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西窗史话 >
中情局和克格勃曾紧密合作助叶利钦导演炮打白宫--中国年鉴网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ELuoSi]与美国[MeiGuo]情报[QingBao]部门抛弃了冷战时期的对抗,并在一些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上携手合作[HeZuo]。尽管美方最初提出的一些合作[HeZuo]请求没有实现,但在经历了“刺杀叶利钦风波”和“炮打白宫”中的紧急撤退之后,双方的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俄《自由媒体》报3月4日详细披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盖茨[GaiCi]想俄帮忙弄清朝鲜核实力
“我们都对两国过去的历史十分清楚,更清楚在冷战中我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我将以第一位与俄罗斯[ELuoSi]情报[QingBao]部门建立联系的中情局[ZhongQingJu]局长的身份载入史册的话,我想说那并不是我的意愿。坦白地说,我的来访很可能增强克格勃在民主化的俄罗斯[ELuoSi]的合法性,但我并非为此才来到俄罗斯[ELuoSi]的。我今天来这里,是出于在两国之间建立良好合作[HeZuo]关系的考虑,而这种合作[HeZuo]关系无疑对双方的利益都有很大帮助。尽管我们不会忘记过去曾有过的分歧,但我们应在共同面临的威胁面前将过去不愉快的历史翻过去。让我们为未来的合作[HeZuo]关系和两国人民的未来干杯!”
这段特殊的祝酒词出自时任美国[MeiGuo]中情局[ZhongQingJu]局长、现任美国[MeiGuo]防长的罗伯特·盖茨[GaiCi]之口,时间是1992年10月。正如他在祝酒词中所说,他作为第一位与俄罗斯[ELuoSi]情报[QingBao]部门建立合作[HeZuo]关系的中情局[ZhongQingJu]局长前往莫斯科。在一次宴会中,他说出了上面这段祝酒词。
这段话中,既有对俄美两国合作[HeZuo]关系的憧憬,又有对苏联以及克格勃的委婉批判,也可算是独具匠心,就不知当时代表俄方会见盖茨[GaiCi]的俄对外情报[QingBao]总局局长叶甫盖尼·普里马科夫和俄安全局副局长谢尔盖·斯杰帕申是何感想。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情报[QingBao]系统官员是俄罗斯[ELuoSi]的中坚力量,这两位代表俄罗斯[ELuoSi]会见盖茨[GaiCi]的官员后来都先后成了俄罗斯[ELuoSi]总理,而另一位前特工普京更是在担任总理之后成为总统,而情报[QingBao]系统官员则成为其重要的政治基础,这一切都绝非偶然。
正如一家俄罗斯[ELuoSi]媒体评价盖茨[GaiCi]这次访问时所说的:“参加这次会面的官员没有一个思维天真之人。”作为国家的高级官员,普里马科夫和斯杰帕申更不可能忘记情报[QingBao]工作本来就是国家利益的极端伸张,更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易。这些都决定了两国的合作[HeZuo]不可能像一些人所想的那样顺利、深入、彻底。
盖茨[GaiCi]此次赴俄带来了一系列合作[HeZuo]项目,其敏感性逐级加深,目的就是看一看莫斯科打算在多大程度上与华盛顿合作[HeZuo]。其中,一个合作[HeZuo]项目与朝鲜有关。盖茨[GaiCi]希望双方可以携手应对当时令华盛顿十分担心的朝鲜核项目问题。他表示,希望可以借助美国[MeiGuo]强大的情报[QingBao]搜集实力和俄罗斯[ELuoSi]与朝鲜之间的合作[HeZuo]关系来搞清朝鲜在核开发方面的真正实力。
另一个敏感问题则直接关系到俄美关系。盖茨[GaiCi]希望莫斯科如实告知,在刚刚建成的美国[MeiGuo]驻俄罗斯[ELuoSi]大使馆内设有多少情报[QingBao]搜集设备。这个问题被盖茨[GaiCi]视为衡量俄方合作[HeZuo]诚意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他认为,通过这个问题就可看出俄罗斯[ELuoSi]究竟在苏联解体后是真的将美国[MeiGuo]当成盟友,还是像以前那样当成敌人。
盖茨[GaiCi]显然认为,如果两国能在这些问题上迈出实质性步伐,那么两国就可真正建立可靠的官方合作[HeZuo]关系。可以说,至少在表态上,美国[MeiGuo]获得了普里马科夫和斯杰帕申的积极回应,俄罗斯[ELuoSi]情报[QingBao]部门愿意与美国[MeiGuo]中情局[ZhongQingJu]保持合作[HeZuo]关系。与此同时,俄方也提出了自己的合作[HeZuo]建议。
当然,俄方的回应或许只是一种礼貌表态,盖茨[GaiCi]提出的一些建议后来逐渐不被提起。美俄两国在情报[QingBao]领域的合作[HeZuo]就这样开始了,不过是在有限的深度中实现的。
2.“距离从未如此之近”
不管怎么样,盖茨[GaiCi]的这次访问都被外界视为历史性的,因为他确实是一次标准意义上的“破冰之旅”——让两国情报[QingBao]部门在冷战中的恶斗后实现携手。
