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单位成就 >

海尔照片里的故事 记录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国年鉴

  

       海尔创立于1984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海尔经过25年的创业,从亏空147万元发展到了年销售额一千多亿元;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成长为了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

  海尔的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电业从小到大、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

  下面的这几组海尔照片,记录的是历史,彰显的是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卓越成就。

  两张签约照片:海尔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上世纪80年代,打开国门“引进来”

  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数十家企业都从国外引进了电冰箱生产技术和设备,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其中之一。现任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的张瑞敏那一年去了德国,与利勃海尔公司签约引进技术。

  在德国的一天晚上,恰好是当地的一个节日,天空中燃放着绚丽的焰火。陪同张瑞敏的德国人指着焰火说:“这是从中国进口的烟花。中国的工业落后,但你们祖先的四大发明非常棒!”尽管说者无意,但当时张瑞敏的心被深深刺痛:“难道我们只能躺在祖先的四大发明上吗?中国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名牌!”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回国后,张瑞敏向全厂干部员工表明了决心,他提出了“起步晚、起点高”的原则,与利勃海尔签约时就引进了当时亚洲第一条四星级电冰箱生产线,开启了海尔创名牌的道路。

  上世纪90年代,海外创牌“走出去”

  经过名牌战略和多元化战略的发展,很快,海尔在国内成为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这时,张瑞敏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国门之内无名牌,要走出国门创名牌!”

  1997年2月,在世界著名的家电博览会——德国科隆博览会上,爆出了重大新闻:海尔向来自欧洲的十二位经销商颁发了“海尔产品专营证书”,“洋人”开始为海尔创国际名牌服务了!这在中国家电企业中是第一家!

  当年海尔引进设备签约合影时,中国人站在后排;而这一次,是中国人坐在前排。有人看了这张照片说:“中国人坐着才意味着真正站起来了!”

  随后,在改革开放的机遇下,海尔实施了国际化和全球化战略。目前,海尔已经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逐步成长为一个全球化的品牌。


  海尔的两次签约,生动地记载着改革开放中中国企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历程。

图为:1984年,在青岛迎宾馆内,海尔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和管理体系的签约仪式现场。与别的冰箱企业不同的是,海尔当时就把目标直接定为要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家生产四星级高档冰箱的企业。(后排右四为张瑞敏)


图为:1997年2月18日,在德国科隆博览会上,海尔向来自欧洲的十二位经销商颁发了“海尔产品专营证书”。(前排右三为张瑞敏)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