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中国记忆 > 国家记忆 >
周海婴的镜匣人间--国家史册
点击欣赏书中照片
本文摘自《历史的“暗室”:周海婴早期摄影集》,张永林,周令飞 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这本堂皇名曰“摄影集”的册子里,记录着我的人生。上世纪40年代,母亲曾为我的初学摄影簿亲笔题写“雪痕鸿爪”、“大地蹄痕”,我和摄影有缘或许并非偶然。
我出生100天便被父亲抱去上海知名照相馆拍了照片,自儿时开始潜意识里对照相不陌生,甚至有莫名的新奇和亲切感。在镜头前我收敛调皮变成乖乖儿,这是镜头随人选择的奇妙,抑或是我10岁便拿起相机开始记录人生的机缘。
回溯到1936年秋末,父亲过世后,悲痛的母亲健康状况很不好,于是一位蔡姓阿姨建议母亲去杭州异地休养,她认为这样至少有助于减轻失去亲人的哀伤。母亲自然不能丢下方才8岁的我,让我随去做“跟屁虫”。蔡阿姨有一只黑色小型相机,不时地拍些风景。很快,她看出我对相机的好奇,经不起我左缠右磨,允许我按了几次快门。这一年算是我摄影的开端,第一次拍照片,留下几帧如“渔夫撒网”之类的处女照。由于蔡阿姨是做党的地下工作,当时既没有留下底片,更没有留下她和我们一起的合照。凭记忆,那只照相机是德国蔡司厂的康太时contax,大概是carlzeiss tesser 50mm.f/3.5镜头。
自此以后, 我总有拿着相机拍照的渴望,这样走了大半辈子,拍过的底片竟有数万张。我忽然想到一件事,当年北京鲁迅博物馆曾有计划,在母亲身体稍好的时候请她辨认一些经年久存的时代老照片,搞清楚其中的人物和情节。母亲最终去世,这也成为永久的遗憾。在我迈向80岁的时候,我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整理过去所有的底片,相信它们还有历史和人文价值,整理的结果便产生了这本印刷品集子。再静下心来,不顾溽暑难耐,把一些自认为重要的环节整理成文,也算是一个“准专业”老摄影爱好者的完美心愿。
三四十年代,照相机、底片价格的昂贵是今日无法想象的。1943年,有一天,母亲比较富裕的朋友借给我一只小方木匣镜箱,由此我正式开始学习摄影了。记得那只镜箱用620底片拍摄,简单的两片“新月”镜头,提拉式两挡铁片光圈,快门一挡,孔径相当于f16和f22,约是1/30秒,只能在明亮日光下拍照。它还有一“常开”挡,使用时以秒为计,需要凭经验手控。底片感光度常规是25度(也称“定”),50、100度价格贵,属于中速及快片。弱光下假如能有100度快片用,是难能可贵的幸福。
1944年,我把积攒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合在一起,走进曾在橱窗前流连“观察”了多少次的二手相机店。那些德国高档机种是初学者不可企及的,有几只日本产仿制品,羞涩的口袋尚能承当。记得它是一只最便宜的翻盖皮腔式相机,日本f4.5镜头,康搬快门1- 1/200秒,使用127底片,拍16张。我用过几个月之后,为了缴无线电夜校的学费,只好把它卖掉,说来这番话已经是64年前悠悠往事了。到1949年之后,还用过二、三手的徕卡leica相机之类,型号Ⅱ、Ⅲa、Ⅲb、Ⅲc我都尝试用过,都是卖掉一架再换另一种试用,手里总是保持着一架回转。镜头从elema f3.5,summar f2,elema 90 f4.5,但结影锐度不如蔡司镜头。直到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期间,我才有机会接触单位从国外订货购来的如林好夫linhof等高档专业相机。我持有过的机子,有苏联的卓而基zorki、基辅kiev,德国蔡司厂的康太莎contessa(50年代产品,产量很少),日本的尼康nikon、佳能canon、美能达minolta,最近常用的是佳能数码机canon eos kiss digital单反,有1000万像素。其优点是可以配合手头的旧eos镜头使用,不忍可用者被冷落。虽然有专家指出,如果使用非专门设计用在数码机的镜头,它有种种结影色彩和细节的缺陷,可我仅是一个“准专业”的摄影爱好者,这种组合已能满足我的需求。