这种合作[HeZuo]关系一直得到保持,甚至在詹姆斯·伍尔西接替盖茨[GaiCi]当中情局[ZhongQingJu]长后,这种合作[HeZuo]仍得到延续。在普里马科夫1993年6月访美及伍尔西同年10月访俄后,两国的合作[HeZuo]进入实质性阶段。尽管盖茨[GaiCi]最初提出的那些合作[HeZuo]建议慢慢不被人提及,但这并未影响双方合作[HeZuo]的积极性。俄美两国在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贩毒、跨国犯罪等问题上积极交换情报[QingBao]。另外,在当时的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和美国[MeiGuo]副总统戈尔之间也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在这一关系的推动下,俄美情报[QingBao]合作[HeZuo]更趋紧密和广泛,甚至连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情报[QingBao]都在交换之列。一些媒体乐观地评论道:“克格勃与中情局[ZhongQingJu]的距离从未如此之近。”
不过,就像上文所说的那样,双方都不忘自身的利益,双方的合作[HeZuo]仅限于有限的深度。这毕竟是两国情报[QingBao]部门最初的合作[HeZuo],不合拍的现象肯定存在。的确,参与其事的官员没有一个“思维天真之人”。普里马科夫就曾承认,他所领导的对外情报[QingBao]总局中的特工,往往不愿参加与中情局[ZhongQingJu]携手的合作[HeZuo]项目,因为苏联时期的旧思维仍禁锢这些人的头脑,他们怕这种接触会对他们以后的仕途不利。
类似这种现象还有很多,所以后来普里马科夫提出,可以在具体项目上采取双轨制模式:俄美双方平行行动,互不接触,然后将取得的情报[QingBao]拿出来进行比对,拿出理想的合作[HeZuo]方案。
总之,俄美最初的合作[HeZuo]是充满了乐观情绪但也不乏理性的,有一些难以避免的磕磕绊绊却从未放弃合作[HeZuo]。
3.“刺杀叶利钦”风波
在此期间,俄美有一次实质性合作[HeZuo]发生在1993年的春天。当时,一个不速之客闯入美国[MeiGuo]驻俄大使馆,声称有人要刺杀俄罗斯[ELuoSi]联邦总统叶利钦。美驻俄使馆迅速将该情报[QingBao]报告美国[MeiGuo]总统克林顿,而后者则当即命令将其通报给俄方,叶利钦迅速获知此事。此后,中情局[ZhongQingJu]和俄安全局迅速组成行动组,赴相关国家搜集情报[QingBao]。
尽管后来证明该情报[QingBao]并不属实,但俄美情报[QingBao]部门却借此实现建立合作[HeZuo]关系后最高效、最富有实质意义的一次合作[HeZuo]。俄美情报[QingBao]官员还因此次合作[HeZuo]而建立良好的私交。此后,他们的合作[HeZuo]萌发了一种在职业基础上的深厚友谊。这为俄美后来的合作[HeZuo]打下坚实基础。
4.“炮打白宫”时的紧急撤退
紧接着,俄美就迎来新的考验。到了1993年10月,叶利钦“炮打白宫”的戏码终于要上演了。
在这个月里,以哈斯布拉托夫为首的俄议会与总统叶利钦之间爆发了不可调和的冲突。一天早上,酣睡中的中情局[ZhongQingJu]驻莫斯科官员罗尔夫·帕尔森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了。他拿起听筒,立即听出对方是俄罗斯[ELuoSi]安全局官员瓦连京·克里门科。这两人是当时中情局[ZhongQingJu]与俄安全局合作[HeZuo]的主要联系人。克里门科听起来很急切,他说:“罗尔夫,我现在必须马上见你,你一定要一个人来。不要到安全局大楼,我们在附近的地铁站里见。”随后,克里门科又强调了一遍:“一定要一个人来!”
罗尔夫放下电话后寻思良久,拿不准这是不是一个阴谋。但最终还是决定相信俄罗斯[ELuoSi]的同行。他先给当时的美国[MeiGuo]驻俄大使通了话,告诉他自己将去哪里,如果回不来该怎么办。然后就一个人上路了。
很快,克里门科与帕尔森在地铁中见面了。克里门科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早上叶利钦总统问我,为什么中情局[ZhongQingJu]与哈斯布拉托夫的人会面,中情局[ZhongQingJu]到底站在哪一边?是支持他还是支持哈斯布拉托夫。所以,我现在必须弄清楚你们在该问题上的确切立场。”
此前,中情局[ZhongQingJu]官员确实与俄议长哈斯布拉托夫的手下有接触。
罗尔夫思考片刻后说:“请告诉鲍里斯(叶利钦),我们那样做只不过是为了掌握这场冲突确切的事态,以便向华盛顿报告,我们的立场没发生变化,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将站在俄政府一边。”
得到这样的回答后,克里门科十分高兴。他立即用更加谨慎的口吻告诉罗尔夫:“俄罗斯[ELuoSi]军人将很快采取行动,以终止这场冲突。请你们在两小时之内将你们留在白宫(当时的俄议会大楼)中的人撤出来,否则,他们有可能成为人质。”
随后,两人就告别了。这次会面成为俄美冷战后合作[HeZuo]的重要一页。
在回美国[MeiGuo]驻俄罗斯[ELuoSi]大使馆的路上,罗尔夫十分急切,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到达大使馆后,他立即将会面的情况向使馆方面报告。很快,华盛顿也得知这一消息。随后,留在白宫中的美国[MeiGuo]人全部撤了出来。
就像克里门科所说的那样,两小时后,俄罗斯[ELuoSi]军人果然开始行动了,甚至坦克也被开到了白宫前的广场上,双方立即开战。俄军毫不犹豫地向白宫内开炮,而白宫里的人也组织反击。双方的战斗十分激烈。而美方外交人员及中情局[ZhongQingJu]的人员则在一队俄安全局特工的带领下撤到更加安全的地方。
后来,哈斯布拉托夫的人马无奈之下选择投降,这场“府院之争”以叶利钦获胜告终。据官方宣布,这场流血冲突造成142人死亡,744人受伤。这个结果,世人都看到了。但人们不知道的是,在冲突以暴力的方式最终解决的同时,俄美情报[QingBao]系统的合作[HeZuo]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这次在战火中的紧急撤退,让俄美双方的互信得到空前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