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古代文明 >
被历史绑架的真相:项羽并未烧毁阿房宫--中国年鉴网(2)
明确地提出阿房宫被大火焚毁过的人,最著名的要算唐代的大诗人杜牧,今天的人们坚持说考古[KaoGu]队有误的结论,也多是以他的《阿房宫赋》为依据。有人认为,杜牧是个文学家,他虚构出火烧[HuoShao]阿房宫的事件,或许是为了达到以古讽今的目的。不过,仅以杜牧是文学家为理由,就证实考古[KaoGu]队的观点,显然也是不够的。所以项羽[XiangYu]是否烧过阿房宫还有待考证。
争论虽然还存在,但到了2004年初,考古[KaoGu]界已基本一致认为“阿房宫没有[MeiYou]烧过”。
既然都说阿房宫没烧,那让人费解的是,项羽[XiangYu]既然烧了咸阳[XianYang]宫,兵马俑等秦代瑰宝,又为什么会独独放过阿房宫呢?考古[KaoGu]队抛出爆炸性的观点——阿房宫根本就没有[MeiYou]建成!因为考古[KaoGu]中发现了三个疑点。
疑点一:2003年底,阿房宫考古[KaoGu]队在阿房宫遗址的北墙上发现了大量的汉代瓦片。汉代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在秦代的建筑上呢?难道阿房宫一直沿用到汉代,这些瓦片是修缮时所为吗?
疑点二:阿房宫前殿遗址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历史[LiShi]上,规模最宏大的宫殿[GongDian]夯土台基基址。仅就前殿五十四万多平方米的台基来看,这样规模的建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另外,从秦始皇晚期至秦二世,再到秦王子婴的全部政治活动,都是在咸阳[XianYang]宫或望夷宫举行的,而从未提到过阿房宫。
疑点三:阿房宫存在与否的铁证只能是当时的文字记述或实物。然而,迄今没发现任何实物例证。如果宫殿[GongDian]建成,无论怎样焚毁,都应像秦咸阳[XianYang]宫遗址那样,有一米多厚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MeiYou]。况且,如果宫殿[GongDian]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怎么可能连一个破碗都没有[MeiYou]遗存呢?
同时,文献资料也透露出阿房宫并没有[MeiYou]建成的信息。《史记[ShiJi]》里说:秦二世即位时,阿房宫“室堂未就”,因始皇崩,阿房宫被迫停工,将七十万劳力全赶去修秦陵。等到这年四月“复作阿房宫”,七月陈胜吴广就起义了。如此短的时间内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至于杜牧那篇声情并茂的《阿房宫赋》,考古[KaoGu]队认为,那可能是他根据生平所见过的宫殿[GongDian]想象出来的。而明代以后出现的阿房宫图,则是以杜牧的想象为基础的。
事实上,历史[LiShi]上早就有人指出过阿房宫前殿没有[MeiYou]建成,关于其规模的描述都是图纸上而非实际上的。南宋程大昌就在《雍录》中写道:“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者,乃其立模,期使及此。”后两句的意思是:那是设计的模型,希望达到这种样子,事实上并没有[MeiYou]付诸实施。可惜的是,这种声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MeiYou]引起人们的重视。至此,我们可以大胆地断定,在历史[LiShi]之中,阿房宫没有[MeiYou]建成,更没有[MeiYou]被烧毁过,它只是秦始皇一个未竟的梦想。虽然它在历史[LiShi]上未曾建成,但那个前所未有的美丽与奢华的设计梦想,让它获得了“天下第一宫”的盛名,同时也让它成为一座骂名昭著的宫殿[GongDian]。阿房宫作为一个历史[LiShi]概念,早已深入人心。
如果阿房宫没有[MeiYou]存在过,那么,后人给项羽[XiangYu]安了一个“火烧[HuoShao]阿房宫”的莫须有的罪名,确实是冤枉了这个在历史[LiShi]上享有盛誉的一代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