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西窗史话 >

文艺复兴的一个维度--中国年鉴网

  

    文艺复兴[WenYiFuXing]运动的伟大众所周知,但它的另一张面孔或另一个[YiGe]维度却乏人究诘、鲜有诤评。那便是但丁在晨光熹微中窥见的人性三兽。4世纪初,但丁在《神曲》(或《神间喜剧[XiJu]》)的开篇处写道:“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啊!要说明这座森林多么荒野、艰险、难行,是一件多么苦难的事啊!……我说不清我是怎样走进这座森林的,因为我在离弃真理之路的时刻,充满了强烈的睡意……”但丁写他来到一座光线幽暗的山下,被三只猛兽挡住了去路。它们是豹子、狮子和狼。正在危急之际,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应但丁心仪的女子贝雅特丽齐所托引导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最后,贝雅特丽齐又亲自带领但丁参观了她所在的天国。恩格斯称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ShiDai]的最初一位诗人”。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无论在恩格斯之前还是之后,人们对文艺复兴[WenYiFuXing]的评价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大褒大奖。我还得用恩格斯的话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YiGe]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ShiDai]”。这当然也没有问题。问题是,人们总是忘记恩格斯的另一句话,即这些巨人乃是“给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这些人物无疑包括达芬奇(145~1519)、米开朗基罗(1475~1564)、拉菲尔(1483~1520)等等,尽管他们并“不受资产阶级的局限”。同样,马克思认为文艺复兴[WenYiFuXing]乃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借用古希腊罗马之名演出的一场新戏。以上自然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它们是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几百年欧洲学术界所探讨和揭示的文艺复兴[WenYiFuXing]运动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多少改变了西方[XiFang]人文主义学术对于文艺复兴[WenYiFuXing]运动的界定。因为那些界定始终不尽准确。

    现在的问题是,不仅西方[XiFang]主流意识形态一味地推崇文艺复兴[WenYiFuXing]运动,就连我们[WoMen]也趋之若鹜、视如拱璧,且不说对文艺复兴[WenYiFuXing]运动的实际情况不甚了了,也无心了了,对马恩并看两面的观点也全然置若罔闻。

    如是,但丁指向中世纪文化的伟大总结、伟大拥抱被淡化了、剔除了,而他的所谓文艺复兴[WenYiFuXing]的人文主义思想则犹如东方的太阳冉冉升起,越升越高。

    我的问题是:但丁果然写出了文艺复兴[WenYiFuXing]的绚丽曙光吗?进而,文艺复兴[WenYiFuXing]运动就真的那么完美无瑕吗?

1

    胡适有句名言,谓待人在有疑处不疑,问学在不疑处有疑。在回答这两个“不是[BuShi]问题”的问题之前,我想瞻顾一下当今中国文坛。

    康有为、梁启超的“托古改制”或托古喻今法众所周知,这正是他们取法文艺复兴[WenYiFuXing]思想的一个[YiGe]见证。梁启超同时还说要“以古证今”、“以中证洋”,也就是说不能直接照搬洋人,因为那样国人不会接受,而是要借古人之名以证今学、借中学以正西学。然而,他们地下有知,一定不会想到我们[WoMen]今天是如此这般地迷恋洋学,以至于食洋不化;又如此这般地从老祖宗那里取舍无度,以至于食古不化。

    但这并不是[BuShi]说我们[WoMen]没有创新。托古托洋终究是为了开新。于是,我们[WoMen]除了依稀保留着老祖宗的些许美德或马克思主义及德先生、赛先生之类的影子或口号,还实实在在地有了“三俗”,有了赵小李和犀二姐等等。赵小李也即赵本山、小沈阳和李宇春,犀二姐也即犀利哥和两位“人见人爱”的“美大姐”(芙蓉姐姐和凤姐)。同时,我们[WoMen]还有了五百多部电影、一万二千多集电视的巨大年产,也有了三千多部长篇小说、一万五千多部各色文集、一百余万部网络小说的巨大年产。但是,所有这些产品的总和所产生的影响,也许都抵不过赵小李和犀二姐等六七个人的表演。

