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纪念与回忆 >
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者——怀念吕正操同志--国家年鉴(2)
二
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同志[TongZhi]任铁道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为发展新中国铁路[TieLu]事业,吕正操同志[TongZhi]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开拓性的卓越贡献。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吕正操同志[TongZhi]兼任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负责铁路[TieLu]运输和抢修工作,建起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为支援我军作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吕正操同志[TongZhi]兼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他积极协助时任铁道部部长的滕代远同志[TongZhi]工作,参与研究制定了全国“一五”计划铁路[TieLu]建设规划,并参与领导建成了拥有多项世界领先技术的武汉长江大桥,完成了成渝、天兰、湘贵、兰新、宝成、丰沙、鹰厦等一系列干线、支线铁路[TieLu]工程建设任务。
1958年10月至1967年6月,吕正操同志[TongZhi]先后担任铁道部代部长、部长、党组书记,并兼任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西南铁路[TieLu]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58年11月,吕正操同志[TongZhi]在首次主持召开的全国铁路[TieLu]领导干部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运煤为纲,大力支援农业,保证重点,全面安排”的运输工作方针和“土洋结合,大中小结合,固本简末,强干弱支”的基建方针。他立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努力改善全国铁路[TieLu]布局,提出了“勘测设计先行”的建设理念,组织指挥了许多重要路段的铁路[TieLu]选线、勘测设计、桥梁建筑、隧道建设等工作。
吕正操同志[TongZhi]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在铁路[TieLu]运输和铁路[TieLu]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强调知识分子是铁路[TieLu]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培养铁路[TieLu]专业人才。他十分重视铁路[TieLu]装备的现代化,向中央建议成立大功率牵引动力内燃化、电气化领导小组。他十分重视边疆铁路[TieLu]的建设,西北地区的一些铁路[TieLu],以及东北地区的森林铁路[TieLu],都是他在亲自调研的基础上,向中央建议而修建的。他认为铁路[TieLu]建设,除满足客货运输之外,更重要的功能,还在于国土开发。没有边疆铁路[TieLu]的修建,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和繁荣边疆就是一句空话。
从1959年到1960年,铁路[TieLu]在“大跃进”中的问题陆续暴露出来。党中央决定由邓小平同志[TongZhi]直接抓铁路[TieLu]整顿工作。吕正操同志[TongZhi]和铁道部党组坚决按照中央精神,在邓小平同志[TongZhi]的直接领导下,雷厉风行,迅速推进,立即召开了全国铁路[TieLu]领导干部会议,作出了整章建制,整顿运行秩序等多项整顿工作决定。邓小平同志[TongZhi]亲自到会讲话,批准了吕正操同志[TongZhi]提出的九条意见。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整顿初见成效。客车出发正点率达到98%,运行正点率达到90.1%;货车出发正点率达到88.7%,运行正点率达到84.2%,提前实现了“双九双八”的目标,受到了邓小平同志[TongZhi]的高度赞扬。
吕正操同志[TongZhi]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他认为铁路[TieLu]是庞大复杂而又具有高度集中性、纪律性的企业,党的工作必须适应这些特点。他和滕代远同志[TongZhi]向中央建议,铁路[TieLu]从上到下建立政治部,确立铁路[TieLu]政治部是铁路[TieLu]运输企业党的机关,为加强铁路[TieLu]政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吕正操同志[TongZhi]十分善于抓典型,运用典型推动工作。吕正操同志[TongZhi]与部党组的同志[TongZhi]一道,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先后选树了艰苦奋斗的孙家养路工区、文明服务的新民车站、多拉快跑的“毛泽东号”机车包车组和联劳协作的大协车站等一大批全国铁路[TieLu]的先进典型,在全路广泛宣传,很快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三线建设与西南铁路[TieLu]建设的战略决策。吕正操同志[TongZhi]多次深入西南各省及成昆铁路[TieLu]工地实地考察。1964年8月11日,吕正操同志[TongZhi]致信周恩来总理,提出成昆铁路[TieLu]是建设以攀枝花为中心的西南战略后方的主要干线,必须加快修建。他认为,西南地区与全国各地连接的铁路[TieLu]线,只有宝成、黔桂两线,通过能力很低。因此,在修建成昆铁路[TieLu]的后期,必须修建湘黔线,以加强西南与外区的联系。
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西南铁路[TieLu]大会战迅速展开。成立了西南铁路[TieLu]建设总指挥部,统管成昆、川黔、贵昆3条铁路[TieLu]新建工程,下设工地指挥部,统一领导参加施工的铁道兵部队、铁路[TieLu]职工和修路民工。吕正操同志[TongZhi]兼任西南铁路[TieLu]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工地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不久又兼任了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铁道兵党委第一书记。
大西南修铁路[TieLu]难度非常大。为了保证铁路[TieLu]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吕正操同志[TongZhi]深入实地考察,广泛开展调研,虚心听取意见建议,提出了“抓思想、抓设计、抓部署”的工作思路。
1965年11月,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TongZhi]视察了西南铁路[TieLu]工地。邓小平一行在关村坝隧道内观看了隧道开挖,沿川黔线考察了凉风垭隧道和乌江大桥等工程,还特地来到贵昆铁路[TieLu]铺轨最前方的关寨地区,视察了关寨三线隧道和关寨大桥的桥梁架设。邓小平同志[TongZhi]还兴致勃勃地为关寨站题写了站名。
在军地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西南铁路[TieLu]建设大会战取得了巨大成就。1965年10月,川黔铁路[TieLu]交付运营。紧接,贵昆铁路[TieLu]、成昆铁路[TieLu]相继通车。西南三线铁路[TieLu]的建成,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1983年9月,吕正操同志[TongZhi]重回大西南,目睹了铁路[TieLu]带来的巨大变化,激情满怀地赋诗一首《川滇之行》:“蜀水滇江共铿锵,轻云嫩雨浥群芳。最喜夕阳无限好,人生难得老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