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古代文明 >
太监规划建都城 临清造砖援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北京城[BeiJingCheng]历经金元明清几代的建设和变迁,中心城区已经相对确定。历代根据自身对都城的需要,围绕皇城[HuangCheng]又不断增加城门[ChengMen]和城墙[ChengQiang],最终形成了老北京[BeiJing]“内九外七皇城[HuangCheng]四”的格局。
箭楼加瓮城 为城门[ChengMen]上双保险
明永乐帝朱棣定都北京[BeiJing]后,耗时十余年修建[XiuJian]了紫禁城和皇城[HuangCheng],又将原南侧城墙[ChengQiang]向外扩展至现正阳门一线,修筑了正阳门及南侧城墙[ChengQiang],扩大了京城面积。
明永乐以后,对城墙[ChengQiang]的修缮加固工程始终未停,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ZhengTong]元年十月(1436年12月7日),命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青、少保工部尚书吴中率军夫数万人,修建[XiuJian]京师九门城楼[ChengLou]”。正统[ZhengTong]三年(1438年)正月辛亥,又拨五军、神机营等官军一万四千人修缮京师朝阳门等城楼[ChengLou]。正统[ZhengTong]四年(1439年)四月,京师门楼城濠等修建[XiuJian]工程完毕。
各城门[ChengMen]外均建有牌楼,其中正阳门牌楼是内城九门最大的,俗称“五牌楼”。内城四角建有角楼,城墙[ChengQiang]外有护城河,元代大都护城河上是木制吊桥,正统[ZhengTong]年间都改为石桥。内城城楼[ChengLou]都是重檐歇山顶,上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
各城楼[ChengLou]的规格不太一致,以正阳门的规格最高,各城楼[ChengLou]有上下两层,守城士兵可登楼远眺。
各城门[ChengMen]外边正前方还有一座城楼[ChengLou]叫箭楼,箭楼主要用于向敌兵施放箭弩、火枪等。箭楼的左右两侧也有城墙[ChengQiang],并与内、外城城墙[ChengQiang]相接,于是在各城门[ChengMen]处形成了一个个向外鼓出的小城,即瓮城。瓮城的平面形状有正方形的,如东直门和西直门;有长方形的,如正阳门和德胜门;还有半圆形的,如东便门和西便门。
财政困难让北京[BeiJing]呈“凸”字形
明嘉靖三十三年,为了抵御北方蒙古族的侵扰,朝廷开始修建[XiuJian]北京[BeiJing]外城,因财政原因只修筑了南部,使北京[BeiJing]内城和外城形成“凸”字形。明北京城[BeiJingCheng]的整体格局由宫城、皇城[HuangCheng]、内城、外城依次围成的四个方城组成,宫城、皇城[HuangCheng]构成全市核心,内城、外城构成北京城[BeiJingCheng]“凸”字形的主体平面轮廓。
明嘉靖以后至清嘉庆的250余年间,北京城[BeiJingCheng]再没有大规模地开展城墙[ChengQiang]扩建工程,只是对原有城墙[ChengQiang]进行维护与修缮。
清代末期,特别是1900年八国联军的枪炮攻破北京[BeiJing]城墙[ChengQiang],使城墙[ChengQiang]、城门[ChengMen]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北京[BeiJing]城墙[ChengQiang]的拆除,最早是因为1900年“庚子事变”铁路进入造成的。1912年12月竣工的北京[BeiJing]环城铁路,因铁轨修建[XiuJian]在城墙[ChengQiang]与护城河之间,遂将北京[BeiJing]内城的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等瓮城全部拆除。
京城所用黑城砖 一月只能烧一窑
据记载,明代北京[BeiJing]内城,“城南长二千二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北二千二百三十二丈四尺五寸,东一千七百八十六丈九尺三寸,西一千五百六十四丈五尺二寸,高三丈五尺五寸”。正统[ZhengTong]年间对北京[BeiJing]内侧城墙[ChengQiang]实施了包砖瓮工程,这使得明北京[BeiJing]城墙[ChengQiang]更为坚固、耐久,提高了城墙[ChengQiang]整体的防护能力。
营建规模如此之大的北京城[BeiJingCheng],耗用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其中尤以砖材使用最多。据有关文献记载,营建北京[BeiJing]所用的城砖,分别由运河流经的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府州县烧造,其中以山东临清为最多。
明代的临清位于运河东岸,大批城砖通过运河自山东漕运至京城。《临清直隶州志》详细记载了明代官窑旧砖的样式:一种长一尺五寸、宽七寸五分、厚三寸六分,即48×24×12cm;另一种长一尺三寸、宽六寸五分、厚三寸三分,即42×21×11cm,以上两种规格的城砖是北京[BeiJing]城墙[ChengQiang]使用最多的。
为保证城砖质量,城砖的制作、烧造操作规范十分严格,技术要求也很高。首先是选土,临清有上好的烧砖土质,将土堆至场地,经日晒雨淋,使其无硬块,过大、小筛各一遍,再经泥地过滤为泥浆。
其次是练泥,用脚在泥中反复踩踏,使其稠而均匀。再次是制坯,在砖模内铺上一层麻布,从练好的泥中取一块约60斤重的泥料,填入模中挤压,砖坯必须棱角分明,六面平整,然后进行风干。
最后才入窑烧制。城砖分为白城砖和黑城砖。用煤烧造,出火呈白色,即白城砖;用柴烧造,出火呈青黑色,即黑城砖。北京[BeiJing]城墙[ChengQiang]用的城砖属黑城砖,一般一个月只能烧一窑砖,每烧一窑砖,需要柴八九万斤。
北京城[BeiJingCheng]门旧称与俗称
城门[ChengMen]
曾用名 俗称 正阳门 丽正门 前门、国门 崇文门 文明门 哈德门、海岱门 宣武门 顺承门 刑门 朝阳门 齐化门 粮门 阜成门 平则门 煤门 东直门 崇仁门 砖瓦门 西直门 和义门 水门 安定门 进兵门 德胜门 出兵门
来源:《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