    此话或有耸人听闻之嫌,因而难免遭人诟病。但我之所以要冒极而言之大不韪,无非是因为考虑到面对如今这样一个[YiGe]众声喧哗、莫衷一是的狂欢时代[ShiDai],非极言几乎犹如苍蝇飞过、滴水入海,不能给人留下半点印象。换言之,这也是对如上几位当今风流人物和诸如其类的愤笔大嘴们的一种蹩脚的摹仿。

    话虽如此,但他们的影响绝对不容小觑,因为传统价值如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等等,正是在他们和如他们之流的调笑[DiaoXiao]中坍塌、消解的。而西方[XiFang]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物质主义思想则顺理成章地进入并迅速覆盖了华夏大地。

    这就是说,我们[WoMen]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XiFang]资产阶级(文艺复兴[WenYiFuXing]运动)历时三百多年才完成的“历史使命”: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唤醒了令但丁毛骨悚然的那三只猛兽——肉欲、傲慢与贪婪。

    那么,文艺复兴[WenYiFuXing]运动又是如何唤醒那三只猛兽的呢?

    人们对此早已麻木不仁。盖因人们只记得人性取代神性、人权颠覆神权、人学打倒神学以及诸如此类的伟大和光荣。于是,众声喧哗,众人狂欢。

    然而,人性的弱点如猛兽般畅行无阻,人性的缺点似瘟疫般蔓延肆虐。于是,这世界愈来愈令人不安。如此一路跌撞,便是今天何以如此这般令人不安的由来。而美欧资本主义却依然咄咄逼人。因此,我们[WoMen]有必要对近来频繁出现的两个媒体关键词作必要的释读:一个[YiGe]是低碳,另一个[YiGe]是G2。先说后者。随着中国GDP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国际舆论为之哗然。只消稍加关注,你就会发现,来自美国和西方[XiFang]的反应大多是消极的。有酸溜溜的不屑,也有惶惶然的不安。与此同时,中国责任论、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至于碳排放问题,那也是美欧刚刚抛出的一张王牌。低碳思想本身没有错,令人愤慨的是中国的减排承诺并未产生连锁反应,也没有感动美欧。联想到长期以来的“人权牌”、“能源牌”以及“西藏牌”、“新疆牌”和屡试不爽的“台湾牌”等等,美欧可以说是不依不饶、步步进逼,而我们[WoMen]却似乎仅有等人出牌、被动接招的份儿。问题还不仅于此。更为严峻的是新一轮的核能利用。且不说核大国的相关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多少次,单就民用核能而言,用环境学家潘家华先生的话说,即使其技术完全过关,也不能百分之百地排除核废料的威胁、保证人的可靠。类似问题多多。尽管人类开始津津乐道于“消解人本位”的自然伦理,却不知亡羊补牢,犹未为迟;还是创造一个[YiGe]真正的乌托邦为时已晚?天作孽,犹可救;人作孽,不可活。我们[WoMen]大可以认为霍金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耸人听闻,却不能不承认面前的灭顶之灾不仅是显在的,而且几乎近在眼前。

    于是,反思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针对人类欲望势不可挡、技术革命一日千里的严峻现实,人文价值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更为理想的自然伦理、和谐伦理也正呼之欲出。这既是平衡道器的需要,也是文学经典必须保持的一个[YiGe]基本向度。但是另一方面,面对跨国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如果我们[WoMen]毫无自觉,那就只能被化;反之避之犹恐不及,肯定也是死路一条。因此,既不能放弃发展,更不可随波逐流。这其实是摆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两难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知进退、论取舍、构建相对平衡的核心价值体系、守护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并防狭隘极端不仅重要,而且殊是紧迫。

