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古代文明 >
宋代政府的幼儿救助:收养弃婴 代穷人赎回子女--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首先,官为赎还鬻子。宋代当凶年发生后,饥民流移,人口贩卖极为普遍。作为父母不忍心看到子女被活活饿死,往往将其卖到富裕之家,以求一时活命。饥荒年景人口身价低廉,往往“斗米博一妇女,半斗易一小儿。”灾荒过后,有的家庭想赎回子女,但苦乏其力。鉴于此,政府[ZhengFu]代为赎回。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诏曰:“陕西缘边诸州饥民鬻男女入近界部落者,官赎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宋真宗亦诏曰:“前岁陕西民饥,有鬻子者,官为购赎还其家。”庆历八年(1048年),河北瀛、莫、恩、冀等州岁饥,民多鬻子,仁宗“赐瀛、莫、恩、冀缗钱二万,赎还饥民鬻子。”
其次,制定养子法令,鼓励民间收养[ShouYang]义子。灾荒年间,人民生活艰辛,四处逃散,有的把子女卖给富裕之家,有的则把幼儿遗弃于道路。对这些被遗弃的幼儿,政府[ZhengFu]鼓励民间收养[ShouYang],并制定养子法令。为鼓励民间收养[ShouYang]弃婴[QiYing],朝廷一再强调收养[ShouYang]之后,“将来不许认识”。对收养[ShouYang]弃儿成绩突出者,政府[ZhengFu]给以奖励。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规定:“如上户士大夫家能收养[ShouYang]五十口,具名以闻,乞行旌赏。州县官措置支给钱米收养[ShouYang]百口至二三百口者,具名以闻。”嘉定四年(1211年)七月,“诏抚州寄居迪功郎新袁州万载县主簿段子雍,以岁旱收养[ShouYang]遗弃童幼二百二口,后至食新,并责还父母亲属,可特循从政郎。”
此外,宋朝政府[ZhengFu]还措置收养[ShouYang]弃婴[QiYing]。饥荒年景及隆冬时节,弃婴[QiYing]较多,仅靠民间力量,弃婴[QiYing]很难较好得到收养[ShouYang]。因此,宋朝政府[ZhengFu]也积极参与救助。乾道年间,湖南、江东大旱,孝宗诏曰:“本路旱伤,民多艰食,有弃掷童幼于道路者,深为恻然,可令逐州守臣措置,于稳便处收养[ShouYang],无使冻馁。候至来岁食新以归父母,自十月始。”
朝廷对地方政府[ZhengFu]的收养[ShouYang],经济上给以支持。因此地方在收养[ShouYang]弃婴[QiYing]时也采取了积极实用的方法。一些地方官,也想方设法积极收养[ShouYang]弃婴[QiYing]。如苏轼守密州时,“遇饥年,民多弃子,因盘量劝诱米,得出剩数百石,别储之,专以收养[ShouYang]弃儿,月给六斗,比期年,养者与儿,皆有父母之爱,遂不失所,所活亦数千人。”再如江东安抚使洪遵曾上奏朝廷,陈述其收养[ShouYang]弃婴[QiYing]的措施:第一,收养[ShouYang]童幼,各县有知县和巡尉负责;第二,弃婴[QiYing]中可以自立者,交由寺观收养[ShouYang],政府[ZhengFu]提供钱米,寺观主持每半月都要向官府汇报收养[ShouYang]弃婴[QiYing]的人数及身体健康情况,如有疾患,官府给药,若有死亡,官给棺木埋瘗;第三,对那些尚在哺乳的幼儿,官府交给有乳之家收养[ShouYang],官给钱米,并定期查看幼儿身体状况,有病者,官府给药,死亡者,官给材木安葬。对偏远乡村遗弃小儿,则责成保正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