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西窗史话 >
德意志关税同盟--国家史册
维也纳会议之后,德意志[DeYiZhi]境内完全独立的邦国数目已“大为缩小”,但仍达到35个之多,包括奥地利[AoDiLi]、普鲁士、巴伐利亚、符腾堡、萨克森、汉诺威……还要加上四个独立的“自由城市”法兰克福、汉堡、不来梅和吕贝克。故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曾经说过:“38条关税[GuanShui]界线窒息了内部的商业。它们无异于捆绑着人躯体各部的38条绳索,使血液无法畅快地流动。”
德意志[DeYiZhi]关税[GuanShui]同盟(DeutscherZollverein)就是在普鲁士主导下,为扫除德意志[DeYiZhi]内部贸易障碍、统一对外关税[GuanShui]及提高工业产品和原料的进口税率,于1834年成立的关税[GuanShui]同盟。初期成员为18个,以后成员数增加到 38个,但始终不包括奥地利[AoDiLi]。关税[GuanShui]同盟加速了德意志[DeYiZhi]境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工商业的发展,在排除奥地利[AoDiLi]的德国统一过程中,迈开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与英语名词“toll”一样,德语中的“Zoll”均源自拉丁语名词“telonium”(关税[GuanShui]),而这个拉丁词又源自希腊文“telonenion”,原意为“最后一次付款”。在“关税[GuanShui]”的意义上,英语后来采用来自另一语源的“custom”,不过,在英语中不少场合仍保留使用“toll”一词的习惯。
发展的脉络
面对强大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仍然是四分五裂的德意志[DeYiZhi]在政治和经济上处在极为不利的地位。无疑,要最终改变这样的不利局面,德意志[DeYiZhi]的统一是绕不开的话题。很长时间内,在德意志[DeYiZhi]的范围内,存在着奥地利[AoDiLi]和普鲁士两雄相争的局面。对德意志[DeYiZhi]境内这两个最大的邦国来说,统一均为各自之所愿,但条件是都想要当老大,如若屈居老二的位置,那就宁愿不要这样的统一。故而,在普鲁士主导下的德意志[DeYiZhi]关税[GuanShui]同盟的发展过程,就是普鲁士在三个层面上——与欧洲其他三强、与奥地利[AoDiLi]和与其他所有邦国——纵横捭阖斗争与妥协的过程。
鉴于奥地利[AoDiLi]的过于强大和其他诸多因素,普鲁士一开始就把奥地利[AoDiLi]排除在关税[GuanShui]同盟之外:1818年普鲁士废除邦内的内地关税[GuanShui],1826年建立北德六邦的关税[GuanShui]同盟,以后又与南德、中德商业联盟结盟,1834年1月1日生效的德意志[DeYiZhi]关税[GuanShui]同盟已把拥有2300万人口、42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结成一个经济共同体。据当时记者的报道:“当 1834年新年钟声响起,边境上的关卡栏木抬起,成排的车辆在欢呼声中不受阻拦地越过边境。这个时刻,所有在场的人都意识到: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发生了。”之后,德意志[DeYiZhi]诸邦国陆续加入,到 1842年,已发展到拥有28个成员,最后成员数达到38个。一个巨大的德意志[DeYiZhi]国内市场建立起来,开始在普鲁士政府操控下高效而灵活地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