2

    下面回到正题,请看一看西方[XiFang]神学和但丁所说的真理或传统价值是如何在文艺复兴[WenYiFuXing]运动的“人间喜剧[XiJu]”中颠覆、瓦解的。

    先说宗教政治的高压政策使喜剧[XiJu]乃至一般意义上的幽默远离了中世纪文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日常生活对幽默的疏虞。从但丁时代[ShiDai]的俗语、俗语文学以及民间喜剧[XiJu]的兴起当可想见,日常生活中并不缺乏幽默。保存较多的中世纪卡斯蒂利亚语谣曲则是这方面的最佳见证。屈为比附,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幽默也仍然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调料,尽管当时的文艺作品确实罕有幽默或喜剧[XiJu]的影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东方传统的进入确实是中世纪末年西方[XiFang]喜剧[XiJu],乃至幽默传统复苏的一针强心剂。且不说阿拉伯文学如何充满了诙谐和幽默。即便是在中国,幽默(调笑[DiaoXiao])的基因也从未中断。从先秦诸子笔下洋溢着讽刺意味的诙谐段子,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等,到后来愈来愈向下指涉的各种笑话(见《笑林广记》),以至于当今无处不在的黄绿段子,真可谓源远流长、绵延不绝。诚然,政治高压确实是幽默和调侃、喜剧[XiJu]或闹剧的最大敌人。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万历年间由变革等引起的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金瓶梅》及冯梦龙的《笑史》和《笑林》等就不可能出现;如果不是[BuShi]乾隆中晚期相对开放的时代[ShiDai]背景,《笑林广记》也不可能编撰成如此规模。而西方[XiFang]喜剧[XiJu]原是颇有渊源的,阿里斯托芬和米南德等古希腊喜剧[XiJu]创作显然是西方[XiFang]喜剧[XiJu]的源头和根基。只不过从阿里斯托芬到米南德就已然显示出了向下的趋势。概括地说,阿里斯托芬的喜剧[XiJu]因其讥嘲权贵名人而指向形上,而米南德的喜剧[XiJu]则因表现家长里短等相对地指向形下。

    再说中世纪末叶,西方[XiFang]宗教政治的高压态势相当程度上是在文艺界的调笑[DiaoXiao]声中被慢慢消解的。14世纪,萨凯蒂笔下的赫拉尔多老人古怪而可笑,70高龄时居然心血来潮,从佛罗伦萨出发去邻近的一个[YiGe]村庄参加比武大会,结果被几个居心不良的家伙戏弄了一番(他们将一把铁兰草塞进其坐骑的尾巴,使那匹马突然狂奔起来还不时地弓背跳跃,直到回到佛罗伦萨才消停下来)。在所有人的哄笑声中,他妻子将这位被愚弄的老人接回家里,一边让他躺在床上给他治疗身上的挫伤,一边对他愚蠢的疯狂举动大加呵斥。15世纪,普尔契和博亚尔多也以玩笑的态度对待之前的文学或文学人物。前者为奥兰多的故事添加了不少民间笑料,后者则索性让奥兰多这么一位身经百战的人坠入情网后变成了笨拙害羞、被安赫丽卡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傻瓜。这种调笑[DiaoXiao]在阿里奥斯托和拉伯雷的笔下演化为“戏说”与“大话”或“狂欢”,而在曼里克等人的喜剧[XiJu]中则已然发展为“恶搞”。这种比严格意义上的讽刺更为随意,但也更有感染力的调笑[DiaoXiao]与文艺复兴[WenYiFuXing]早期蓬勃兴起的喜剧[XiJu]化合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将相对僵硬的中世纪慢慢解构、融化。

    如此,骑士罗兰(奥兰多)“因迷恋安赫丽卡而发疯”。都说描写他发疯的过程和心理变化是阿里奥斯托最出彩的地方,因为作者藉此嘲笑离奇的冒险,歌颂爱情、忠贞和勇敢,并由此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

