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中国记忆 > 国家记忆 >
朱德读《三国志》:诸葛亮好妒忌不能容人 没器量--国家年鉴
本文摘自《文史杂志》2006年第1期 作者:谭晓钟 原题为:朱德[ZhuDe]与《三国志[SanGuoZhi]》
朱德[ZhuDe]自幼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饱读诗书,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底。他青少年时师从家乡名士席聘三,学习四书五经、涛词歌赋、春秋左传、二十四史。后来,朱德[ZhuDe]投身军旅,成为滇军的高级将领。1918年护法战争[ZhanZheng]后,他率部驻防四川泸州时,博览群书,尤其爱看历史书籍。他对三国史怀有浓厚的兴趣,精读了《三国志[SanGuoZhi]》,并在书中作了许多批语。从这些批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朱德[ZhuDe]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正是他之所以成为伟人的思想基础。
朱德[ZhuDe]很欣赏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信念。《魏书·陈恩王植传》说:“昔汉武帝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他读到这—段时,对霍去病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先公后私的胸怀非常赞赏,赞之曰:“军人格言”[1],表示要学习这种精神,“倾心为国志无违”[2],要为国家民族的富强贡献力量。
朱德[ZhuDe]很注意探讨三国时期战争[ZhanZheng]胜败的原因,对《三国志[SanGuoZhi])中记载的政治军事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他认为[RenWei]决定战争[ZhanZheng]胜败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在于“义”和“名”,也就是是否符合民众心愿,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是否正义,即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尽管有时正义一方的力量弱于非正义—方,但正义—方最终将得到胜利。因此他特别在《三国志[SanGuoZhi]》上批道:“成大事者起兵以义”,“师出无名,焉得不大败!”“人思自利来有不解体者。”[3]只要是正义的事业,最终能够成功;那些非正义的,不管当时如何气势汹汹,最终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在对战争[ZhanZheng]胜败的具体分析中,朱德[ZhuDe]指出许多战争[ZhanZheng]失败是由于内部不团结,作战不协同造成的。他在读到东汉献帝初平年间,各路军阀推举袁绍为盟主,联合讨伐董卓,尚未交战孙坚就与袁术发生内讧,结果[JieGuo]首战即告失败一节时,—针见血地评论[PingLun]说:“联军不战,必将内图,内衅一开,立见消亡。”[4]在读到袁术与袁绍兄弟俩都不能合作,互不相让,发生战争[ZhanZheng],结果[JieGuo]是袁术失败、袁绍削弱时,朱德[ZhuDe]批道:“亲相离何能成事。”[5]咄在分析曹操同袁绍的官渡之战的胜负时,批评袁绍集团内部:“坐失机会,不协力,自亡也。”“不协战,兵多无用,故败。”[6]朱德[ZhuDe]指出,袁绍之所以败于人力物力都远不如他的曹操,原因之一就是军队内部的不协同、不合作,互相牵制。朱德[ZhuDe]还指出,当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魏的力量最强大,孙吴和蜀汉理应通力合作,共同对付曹魏,并且吴蜀存在合作的基础和条件;然而吴蜀却两虎相争,相互削弱。孙吴和蜀汉最后被灭,就是吴蜀纷争、互相削弱的结果[JieGuo]。他评论[PingLun]道:“权、备当时人杰也,两相斗意气也,知其不可斗而斗之,逞一时之小忿也。小不忍则乱大谋,曹之灭蜀吴,是吴蜀之自亡也。”[7]朱德[ZhuDe]不是历史学家,但他的见解非常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