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开国中将忆文革中抵制江青: 横竖被打倒 豁出去--中国年鉴(2)

  

  在铁道部成立革委会时,因为考虑到军管会副主任杨杰同志原来是总参军事交通部的副部长,比较熟悉业务,所以安排他当了铁道部的革委会主任。这时父亲认为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就向周总理提出了要回部队去。周总理却提出让父亲到国家经委去任军代表,李富春同志提出还要把国家计委、工交政治部、劳动部、地质部等近十个部委全都管起来。父亲提出自己不懂业务,坚持还是回部队去。周总理提出可以派人协助他,经父亲提议,周总理把袁宝华同志从物资部调到国家计委协助他工作。

  父亲到计委任军代表,感到计委的工作非常复杂,业务性很强,而熟悉业务的余秋里同志受到批斗,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余秋里同志在所谓的“二月逆流”中敢于讲话,被江青视为眼中钉。对此,父亲根本不予理会,为使计委正常工作,父亲坚持要保余秋里同志。在群众批斗大会上,群众举手喊打倒余秋里,父亲就是不举手。父亲说,群众看他不举手,劲头就不大了。1968年3月,就因为江青施威,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无故被抓。他们都是军队的高级干部,这对军代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也许是觉得江青得罪不起,军代表中有的同志沉不住气了,要撤掉余秋里同志的电话,被父亲知道后,马上制止了。据父亲的秘书讲,当时父亲发了很大的脾气,而父亲对周围的同志是很少发脾气的。余秋里同志是独臂将军,生活中很不方便,父亲专门从铁道部调了一名炊事员来照顾他。在革委会成立之前,各部委的人选安排都是由军代表确定的,很多部门的正职也都是军代表出任的。当父亲看到上报的计委革委会主任是自己时,马上将自己的名字勾掉,改为余秋里同志。在选举九大代表时,对于提名余秋里同志为九大代表,周总理感到很为难。父亲说,这是我们军代表的意见,周总理还是认为希望不大,父亲向周总理保证,这件事由我们军代表向群众做说服工作。

  在清查“五·一六”的时候,陈伯达点了计委一些他认为是反革命的群众,说了一些没有根据的事情。父亲则坚持“没有证据,不能抓人”。陈伯达很生气,中央专案办公室的一位副主任又多次到计委来,为计委清查工作的不得力大加训斥。父亲悄悄告诉军代表的领导干部都不要出面,只派一般的干部应付他。在抓人与不抓人的问题上,军代表内部出现分歧后,父亲说,抓人有什么难的,但是抓人容易,放人难。为此,父亲专门把延安时期的一篇题为《特务多不为怪》的文章找出来印发给大家看。

  父亲曾经做过保卫工作,他深知对人的处理一定要特别慎重。1938年底,肃反扩大化波及到山东,出现了肉刑和大搞逼供信,使滥捕、滥杀之风愈演愈烈,湖西根据地先后有300多干部被杀。事件发生后,父亲出任保卫部长,专门负责处理平息事件后的善后工作。因此父亲深知抓人的事情事关重大。随便抓人,对群众造成的伤害是难以消除的。

  1969年,在党的全国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父亲是整个国务院系统的国家机关大组召集人。在中央委员选举提名时,父亲提出凡是到国务院军管的军代表都不要参加国家机关大组的中央委员候选人提名。并说,如果军队大组有人对我们这些军代表提名是可以的。父亲这样提议,并无任何人授意,他这样主动放弃了对自己提名的任何可能,完全是从大局出发。因为当时在各部委中几乎全是由军代表在主持工作,如果父亲不这样提议,提名和选举的结果就很可能对各部的业务工作和领导干部的解放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当时耿飚同志说:“那一个不提也不好哇!”这样父亲才被提名并被选为中央委员。

  父亲从一参加红军开始就在林彪领导的红一军团中任司令部参谋,抗日战争又在115师任侦察科长,跟随林彪参加了平型关的战斗。林彪被阎锡山的部队误伤时,父亲就在他身边,并将他扶到路边。特别是在东北时期,1945年11月父亲任“前总”情报处长,虽然情报处下属仅一百多人,但效率很高,大量地破译了敌军密码。父亲及时上报准确敌情,使我军得以捕捉有利战机。在秀水河子和大洼等战斗中,我军利用情报将孤军冒进的敌人整团、整师地歼灭,这在东北战场初期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是极其难得的。因此林彪当时对秘书季宗权说过“一个苏静等于十万兵”的话。

  解放后,我们家与林彪的家距离很近,只有一街之隔,即使步行也不过是十几分钟的路。可是父亲在北京只去过林彪家两次,而两次都是因为工作。第一次是毛选四卷出版之前,罗荣桓为有关东北战场的注释要父亲去林彪家征求意见。第二次是九届二中全会闭幕不久,林彪要父亲与其他几位参加军管的干部去谈谈军管工作的情况。

  父亲不去拜访林彪,并不是因为对林彪有什么意见,而是觉得领导同志都太忙,不宜去打搅,也实在想不出去拜访的理由。

  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因为父亲与林彪过去关系很深,显然也就成了被怀疑和调查的对象。但父亲心里很坦然,他不但不回避,反而在群众大会说自己与林彪关系最密切,要群众对自己揭发。

  1978年,国务院领导同志找父亲谈话,要他担任国务院秘书长,父亲没有同意,要求回部队去。纪登奎同志追到医院去做父亲的工作,父亲还是坚持认为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该回部队去了。

  父亲回部队时,国务院领导对他在国务院十余年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做了一份评价很高的鉴定,指定王任重同志到总政治部介绍他的情况。父亲对职务和生活待遇一向看得很轻。父亲在计委工作期间,一直坐的是从部队带去的那辆时速超过80公里就开锅的旧吉姆车,房子还是原来那个旧四合院,其中一半的房子连暖气都没有。计委的同志先要给他换房,后要给他翻建,都被父亲坚决拒绝了。

  父亲去世后,一位曾负责过父亲警卫的干部回忆说:“我跟随苏静同志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应该怎么做人。”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