    福伦戈在其长诗《巴尔杜斯》中则有意将意大利俗语,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带有戏谑和嬉闹功能的词汇和概念同一本正经的拉丁语杂糅起来,以便用前者颠覆后者。作品因此而获得了强烈的喜剧[XiJu]效果。这颇让人联想到韩寒等年轻写手对某些八股腔和主流意识形态中某些空洞语汇的讽刺性模仿。巴赫金认为拉伯雷的狂欢(《巨人传》)多少受到了《巴尔杜斯》的影响。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巨人卡冈都亚降生了,他呱呱坠地就能喝掉上千头奶牛的乳汁,以至于在摇篮里就迫不及待地将一头奶牛吞入腹中。而这一直被认为是拉伯雷人文主义的表征:从另一个[YiGe]角度表现了人的精神(也即以巨人嘲笑巨神,或以巨人丑化巨神)。

    狂欢之后是恶搞。这是宗教僧侣们始料未及(即使想见也难以阻止)的。在西班牙作家曼里克等人的喜剧[XiJu]中调笑[DiaoXiao]和狂欢获得了新的维度。于是,约瑟变成了笑容可掬的老头儿,他甚至会说这样搞笑的话:

    呵,不幸的老头!

    命运是如此漆黑,

    做玛利亚的丈夫,

    被她糟践了名誉。

    我看她已经怀孕,

    却不知何时何如;

    听说是圣灵所为,

    而我却一无所知。

    或者,还有无名诗人的恶搞:

    修行生活

    固然圣洁,

    只因他们

    皆系耆老。

    类似恶搞颇多。听众、读者在哈哈的笑声中被消解并消解了一切。

    就这样,萨凯蒂或普尔契、博亚尔多或阿里奥斯托、福伦戈或拉伯雷、曼里克或无数无名诗人的讥嘲调笑[DiaoXiao]和恶搞嬉皮笑脸地在民间蔓延。到了15、16世纪,南欧大小不等的各色喜剧[XiJu]院、喜剧[XiJu]场如雨后春笋,从而以燎原之势对教廷和宫廷文化形成了重重包围。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生活不能没有笑,逗笑也确是西方[XiFang]近现代文艺的要素之一。但含泪的笑、高雅的笑往往并不多见,多数调笑[DiaoXiao]大抵只为搞笑、指向低俗。比如卡冈都亚暴殄天物,用手指“梳头”、“洗脸”之后,便“拉屎、撒尿、清嗓门、打嗝、放屁、呵欠、吐痰、咳嗽、呜咽、打嚏、流鼻涕……”又比如庞大固埃在教会图书馆里看到的《囊中因缘》、《法式裤裆考》、《神女卖笑》、《修女产子》、《童贞女之赝品》、《寡妇光臀写真》、《臀外科新手术》、《放屁新方》种种以及曼里克们的诸多恶搞;再比如薄伽丘们或伊塔司铎们兴高采烈的性描写、性指涉。这些不是[BuShi]很让我们[WoMen]联想到当下充斥文坛艺坛的搞笑作品和下半身写作吗?然而,今天我们[WoMen]不说性和下半身写作,只说喜剧[XiJu]和调笑[DiaoXiao]、嬉闹和恶搞。

    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索福克勒斯是与荷马同类的摹仿艺术家,因为他们都摹仿高贵者;而从另一个[YiGe]角度来看……喜剧[XiJu]摹仿低劣的人;这些人不是[BuShi]无恶不作的歹徒——滑稽只是丑陋的一种表现。”这些丑陋从创作主体滑自己之稽、滑他者之稽,直抵滑天下之大稽。传统价值及崇高、庄严、典雅等等在大庭广众的嬉笑和狂欢中逐渐坍塌,乃至分崩离析。