1948年底,我在离开香港前往东北解放区前,用800港币买下一架禄来rolleiflex双镜相机,因为经济拮据,不够购买配置tesser镜头的,用约低1/5总价买下一档镜头的sornar f.3.5机子。1980年,我拍《鲁迅画传》的部分照片,还使用这架120胶片的禄来,结影虽然尚属松软,终可告慰历史。当时我用的是香港的柯达胶卷,黑白片分两种:红盒“万利”感光度50度,另一种绿盒全色感光片,100度,价稍贵。两者约有1/5差价,使用时常常掂量自己口袋的经济力量,能省就省。这只相机连带遮光罩、黄滤色片花掉900港币。记得50年代初,新华社大致有一个规定,记者拍摄新闻,每用三张底片应该有一张达标,可供报纸刊登。看来,我在东北期间拍摄照片,所用的是24卷在香港买的底片,算是很奢侈的啦。在东北旅舍内,我是在夜里利用洗漱间冲洗底片的。使用香港买的头、定影成品药,均是柯达公司产品。开始在小平盆里用手提拉式冲片,没有用“微粒”影,黑白底片约4分钟,定影10分钟。之后,我用接待组织发给每人每月的“零用”钱,在照相器材商店购买了一只二手日本产的显影罐,开始使用柯达Macrodal微粒显影剂冲洗底片,影像虽然细腻了,却是牺牲了反差。自然,冲片还需注意温度和时间、药剂使用次数、补充时间或添加药剂,这已不是本文的范围了。香港底片用完,在上海旧货市场上可以淘到不少美军剩余的35毫米胶片,有柯达kodak、安斯柯ansco之类,100尺及300尺一盘,可自己卷入底片匣用。这类底片一般虽仅过期一两年,然而由于大部分在军队库房保管不良,十盘中只有两三盘能用。这“能”用也是发灰,需要加大曝光量,减少冲片显影时间。我在50年代初期曾废物利用这批“剩余物资”,勉强印放出一些效果不理想的照片。还有一批美军“剩余物资”,是铁罐卷装的放大纸,背底防水且不粘胶水,据说是空军航拍材料之一种,显影、定影后,可快速水洗晾干。那也是基本过期的,洗出的照片灰暗,我贪图它便宜,用过不少卷。
那个时候拍照补光是用灯泡内填镁箔、镁丝的一次性闪光泡,价格昂贵且不易购到,许多商业摄影师便使用更老式、廉价的点燃镁粉闪光。镁粉里混入少量助燃的氯酸钾化学细粉,倾注在两片金属的反射板中间,根据场地大小,决定用剂之量,一般是控制在安全范围,半克左右。因为用打火石点燃,它发火时间不容易掌握,配合相机上慢门半秒以下拍摄,现场动态效果及表情必然生硬或丢失。于是我用小电珠(2.5伏那种,磨去1/3玻璃壳),让细灯丝接触闪光粉,通过相机内自制“同步”触点,通电闪燃,大致可同步到1/10秒速度。这一来效果比较优异,有些婚礼人物表情和体育拳击场面,可以抓到动态,抢拍下来。
暗房工作是从印片开始,它以底片的原大照片为成品,如需要将照片放大,放大机并非那个年代每个爱好者所能具备(当然,也不是大多数摄影者的经济所能承受的)。我的第一台放大机是日本旧货,镜头很差。放大照片,放大纸的反差档次从软到硬,0至5号,纸质又分光泽面、微粒面、绒面等,按不同需要选用。冲洗药液亦有多种不同变化。
在50年代,彩色片冲洗,并不普通,我自己在暗房配彩色显影药剂和代用药品,还试过反转片,亦称“幻灯片”。因为彩色正片比较贵,我曾尝试用彩色负片制作反转正片。那个时代的彩色冲洗放大,温度要正负1度(±1°),尤以用冰块控制最难,其次是彩色放大,外电的电压漂浮极易使色调变异,这些试验过程使我颇费心力。后来有了电子稳压电源,这才减少了许多废品。如上所说的种种“痛苦”和愉悦,恐怕现代科技条件下的年轻人是无法体会的。
