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建国后沈从文劝黄永玉:这么廉洁的政府 你该回来--国家史册(2)

  

  他有时候也很世俗的,比如做了政协委员他就很开心。你想想,一个人老处在寂寞的环境里,有点不寂寞的机会多好啊。要开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简称文代会)那会,没有他的名字,我到他家里去,他知道我参加了文代会,就说,你们年轻人应该多参加这种活动,多了解世界等。当时我心里很难过,感觉不公道,但我也没有什么解决的方法。第二天大清早7点多钟,接人的车子来了,文代会上有他的名字。我住在大雅宝胡同,他住在东堂子胡同,我催他快走,真替他高兴。

  很多人认为沈从文不喜欢共产党,实际上不是这样。他只是不喜欢政治,不关心政治,当然也不了解政治。1947年,我在上海的时候,他写信给我:“你要刻一百一千一万个木刻,来反对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战争。”当时他是这么看的。他不了解共产党,也不懂得什么是人民解放战争。建国后他写信劝我回来,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军队,这么廉洁的政府,你值得为它献身一辈子。”

  后来“四人帮”垮台之后,我们住在西郊三里河。还有钱锺书、华君武、俞平伯、金山等好多人,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比如说丁聪,丁聪这个人在旧社会简直是美术界的董存瑞,他天天“炸碉堡”。在国民党时代是危险的,随时要丢性命的。所以郁达夫有句诗:“如何八卷临安志,不记琴操一段情?”《临安志》有八卷,为什么其中都没有写一点著名歌妓琴操的事?说明发表东西,是有很多忌讳在的。丁聪、廖冰兄这些人当年那个战斗就等于打仗,所以在西郊三里河重新成为邻居了,当然挺开心的。

  后来我忙于工作。每天早上散步,能碰见当然很好。有时候也来往一下,但交谈的时间不多。因为世界改变了,我就忙起来了,好多事情要去做。

  洪晃:北京四合院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最高兴的事,第一个就是下雨。我们家住的不是四合院吗?院子里的砖都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只要一下雨,就会在我家东屋门口形成很多水坑。小孩就爱玩踩水。我又是那个年代很少的独生子女,平常没人跟我玩,所以只能自己玩。我们那时候又没有什么玩具,只有红缨枪呀、大刀呀、橡皮筋呀……但红缨枪也不能自己耍,大刀也要砍在鬼子头上才有幸福感,所以只能在水坑里踩踩水。尤其我那时候有一个小孩玩的三轮车,我就骑着三轮车在水坑里来回走。溅点水,有点破坏的感觉,就高兴得不得了。

  小时候基本上没什么事,就是早晨起来之后第一要去给外公、外婆请安,完了之后就出去玩。我没有那么多的学习压力。我们家人都是特别晚才会给这种压力。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因为要去美国,我才感觉到一种压力。在这之前就是随便玩,怎么好玩就怎么来。北京有句话叫做胡同串子,我就是比较典型的那种胡同串子。我们家厨房后窗对着我一个特别好的朋友的家,她叫金芳。有时候我早晨一溜达,就到金芳家去了。我老觉得她们家的饭比我们家的好吃。

  我上学比别人稍微晚点。因此那时候就跟放大假似的,在家不上幼儿园也不用上学,我觉得真幸福。那个年代我们家都是大鱼大肉,别人家都吃得挺清淡。按道理来讲挺不像话的,但我永远觉得别人家的饭比我们家的好吃。我们家人都快气疯了,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识相。所以那时候,我请完安之后,没人理我的话我就溜达到金芳家去。金芳她们家中饭吃大饼,我们家从来不吃面食永远吃米饭。但我就觉得金芳她们家的大饼好吃,一口大饼一口葱一口咸菜就觉得来劲。然后我就趴着窗户叫一声:“我中午不回来吃饭,我在金芳她们家吃饭。”我妈说不要吃那么多大蒜。我就乐呵呵地在金芳她们家吃饭。吃完饭我再回去,只要我一张嘴,外婆就说“熏死我了,熏死我了”。我成心吃好多大蒜,就要看她那种样子,我就觉得特来劲。

  陈村:从弄堂到网上“菜园”

  在作家里,我恐怕是与网络接触最早的人之一,更有人说我是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泡网”作家。我从1997年上网一直到现在,有12年了。早晨起来以后就开着机,然后就挂在网上一直到凌晨以后我才关机睡觉。1999年以工作姿态介入一些网站的事情。2004年9月我注册了小众菜园。我们经常有一些活动,比如会去放风筝,到外地吃螃蟹,我们前不久还去了森林公园搞烧烤。我不是号称“狗仔作家”吗?就拿相机乱拍了一顿。那些在外地或者在外国的一些朋友,他们就等我们回家贴照片给他们看。

  小众菜园这个论坛是半封闭的,就是你要进来,你得先告诉我们你是谁,是干吗的,干过什么事。之后你才能说话,否则你可以看但不能说。所以时间一长大家基本都知道彼此了。我们这有律师、教师、警察……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还有两个围棋九段高手———芮乃伟和江铸久,他们都很低调的。像芮乃伟从来不讲下棋的事,因为她跟我们说下棋我们也听不懂。那么她会讲自己读的一些书,去一些地方旅行的事。或者她现在在画画,她把中间的过程贴出来给大家看。

  最后演变成固定有两种帖子:一种是文字,说我今天干吗,到哪儿去,见什么人;还有图片,比如今天我去哪里玩了,我把它拍下来,待会儿我把照片张贴上去,人家一看不错。以前因为地理原因,你很难知道外面的一些事情,那么今天可以了。今天我在网上不出去,知道的事情可能比有些经常出去的人还多一些。可能我不生活在某个城市,但我知道这个城市的事情,也许比生活在其中的多数居民还多一些。

  在网上你感觉不到距离。国外的人其实忠实度是最高的,他们大多是国外华侨或者新华侨,大都是20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出去的。在当地要找志同道合的人可能比较困难,在网上交往就容易了,差不多每天都能来往。他们讲他们在那儿的生活,拍一些照片给我们看。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