    也许正是基于诸如此类的立场和观点,体现市民价值(或许还包括喜剧[XiJu]和悲剧兼容并包,甚至在悲剧中掺入笑料)的莎士比亚受到了老托尔斯泰的批判。如果不是[BuShi]因为他的悲剧作品,单凭喜剧[XiJu]他是断断无法高踞世界文学之巅的。然而,即使作为悲剧作家,据有关莎学家的最新考证,莎士比亚居然也会藉哈姆雷特们之口夹杂大量性指涉,以博观众一笑及一般市民的青睐;或许,其在当时的逗笑效果不亚于当下的许多小品、相声、电影、电视或二人转。

    然而,群众喜闻乐见并不是[BuShi]衡量艺术高下的尺度,也不是[BuShi]艺术应当追求的向度,至少不应是其重要的向度。《花花公子》自1953年创刊以来平均每期行销百万份,最高月销量七百万份。我敢说《花花公子》或《花花公主》之类比那些大话、戏说、恶搞和调笑[DiaoXiao]更有市场。因此,收视率和发行量绝对不是[BuShi]衡量艺术的标准,更不是[BuShi]其唯一标准。用桑塔亚那的话说,经典之维不在接受之众寡,而在接受之深度。这个深度自然应该包含其在时间上的长度。

3

    虽然文艺复兴[WenYiFuXing]运动轰轰烈烈的狂欢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王朝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是即使在启蒙运动之后,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依然靠的是武装斗争。这且不说。学者卡斯特罗认为,随着文艺复兴[WenYiFuXing]运动的兴起,一方面人们前所未有地强调理智和理想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前所未有地重视对身边现世价值的追求。两种倾向都在15、16世纪新兴的文学体裁中获得了新生。塞万提斯称西方[XiFang]第一部悲喜剧[XiJu]《塞莱斯蒂娜》是一本“神书”同时也是一本“人书”,这种观点清晰地表达了上述情况(指其亦庄亦谐的风格和雅俗对立的人物)。英雄史诗以及描写骑士或者理想、爱情的作品站到了流浪汉文学以及滑稽喜剧[XiJu]等作品的对立面。

    在卡斯特罗看来,但丁时代[ShiDai]的意大利已经十分明确地认识到了这两种艺术形式,在那里它们分别以费契诺的新柏拉图主义(如桑纳扎罗的《阿卡地亚》)和普尔契的世俗精神(如其《摩尔干提》)为代表。两种观点在产生过程中应该有过交锋,于是便有了人文的、世俗的一方对神奇的、超然的另一方的猛烈攻击。那些理想的原型匆忙地借助喜剧[XiJu]顺坡而下,而这坡儿则是通过诸如阿里奥斯托和他的追随者们的作品作铺垫的。伊拉斯谟看到了这一点。他带着恶意的喜悦在《疯狂颂》中说:“面对震撼了奥林匹斯山的人,众神之父、人类的君王不得不放下了他的权杖……当他想操练那项时常奏效的技能时,我是想说,当他想繁殖小朱庇特的时候,这个可怜的矮子像小丑那样带上了面具……我想,我的先生们,人类繁衍的工具是那样东西……那样东西,是那样东西,而非毕达哥拉斯派所说的数,那样东西才是万物的、生命的神圣源泉。”我们[WoMen]仿佛听到了面对奥林匹斯山倒塌的流浪汉式的哈哈大笑。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这一点上,伊拉斯谟的思想影响了流浪汉小说的兴起和调笑[DiaoXiao]文艺的发展。反过来,《小癞子》的故事或小沈阳的调笑[DiaoXiao]远比伊拉斯谟的反宗教批判或持不同政见者的反体制攻击要更有力量。

    伊拉斯谟熟谙并偏爱的卢恰诺就曾彻头彻尾地展示过这种颠覆的本领。米希利奥对公鸡说:“我恳求你说一说特洛伊城被围困的事儿是否像荷马所写的那样。公鸡说:相信我,那个时候不像书中写的那样,根本没有那么美好:埃杰克斯没有那么高大,雅典娜也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貌美倾城。”图口舌之快、无所顾忌的阿里奥斯托不是[BuShi]也表现过相同的精神吗?请看这段描写:

