个县就发现浮肿病人1.9万多人,保定、石家庄地区发现的浮肿病人也在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