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革命后武昌守城士兵:但知效劳皇上 不知其他--中国年鉴
核心提示:九月间,救护[JiuHu]工作[GongZuo]告一段落。某日余与数同学[TongXue]乘渡船往武昌[WuChang],见黎元洪,询商以后工作[GongZuo],黎殊消极怕事,竟谓“革命[GeMing]已成功,无事可派”。同道曾在武昌[WuChang]向守城士兵问询:“革命[GeMing]后,汝等可好?”该兵士对以:“吾人食皇帝俸禄,但知效劳皇上,不知[BuZhi]其他。”可见当时革命[GeMing]思想尚未深入群众。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2011年3月9日第B09版,口述:赵志道,记录:杨小佛,原题:《忆往事》
辛亥秋,余方就读上海[ShangHai]汉口路中西女塾,同学[TongXue]见报载武昌[WuChang]起义消息,兴奋异常。遂有刘苹漪、曾季肃、陈君平及余四人商议前往武汉投奔革命[GeMing]。事先筹划与接洽均守秘密,以避免学校当局干涉及家长劝阻。时刘苹漪之兄刘白已参加党人组织,我等四人与他校学生二人乃请其介绍工作[GongZuo]。当时仅红十字会救护[JiuHu]队可公开往来武汉、上海[ShangHai]间,乃由刘白与该队张竹君女医师洽定,假红十字会名义送吾等去汉。行期定后,相约各人乘周末回家稍作准备,假满佯作回校,及抵校门即换车至红十字会。次日清晨,与救护[JiuHu]队人员同登长江轮船,船舶码头至夜未开,而先君已从张竹君友人及李平书处获悉余等行踪,及由李引来船上。余始恐先君强余回家,躲避不出。经李再三解释,谓系送衣被旅费而来,余始登甲板出见。先君见余既未责难,亦未劝阻,且慰勉有加,谆嘱注意冷暖。余固不知[BuZhi]先君早已倾向革命[GeMing]矣。
上船后,知民党中坚黄兴亦同舟赴汉。诸同学[TongXue]慕名已久,争欲一见其人,其实黄氏平易近人,除断一手指外,殊无异状。
船抵汉口,民军已得手,但秩序尚未全复,行人稀少,码头上欲雇一挑夫亦不可得,余之行李赖刘白挑送上岸,同去六人均被分配于张竹君所主持之伤兵医院,从事救护[JiuHu]工作[GongZuo],因均未受过训练,惟遵张调度,或包扎伤口,或伺递溺器、供汤药,间亦与伤兵闲话家常,励其斗志。此时附近已无战事,惟间断枪声仍有所闻。余食、宿、工作[GongZuo]于斯,历一月余,上海[ShangHai]同学[TongXue]亦未尝因糙米饭、红乳腐而稍减热情。
九月间,救护[JiuHu]工作[GongZuo]告一段落。某日余与数同学[TongXue]乘渡船往武昌[WuChang],见黎元洪,询商以后工作[GongZuo],黎殊消极怕事,竟谓“革命[GeMing]已成功,无事可派”。同道曾在武昌[WuChang]向守城士兵问询:“革命[GeMing]后,汝等可好?”该兵士对以:“吾人食皇帝俸禄,但知效劳皇上,不知[BuZhi]其他。”可见当时革命[GeMing]思想尚未深入群众。
九月中间,乘船返沪。抵家,见先君已除辫,终日与各方人士讨论国事。座上客有章太炎、孙中山、宋教仁、戴天仇、张季直、庄思缄、汤蛰仙等。所议为电请清帝退位及劝袁世凯赞助民国等事。南北和议时,先君常去观渡庐(注)与伍廷芳策划和议条件。闻五色旗寓五族共和意,嘉禾国徽寓以农立国意,皆出先君倡议。余则不知[BuZhi]其详。
先君名凤昌,字竹君,白号惜阴堂主人。
注释:观渡庐是伍廷芳的住宅,在西摩路,现在的陕西北路,距南阳路赵宅不远。
(注:赵志道系杨杏佛夫人、杨小佛母亲。本文由杨小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