    埃涅阿斯并非那样虔诚,

    阿喀琉斯的臂膀也不是[BuShi]强壮无比,

    赫克托耳更不像传说的那么勇敢……

    奥古斯都当然亦非维吉尔所吹嘘的

    那般神圣与善良。

    如是,世俗的力量一旦生发便几何式地增长、发散,为16世纪西方[XiFang]艺术的发展开辟出一片无比自由的土壤,在那里精神只为凡人和世俗而兴奋。文学与宗教展开了真正的较量,后者被古典的权威光环与时代[ShiDai]的杰出智慧所湮没,顿时显得岌岌可危。文学毫无阻力地走向世界,公然将天国抛诸脑后。而调笑[DiaoXiao]在这里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造成了另一个[YiGe]后果:在人们经历了文艺复兴[WenYiFuXing]胜利的第一次陶醉之后,天主教会终于在16世纪中叶改变阵容,全面退防,于是一次被动的反击开始了:通过特兰托教务会议对文学进行了强有力的监视,遏制了那些骑士小说以及“宣讲、涉及、叙述或教授淫荡或淫秽之物的书籍”。但是,生机勃勃的调笑[DiaoXiao]一发而不可收并逐渐融入了西方[XiFang]文化乃至对一般人等的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于是,以明图尔诺为代表的保守派与以钦提奥为代表的激进派围绕悲剧和喜剧[XiJu]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古今之争,尽管这一争论并未(甚至至今没有被)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在这期间,贺拉斯的《诗艺》由于在悲剧和喜剧[XiJu]的认知上对亚里士多德多有修正,因而以“寓教于乐”思想以及将喜剧[XiJu]和悲剧一视同仁的态度(“欲使人笑,必自己先笑;欲使人哭,必自己先哭”)契合了人文主义和喜剧[XiJu]化表演的需要。

    而塞万提斯所取法的,正是以其道还治其身:用调笑[DiaoXiao]嘲讽了人性所蕴涵的丑恶以及骑士小说对骑士道的歪曲,从而同时写出了人性的高低、世界的悲喜。他的这种反转或辩证显然得益于巴罗克艺术。而巴罗克艺术在南欧,尤其是西班牙的兴起又无疑得益于其文化的多元混杂。如是,塞万提斯在谈及《堂吉诃德》“由来”时曾经这样戏言:“有一天,我正在托莱多的阿尔纳集市上走着,看见一个[YiGe]男孩挨近一个[YiGe]丝绸商人,向他兜售一堆手稿和旧抄本。我这人有读书的嗜好,连大街上的破纸片都不会放过。正是出于这种癖好,我顺手从男孩手里接过一个[YiGe]手抄本,一看竟是阿拉伯文。我虽然知道它是阿拉伯文,但不懂它写的是什么,便四处张望,想就近找个懂西班牙语的摩尔人帮我解读一下。找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太难,即使是更古老、更典雅的语言也有人能译。反正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个[YiGe],向他表明了意思,并把手抄本交给到了他的手里。他从中间翻开,浏览了一下就笑出声来。我问他笑什么呢,他说是在笑一段旁批。我让他翻给我听听,他边笑边说:‘我不是[BuShi]说了吗,这书页上旁批说:故事里屡屡提到的这位杜尔西内娅·德尔·索博托,据说能腌一手好猪肉,整个拉曼恰地区的女人都不及她。’听到杜尔西内娅·德尔·索博托的名字,我顿时惊呆了。我立即想到,那抄本里写的正是堂吉诃德的故事。这么一琢磨,我便忙不迭催他从头译起。他按我的要求顺口把阿拉伯语译成了西班牙语,结果是这么说的:‘堂吉诃德·德·拉曼恰的传记,由阿拉伯史学家熙德·哈梅特·贝南赫里创作。’一听到这个书名,就甭提我有多高兴了。但我却故意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随后从丝绸商手里夺下了这笔买卖,花了半个雷亚尔收购了小男孩的所有手稿和抄本。那孩子终究不够精明,否则早该看出我迫不及待的样子了。他满可以讨讨价,至少要上六个雷亚尔。我急忙带着摩尔人离开了集市,跑进大教堂,求他把所有关于堂吉诃德的抄本都帮我译成卡斯蒂利亚语……”

