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大国崛起 > 行业崛起 > 教育 >
《北京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全文--中国年鉴网
北京[BeiJing]市中长期教育[JiaoYu]改革和发展[FaZhan]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010年12月
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目标
(三)战略部署
第二章 基础教育[JiaoYu]
(四)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五)大力发展[FaZhan]学前教育[JiaoYu]
(六)推动义务教育[JiaoYu]优质均衡发展[FaZhan]
(七)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FaZhan]
(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JiaoYu]
第三章 职业教育[JiaoYu]
(九)构建现代职业教育[JiaoYu]体系
(十)改革职业教育[JiaoYu]人才培养模式
(十一)加强职业教育[JiaoYu]基础能力建设
(十二)增强职业教育[JiaoYu]吸引力
第四章 高等教育[JiaoYu]
(十三)建设高水平大学
(十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五)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十六)提升社会贡献力
第五章 学习型城市建设
(十七)建立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JiaoYu]体系
(十八)大力开展继续教育[JiaoYu]
(十九)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
第六章 教育[JiaoYu]体制改革
(二十)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二十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二十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二十三)办学体制改革
(二十四)管理体制改革
第七章 教育[JiaoYu]开放与合作
(二十五)加强教育[JiaoYu]合作与交流
(二十六)着力培养国际化人才
(二十七)进一步扩大首都教育[JiaoYu]的国际影响力
第八章 教师队伍建设
(二十八)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二十九)建立健全教师专业能力建设长效机制
(三十)建立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的保障机制
(三十一)建立和完善教育[JiaoYu]人事管理制度
第九章 教育[JiaoYu]资源空间布局与经费保障
(三十二)加强对空间布局调整的规划与实施
(三十三)统筹配置各级各类教育[JiaoYu]资源
(三十四)依法增加政府投入
(三十五)拓宽经费筹措渠道
(三十六)优化经费分配结构
(三十七)加强经费使用管理
第十章 教育[JiaoYu]信息化
(三十八)加强教育[JiaoYu]信息基础建设
(三十九)完善数字化教育[JiaoYu]服务体系
(四十)创新信息化教育[JiaoYu]与管理方式
第十一章 依法治教
(四十一)完善地方立法
(四十二)严格依法行政
(四十三)推进依法治校
(四十四)加大督导力度
第十二章 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四十五)组织实施十大重点建设项目
(四十六)加快“教育[JiaoYu]现代化试验城市”建设
第十三章 加强对教育[JiaoYu]事业的组织领导
(四十七)加强和改善对教育[JiaoYu]工作的领导
(四十八)加强和改进教育[JiaoYu]系统党的建设
(四十九)全力维护教育[JiaoYu]系统安全稳定
(五十)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JiaoYu]工作
实 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JiaoYu]改革和发展[FaZhan]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首都教育[JiaoYu]事业科学发展[FaZhan],进一步提高首都教育[JiaoYu]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人文北京[BeiJing]、科技北京[BeiJing]、绿色北京[BeiJing]”战略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制定本纲要。
序 言
百年大计,教育[JiaoYu]为本;千秋大业,教育[JiaoYu]为先。
教育[JiaoYu]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FaZhan]的根本途径,是推动创新、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北京[BeiJing]作为国家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优先发展[FaZhan]教育[JiaoYu],提高首都教育[JiaoYu]现代化水平,对推进“人文北京[BeiJing]、科技北京[BeiJing]、绿色北京[BeiJing]”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决定性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BeiJing]教育[JiaoYu]事业在上千年历史积淀的基础上,迈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JiaoYu]发展[FaZhan]的新阶段,实现了教育[JiaoYu]大众化、普及化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JiaoYu]方针,坚持教育[JiaoYu]优先发展[FaZhan]、科学发展[FaZhan],加快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JiaoYu]现代化道路的步伐,全面实施首都教育[JiaoYu]发展[FaZhan]战略,推动教育[JiaoYu]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JiaoYu]的权利得到保障。教育[JiaoYu]投入持续增加,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JiaoYu]体系更加完善,教育[JiaoYu]普及程度大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育[JiaoYu]公平惠及人民,初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JiaoYu]服务均等化;教育[JiaoYu]功能不断拓展,学习型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教育[JiaoYu]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教育[JiaoYu]活力不断增强。教育[JiaoYu]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FaZhan]、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市民素质作出了重大贡献,教育[JiaoYu]资源已成为北京[BeiJing]最珍贵的资源,人才优势已成为北京[BeiJing]最突出的优势。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FaZhan]的关键阶段,北京[BeiJing]也处于推动首都科学发展[FaZhan]的关键时期。在新阶段实现新跨越,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JiaoYu]。首都教育[JiaoYu]事业在现代化全局中肩负的历史使命愈发重要,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面临的国内外教育[JiaoYu]竞争将更加激烈。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首都教育[JiaoYu]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FaZhan]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JiaoYu]的要求。教育[JiaoYu]发展[FaZhan]的任务十分繁重,深化教育[JiaoYu]改革的要求更加迫切。教育[JiaoYu]发展[FaZhan]还不平衡,优质教育[JiaoYu]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强烈的“上好学”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素质教育[JiaoYu]推进还没有得到根本突破,人才培养质量总体水平还不够高;教育[JiaoYu]体制机制改革亟待深化,教育[JiaoYu]发展[FaZhan]的动力和活力不足;教育[JiaoYu]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FaZhan]的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解决教育[JiaoYu]改革和发展[FaZhan]中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面临诸多困难,推进教育[JiaoYu]公平的任务仍然艰巨。
大力提高教育[JiaoYu]现代化水平,是时代发展[FaZhan]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适应国家及首都发展[FaZhan]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优先发展[FaZhan]为保障,以统筹协调为重点,以优质育人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JiaoYu],有力地促进首都教育[JiaoYu]事业科学发展[FaZhan],努力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JiaoYu]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JiaoYu]的需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建设“人文北京[BeiJing]、科技北京[BeiJing]、绿色北京[BeiJing]”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