说来多年的暗房工作,早年向新华社专家魏南昌请教,也和老学友于兆雄、卢学志多位专业人士切磋。我也收过工作上的几个“学生”,包括我的三个儿子。而我最大的教训是过于信任购买的摄影药物,它们经常是质量伪劣,简直是“坑”死人!尤其是显影剂用的“对苯二酚”,成分经常很差。尽管我调剂时天平精度到十分之一克,尽管我还使用蒸馏水仔细调配,并坚持按标准的温度、时间精细地操作,却常常冲出极薄的底片!不能印放出优良的照片事小,丢失了珍贵的资料便无可弥补是一件极大的遗憾。
我的第一卷彩色照片是在香港买的安斯柯ansco120彩色反转胶片,全卷大部分是1949年春天我在北京拍的颐和园、北海风景,晴空碧朗,云朵悠悠。送到上海南京路专门冲洗该品牌胶片的店家冲洗,待我取回的时候,店主希望把其中风景照片留下在橱窗展出,称愿意用2卷胶卷交换,我心想,10卷也不换。50年代之后,我开始喜爱彩色,抗美援朝期间,欧美货断档,恰逢母亲访苏以及亲友隔三差五地馈赠苏联胶卷,或者用电影厂裁剩下的彩色胶片头,使我始终有彩卷可用。就这样用了各种彩色胶卷,也曾喜好自己动手冲彩色胶卷,也试过不同配方。今天回想起来,那时的“老彩色”胶卷存在稳定性差、色温不平衡、曝光度不易掌握等问题。加之使用和冲洗彩色胶片的变化因素太多,刚刚掌握规律,材料又变了,更没有色温的测量仪器,使我感到业余试验彩色照片,条件很不成熟,劳心劳力又劳神。我珍藏着几本厚厚的黑卡纸老式相簿,错落有致地贴满大大小小的照片,那时我母亲细心地粘贴,有些用了三角形相角。页面上有很多母亲的亲笔题字和日期,每当我翻开这些相册,就像展开一个个故事。1948年,香港掀起了“新政协”的热潮。议论新政协,拥护新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政治生活的主题。李济深、沈钧儒等各个民主党派领导接到毛泽东主席电报,奔走相告,鼓舞甚大。估计解放军一过长江,全国很快就会解放,新政协即将召开。在香港地下党布置下,大家分途北上。母亲带我和多位爱国民主人士搭乘“华中轮”海船,从香港离岸,我在轮船甲板上拍下民主人士如郭沫若、侯外庐、沈志远、宦乡和党的领导连贯同志的照片,今日看起来竟是如此的珍贵。又比如,在沈阳市的铁路宾馆大会议室内,民主党派的讨论学习会场,冬季下午室内光线不足,勉强用慢速拍了两帧,虽然清晰度差,又非广角镜头,但能够留下这历史的瞬间,于国于民我心足矣!那阵子在沈阳等候政协召开,民主人士的文化娱乐活动一种是撞击桌球,以体力消耗较小的“开仑”为主;在沈阳没见有人玩麻将牌,只要间隔地晚间打打桥牌,凑足四人就玩起来,用自然叫牌法,没有固定的搭档。记得参加的有章乃器、朱学范、沙千里、赖亚力,洪深则偶见参与。值得一提的是国民党资深将军李济深,也喜欢和大家玩在一起。他的秘书林一元经常在旁观席给最年轻的我使颜色,别让李将军宕太多牌难堪。在大家的兴头上,我当时又值年少气盛,岂肯“放一马”!局后林秘书也无可奈何……回念此情,略感歉意。姑且当成一件趣事吧。在我的数万张底片中,有一些我最为得意、最有纪念价值的照片。首先是1948年从香港跟随民主人士前往东北解放区时拍下的。当时民主人士的活动,对外严格保密,没有摄影记者跟随,不似现在无论什么场合,记者蜂拥而至,快门咔咔、闪光连连。而我的母亲处处“警告”我要自量“身份”,谨慎不能犯“错”,不能随意走动,不能自行离队伍拍摄照片……,因此,东北之行虽极为重要,但照片数量很有限,我的这几帧照片也就成立历史见证的“孤本”了。这里有一件事还需提起,1948年冬我在沈阳期间遇到新华社老记者郑景康同志等几位摄影前辈,他们在简陋的条件下,用海碗装显影、定影液,手工拉冲120底片。他们当时用的是普通“d-72”型显影剂配方,底片一串串晾干在房间内,蔚为奇观。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党的新闻战线同志们的工作状况。那时郑景康同志亲手帮我冲出我自香港到沈阳期间拍得几卷120底片,留下最珍贵的影像,谨此向他们表示再一次感谢!