    作者姑妄说之,我们[WoMen]姑妄听之。有趣的是,塞万提斯反喜剧[XiJu]之道而行之,表现了崇高的毁灭。而后者正是古典悲剧的力量之所在。只不过塞万提斯与时俱进地采用了方兴未艾、横扫千军的喜剧[XiJu]因素,用调笑[DiaoXiao]表现了庄严。于是,悲剧英雄既具有一般时代[ShiDai]小丑的特征,又明显托举起了古典的崇高之美,《堂吉诃德》也便成了用苦笑演绎的理想主义挽歌,从而实现了由喜剧[XiJu]向悲剧的一次形而上的反转。正因为如此,如果说但丁标志着一个[YiGe]神的时代[ShiDai]的终结,一个[YiGe]人的时代[ShiDai]的来临;那么塞万提斯同样标志着一个[YiGe]时代[ShiDai]的终结,另一个[YiGe]时代[ShiDai]的开始:从一方面说,也即一个[YiGe]唯心主义时代[ShiDai]的终结,一个[YiGe]唯理主义时代[ShiDai]的开始;从另一方面说,则是一个[YiGe]英雄主义时代[ShiDai]的终结,一个[YiGe]小人主义时代[ShiDai]的开始或者一个[YiGe]理想主义时代[ShiDai]的终结,一个[YiGe]物质主义时代[ShiDai]的开始。当然,这并不是[BuShi]非此即彼的排中律,之间的复杂人所共知,无须多言。但总体上说,此乃是私有制或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此,西方[XiFang]文艺复兴[WenYiFuXing]运动用三百多年实现的伟人事业和唤醒的人性三兽,几乎正在以十倍的速度向我们[WoMen]走来。三十多年来,我们[WoMen]确实让自己改变了模样,但同时也史无前例地唤醒了内心三兽,几乎一夜之间就兴高采烈、欢呼雀跃或者嘻嘻哈哈、不知不觉地奔向了世界。顺便说一句,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法罢了。而调笑[DiaoXiao]无疑已经是、依然是并将(如果我们[WoMen]不加阻止的话)继续是颠覆和消解传统价值乃至任何非资本主义、非个人主义、非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最有力的武器,尽管它表面上有利于人们的身心愉悦健康、社会的暂时和谐稳定。这便是我们[WoMen]面临的矛盾与复杂。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文艺领域的调笑[DiaoXiao]和喜剧[XiJu]化表演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人们不加甄别、没有节制的追捧与不分场合、无论雅俗的褒扬。此外,反思文艺复兴[WenYiFuXing]并不意味着否定文艺复兴[WenYiFuXing],而是借其托古之法以观当今中国文艺之维。况且早有学者匡谬正俗先我就现代性、现代化和异化等源自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高见,我只不过是从旁增点添滴而已。顺便说一句,真正的文化自觉、大学风范乃是进退中绳、将顺其美;无论中学西学,皆取舍有度,并且首先对本民族的文明进步、长治久安有利,其次才是更为宽泛的学术精神、客观真理、世界道义等等,尽管它们时常相辅相成、难分伯仲。

    当代学者施米特在反思现代性时说过,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YiGe]“世俗的时代[ShiDai]”。除了伊拉斯谟所说的那个“唯一重要的东西”、“唯一重要的事情”而外,一切都井井有条,就连幽默、调笑[DiaoXiao]和嬉闹也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遣散了庄严,驱逐了崇高,没有了敬畏,解放了欲望,等待人类的便果真是“娱乐至死”?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