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古代文明 >

古代大牌写手稿酬有多高:皇甫湜3000字进账360万--中国年鉴网

  

  皇甫[HuangFu]湜《皇甫[HuangFu]持正文集》

 

皇甫[HuangFu]湜

  《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了”,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此后,稿酬就有了“润笔”的称谓。

  西汉武帝时,皇后陈阿娇被贬长门宫(冷宫),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心腹内监携黄金千斤,向司马相如求赋一篇。司马相如得悉原委,落笔千言,作《长门赋》,诉说一深宫永巷女子的愁闷悲思。汉武帝深受感动,陈皇后重得宠幸。

  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到唐代,润笔已成了文人[WenRen]约定俗成的写作收入。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文章[WenZhang]写得快而且华丽,请他代笔的人众多,因此,家里“金帛盈积”。

  曾任北海太守的唐代书法家李邕,文章[WenZhang]也一流。朝廷中的达官贵人和各地寺庙,纷纷拿着金钱请他写文章[WenZhang]。李邕一生,这类文章[WenZhang]写过八百篇,“受纳馈遗,亦至巨万”。但他好尚义气,爱惜英才,常用这些家资来拯救孤苦。《新唐书》说,自古以来,因写文章[WenZhang]获钱财之多,没人可以比得上李邕。

  唐代宪宗年间,李愬雪夜出兵奇袭蔡州,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淮西战役。淮西报捷后,韩愈[HanYu]为之撰写[ZhuanXie]《平淮西碑》碑文[BeiWen],却把功劳记在了另一位大将韩弘身上。韩弘喜出望外,拿出五百匹绢赠韩愈[HanYu]。李愬部将石孝忠极为愤怒,冒死推倒了韩文碑。尽管韩愈[HanYu]所写碑文[BeiWen]表彰的对象有争议,但此文确实写得精彩备至,可谓“下笔烟飞云动,落纸鸾回凤惊”。

  按《中国物价史》所记唐朝开元盛世时物价,绢一匹值200文,米一斗值13文。五百匹绢,大致相当于7690斗米。又按《中国度量衡考》所记,当时一斗米约有13斤。现在买13斤普通大米,大概需要26元,买7690斗则需要199940元。也就是说,韩愈[HanYu]此篇碑文[BeiWen]就拿了近20万元稿费。此碑文[BeiWen]只有1505个字,换言之,每个字至少132元。

  《容斋续笔》还记载[JiZai]了跟韩愈[HanYu]同时代另一位著名写手皇甫[HuangFu]湜,他给裴度写过一篇《福先寺碑》碑文[BeiWen],裴度赠给他的车马缯采已经很多,但是皇甫[HuangFu]湜仍不满意地说:“碑文[BeiWen]三千字,每个字须三匹缣,你给得也太少了!”裴度于是笑着送给他九千匹绢。九千匹绢,相当于360万元,1200元一个字的稿费,要在今天,一定会让媒体挥汗炒作。

  唐朝后期著名诗人元稹死了,白居易给元稹写了篇墓志铭[MuZhiMing]。元稹的儿子为给白居易的这篇墓志铭[MuZhiMing]发像样点的润笔,不惜拿出银马鞍、玉腰带、马车、绫罗绸缎,以及丫环等,折合铜钱六七十万。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记》中,翔实记载[JiZai]了他反复谢绝作墓志铭[MuZhiMing]的报酬,不成后遂将其捐献用于修葺香山寺之事。

  《宋朝事实类苑》记载[JiZai],宋太宗为了奖励宫廷文人[WenRen],设专款“润笔钱”,并“降诏刻石于舍人院”。宋代官俸较薄,皇家有此之设,也算是对文人[WenRen]的人文关怀了。《陔馀丛考》还记载[JiZai],宋代王寓在宣和七年(1125年)八月二十一日,一晚上写了四道制文,宋徽宗赏赐给他不少堪称无价之宝的御用之物。

  翰林学士孙抃撰写[ZhuanXie]《进李太后赦文》,宋仁宗读后“感泣弥月。明赐之外,悉以东宫旧玩密赍之”。皇帝要秘书写公文尚有恩赐,则臣下按例有馈赠更不待言。北宋名臣寇准拜相时,杨亿撰写[ZhuanXie]制书,其中称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寇准认为“正得我胸中事”,于是,“例外赠百金”。

  明代的润笔,初期为个别现象,至中后期则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润笔对明朝中期以后的文化作品商品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翻开明代中期以后官员的文集,像严嵩、海瑞、张居正、汪道昆、王世贞等,无论是倾朝权贵,还是清正官绅,文集中都充斥了应酬性文章[WenZhang],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收了费的。即如海瑞,其闲居在家,有薄田四十余亩,却也为人作文,接受馈赠。

  清代的润笔之风更盛。清初,病危的钱谦益,利用黄宗羲的文笔与自己的名气,三篇文章[WenZhang]所得的润笔竟达三千两白银,这三篇文章[WenZhang]分别是墓志铭[MuZhiMing]、诗序、庄子注序。

  清代的郑板桥晚年所写就的妙文《板桥润格》,更是对自己作品的润笔明码标价,他自定润笔费标准、拒收礼物,且作诗说:“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纸三千,任渠话旧任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其六亲不认,只认现银的姿态确实是惊世骇俗的。据考证,郑板桥写下《板桥润格》的乾隆中叶,每两银子约合五百文,每斗米价值六十文。也就是,郑氏每作一大幅,可买米五十斗,即一千斤米左右。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