其次是“二·六”轰炸的照片。1949年初夏,我从华北大学短期学习结束,廖承志建议我们几个“孩子”,各自补习所缺的高中文化课程后,第二年去苏联求学。这样,我返回上海旧址霞飞坊寻师回炉。不久,抗美援朝开始,我在三楼阳台听到飞机投弹轰炸声,看到窜天的浓烟,这便是 “二 六”轰炸上海卢湾区。冲天黑烟被我拍了下来。隔天我又和表兄马永庆赶去现场拍摄残存废墟,进入现场时,我们被警卫所阻,亏得那时候我们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印了名片,叫做“海马摄影社”,凭这枚小片子,才得到许可进入警卫圈内。进去后我拍到了一批炸毁的废墟,还有伤亡家属悲痛欲绝的镜头。今年春天,我又专程去了五十八年前的故地,只寻见路边一块纪念碑石,不知道什么时候为什么缘故被敲成两截,又用水泥粘合一起,这种偶然的“不幸”和伤愈,令人呵嘘叹息!
再有几帧灯光人像似可以特别一叙。那是1949年冬,由杨子颐先生介绍我参加了摄影前辈吴寅伯的“上海摄影学会”,他们都是老一辈摄影家。之后吴先生到北京的人民画报社和中苏友协工作,我间或去问候请教。上海期间,吴老主持学会活动,常请某一方面学者讲授各类摄拍技艺科目,我记得有一次邀请了京剧名演员言慧珠来会场充当被摄模特。那天专家教的是灯光“单灯”人像摄影,只用一只200瓦上下普通聚光灯,另一侧面施加一块白色反光板,调度两者远近距离角度方向,获取不同效果。对演员言慧珠的身形神态并不去刻意“摆布”,由她自由发挥转动变化角度,有十几位摄影家前后左右抓拍,我也挤在边夹缝里按快门。过了两周言慧珠再度到上海摄影学会,大家依次让她看自己的作品,我是最后一个把“习作”交给她,想不到她看了照片后凝视了我这个最年少的“学徒”,竟开口问“你可不可以把照片送给我?”我受宠若惊当即应允,三张10寸精心制作的照片被她收藏了。近七十年来,我的摄影兴趣不减,从未间断却并不连贯,这与时局、运动、心情和工作、生活有直接关系。我拍摄的题材以人为主,也有随机的景物,那是我的审美观和兴趣的体现。我喜欢遇到机会抓拍性地留影,对布设、摆布没有好感,有一阵我使用徕卡leica机子,它虽然有跌影式对焦测距,但跟随动态却很迟滞,为了抓好瞬间距离的变化,我还自我训练用手指推拉测距杆,眼睛瞄视动作对象,在超焦范围里按快门,达到跟踪的效果。
我经历过旧社会,对“社情民意”特别敏感,因此拍下不少新中国成立前的难民和乞讨者,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所见所闻。我不为了“猎奇”,只希望让它们证明时事。1950年我在辅仁大学读社会系,每学期就利用照片辅佐对社会、工厂的调查访问报告,曾受到系主任李景汉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我确实曾想过当个专职的摄影工作者,可使最终还是钟情于科技。
在摄影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如今却无意间为大家与小家留下了凝固的瞬间。再看今日,数码时代来临,相机发生彻底革命,电子代替胶片,相机的普及率造就一代摄影族群,网络上以亿万计的照片让人应接不暇,我依然努力地跟随时代的脚步,开始用新型摄影器材,摆弄着未知同时却也在不停地回味。“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本印刷品无疑是我在潮流中行驶的逆舟,毕竟这是我的拥有,姑且称之“镜匣人间”。今年我刚好80岁,这本集子留给我所爱的人。感谢所有帮助我的好朋友们。
2008年8月1日于北京 木樨地寓
>>>浏览书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