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叶剑英批四人帮:散布民主等于复辟资本主义怪论--中国年鉴
核心提示:叶剑英在这个讲话[JiangHua]中批判林彪、“四人帮”制造一种错觉,似乎实行民主[MinZhu]就等于复辟资本主义。他们在民主[MinZhu]问题上所散布的这种奇谈怪论,搞乱了我们[WoMen]一些同志的思想,使我们[WoMen]一些同志一听到民主[MinZhu],就紧张得很。
本文摘自《1978年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 作者:于光远 出版社:中央[ZhongYang]编译出版社
大概有20年没有听叶剑英同志讲话[JiangHua]了。我一直怀念1939年搭乘叶剑英从桂林去重庆坐的军车过贵州娄山关时他给我们[WoMen]讲长征故事和1946年叶剑英在北平担任军调部我方委员时领导我们[WoMen]所在的北平《解放日报》社工作和斗争时的情景。这次听到他的声音,我真十分高兴。
和邓小平一样,在讲话[JiangHua]中他高度评价了这次中央[ZhongYang]工作会议,说:
“在这次会议上实行这样充分的民主[MinZhu],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带了头。我们[WoMen]一定要永久坚持、发扬下去。”
的确,在这个会议上,发言时间、发言次数、发言范围不受限制,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当然会开了36天的事情,不可能所有的中央[ZhongYang]会议都做到,那是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体的现象。但是当时大家都希望会议上充分发扬民主[MinZhu]的精神能够像叶剑英这次讲话[JiangHua]中所说的那样,永久坚持下去。
这次讲话[JiangHua]他讲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领导班子问题。这是这次会议开到最后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
到1978年时,刘少奇、朱德、周恩来、毛泽东已相继逝世。其中刘少奇是惨遭迫害致死的,其余是病死的。朱德是1976年90岁时去世的。他比叶剑英大11岁。比叶剑英还小1岁的周恩来,也在三年前不在了。毛泽东比叶剑英大四岁,两年前也去世了。81岁高龄的叶剑英,很自然地发出感慨:
“我们[WoMen]这些老干部、老同志,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南征北战,度过了大半个世纪,现在,年岁都很大了。自然规律是违背不了的。”
当然,大家都迫切希望邓小平(他比叶剑英又小7岁)出来主持中央[ZhongYang]工作。
如果说1935年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ZhongYang]的领导地位,那么在1978年这次中央[ZhongYang]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在我们[WoMen]党中央[ZhongYang]的领袖地位就确立起来了,而且比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取得的地位更加牢固。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后经过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整风和六届七中全会,地位才最后牢固地确立起来。邓小平就不再有这样的过程。邓小平获得这样的地位,当然主要由于他本人的品德、能力和广大干部与群众的爱戴,但是年高德劭的叶剑英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胡耀邦作为接班人,在舆论上那时也逐渐成熟。叶剑英在这次讲话[JiangHua]中提出的要十分注意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时所说的这一番话,会上我们[WoMen]这些人听了都能了解他的用意。
他讲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发扬民主[MinZhu]和加强法制。但是他不只在讲话[JiangHua]的第二节中讲这个问题,在这个讲话[JiangHua]的引言部分,在对会议做高度评价时他就讲:这次会议,大家畅所欲言,充分讨论,开展了批评,一些犯了错误的同志也不同程度地做了自我批评,这是我党兴旺发达的标志。在“发扬民主[MinZhu],加强法制”那一部分里,叶剑英讲到我们[WoMen]要实现社会主义[SheHuiZhuYi]现代化,还必须认真实行民主[MinZhu]集中制。接着他一口气讲了三个“只有充分发扬民主[MinZhu]”:
“只有充分发扬民主[MinZhu],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地建设社会主义[SheHuiZhuYi]。只有充分发扬民主[MinZhu],才能广开才路,及时地发现我们[WoMen]党的优秀人才,才能保障广大干部和群众有对领导实行监督和批评的权利,从而有可能及时发现和揭露像林彪、‘四人帮’一类的阴谋家、野心家、两面派,巩固我们[WoMen]的政权,使我们[WoMen]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现代化建设事业有切实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