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张治中文革时问毛泽东:都打倒了 你老人家咋办--国家年鉴
核心提示:张一纯回忆说:“1967或1968年的国庆节,我父亲[FuQin]执意要见毛主席,当时他的身体很不好了,就让我推着他到了城楼上,见到毛主席后他说:‘毛主席啊,你老人家走得太快我跟不上了。现在被打倒的干部早就超过5%,党内我有许多老朋友都被打倒了。他们被打倒,你老人家怎么办呢?’毛主席本来坐着,听到这话他站了起来,说:‘文白兄,我们[WoMen]可以[KeYi]甄别嘛。’”
三方合作(来源:资料图)
本文摘自:《小康》2011年第7期,作者:金依莎 苏枫,原题:《张一纯追忆父亲[FuQin]张治中与周恩来[ZhouEnLai]》
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于1924年黄埔军校初建时即与周恩来[ZhouEnLai]结下深厚友谊,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两人在谈判桌上数次强硬对峙,在桌下把酒言欢。在张治中之子张一纯看来,父亲[FuQin]与“周叔叔”这对亦敌亦友的兄弟,肝胆相照了五十年
“我给你讲讲我第一次见毛主席吧。”2011年1月的一个下午,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的小儿子张一纯老先生笑着对《小康》记者说。
或许很多人都知道,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时,作为国民党首席代表的张治中主动让出重庆中山四路上清寺的家——桂园,让其成为毛泽东[MaoZeDong]、周恩来[ZhouEnLai]的办公会客之处。然而,下面这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却是张一纯珍视一生的回忆:当年,张治中夫妇搬走,14岁的张一纯从楼里搬到传达室住。一天,毛泽东[MaoZeDong]要理发,警卫从外面请来师傅在一楼的平台上给毛泽东[MaoZeDong]理发,张一纯正巧在一边打弹子玩,他看见理完发毛泽东[MaoZeDong]站起身,礼貌地对理发师傅说:“谢谢!”边说边与师傅握了握手,并从兜中掏出香烟来请师傅抽。“他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对人非常客气,还给理发师傅让烟。”这样“出乎意料”的一幕,让张一纯记到现在。
让老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父亲[FuQin]与共产党人的友情。毛泽东[MaoZeDong]称“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周恩来[ZhouEnLai]曾评价说:“这个人很复杂,又很简单;但有一点可以[KeYi]肯定: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在张一纯看来,父亲[FuQin]之所以能不与共产党人打仗,在于“他做任何事都是对事不对人,他最乐意见的就是中国人可以[KeYi]团结起来共同建设自己的国家。”
张一纯觉得,有一件事或许可以[KeYi]体现父亲[FuQin]与共产党的渊源。当年,张一纯在南京金陵大学附中读书时,有一天忽然接到父亲[FuQin]来信,让他到位于河西走廊的山丹中学求学。去了后,他才知道这是共产党办的学校,校长是国际友人艾黎。“这里条件很艰苦,住的是草屋,土砖搭的床,草垫上放棉被。一天,教电工学的意大利老师因为给共产党送电台被抓,艾黎让我坐车从山丹到兰州,连夜赶500公里的路找人求助。”
张治中与共产党“结缘”,多少得益于周恩来[ZhouEnLai]。张治中在1924年于黄埔军校任职时与周恩来[ZhouEnLai]结识,从此后,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两人虽在谈判桌上数次强硬对峙,在桌下却把酒言欢。
2011年的一个下午,在北京冬日的暖阳下,张一纯老先生接受《小康》记者专访,回忆父亲[FuQin]的戎马一生,回忆父亲[FuQin]与“周叔叔”50年的兄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