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西窗史话 >
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根本原因是内部出了问题--国家年鉴(4)
——意识形态领域改革的错误导向。苏联[SuLian]在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但是教条主义严重。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把意识形态工作交给他的亲信雅科夫列夫等人,这个领域始终由党内的右翼势力把握。戈尔巴乔夫接受他们的建议,先是提出“意见多元化”,接着发展为“舆论多元化”,最后毫不掩饰地提出“意识形态多元化”。这样,苏联[SuLian]就由僵化变成自由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实质,就是主动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反共反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占领这块重要阵地。从此以后,苏联[SuLian]的理论混乱、舆论失控,报刊和新闻广播连篇累牍地发表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攻击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谬论,党的机关报《真理报》不再讲真理,政府机关报《消息报》专发反政府文章。戈尔巴乔夫在“意识形态多元化”中,带头否定和修正马克思列宁主义。1987年,他应美国一家出版商的约请,写作并出版《新思维》一书。《新思维》一方面美化资本主义,主张重新评价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丑化社会主义[SheHuiZhuYi],主张根本改造社会主义[SheHuiZhuYi],在这个基础上鼓吹社会主义[SheHuiZhuYi]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进行“历史性妥协”。后来,戈尔巴乔夫又进一步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这一举动实质上是用民主社会主义[SheHuiZhuYi]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改旗易帜。接着,戈尔巴乔夫又提出要按照“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基本要求,根本改造苏联[SuLian]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并且把党也改造成社会民主党。这样,苏联[SuLian]的思想理论彻底被搞乱了。当时在苏联[SuLian],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反社会主义[SheHuiZhuYi]已经成为一种时髦,世界社会主义[SheHuiZhuYi]中心变成了世界反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中心。
——党自身改革的错误导向。苏共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是苏联[SuLian]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领导核心。苏共长期以来存在两个问题需要改善:一是不重视自身建设,党不管党的现象严重;二是在党政关系上,大权独揽,以党代政,未能很好地发挥苏维埃的作用。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初期,似乎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曾经提出过“党政职能分开”。但是,在他的思想深处敌视党,认为党是改革的阻力。为了搬走这块“绊脚石”,他一步步地向削弱和否定党的领导的方向推进。他采取了几个步骤。第一步,借用和歪曲列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把权力从党转到政府手中,使党大权旁落。第二步,待到条件成熟时,适应党内外、国内外反共势力的需要,动手修改宪法第六条,取消党的领导作用。因为放弃党的领导,苏联[SuLian]马上派别林立,出现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政党。戈尔巴乔夫的外交顾问法林认为,苏共放弃党的领导是导致苏联[SuLian]剧变的最主要原因。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利用未能取得成功的“8.19”事件颁布非党化命令,戈尔巴乔夫亦步亦趋宣布解散苏联[SuLian]共产党,说明他已彻底背叛了苏共,背叛了社会主义[SheHuiZhuYi]。总书记个人宣布解散共产党,这在国际共运史上是第二次,第一次是美共总书记白劳德。但美共纠正了白劳德的错误,反过来将白劳德开除出党,苏共则以悲剧告终。
——民族关系改革的错误导向。苏联[SuLian]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由来已久,长时期地推行大俄罗斯民族主义,导致在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各少数民族和俄罗斯民族之间,各加盟共和国和联盟中央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过分相信在民族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对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估计不足,对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缺乏警惕,对其迁就妥协,一让再让,最终酿成民族危机。带头闹独立的是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紧随其后,纷纷发表“独立宣言”和“主权宣言”。戈尔巴乔夫对这些独立宣言都不表态,实际上是默认。在这种气氛中,一些少数民族说他们在经济上“受剥削”,已成为俄罗斯民族的“殖民地”,而俄罗斯民族则声称自己是“奶牛”、“输血者”,每年都要付出200亿卢布,大谈“莫斯科救了俄罗斯”、“俄罗斯救了全国”。民族间的裂痕尽管发展到如此程度,但联盟的凝聚力在群众中仍未失去。在1991年3月的全民公决中,76%的人仍赞成保留苏联[SuLian]。可是,在同年12月,由叶利钦导演的俄、白、乌《别洛韦日协议》,不顾多数公民的意愿,宣告联盟已不复存在,最终导致联盟解体。
总括上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所推行的改革还是在“完善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名义下进行的。但是后来,随着戈氏从科学社会主义[SheHuiZhuYi]向民主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演变,便逐步要求根本改变苏联[SuLian]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就是否定和摧毁社会主义[SheHuiZhuYi]制度。其中,经济上反对公有制,政治上取消党的领导,意识形态领域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民族关系方面对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迁就退让,这些对社会主义[SheHuiZhuYi]都是致命的。尽管当时苏联[SuLian]的体制僵化,改革有相当难度,但并不是不能改好。关键是改革的指导方针。如果在社会主义[SheHuiZhuYi]框架内进行根本改革,社会主义[SheHuiZhuYi]是会重新出现生机和活力的。可是苏联[SuLian]偏离了社会主义[SheHuiZhuYi]方向,一切照搬西方的经济政治模式,只能是死路一条。实践证明,改革作为社会主义[SheHuiZhuYi]制度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关系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生死存亡和兴衰成败。坚持社会主义[SheHuiZhuYi]方向和选择适合本国国情路子的改革,社会主义[SheHuiZhuYi]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发挥出来,社会主义[SheHuiZhuYi]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体现出来。不改革或不坚持社会主义[SheHuiZhuYi]方向和选择适合本国国情路子的改革,社会主义[SheHuiZhuYi]事业就会遭致挫折和失败。“成于斯,败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