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火器差别究竟有多大?--国家史册

  

  核心提示: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是百年国耻的开端。清政府盲目自大、落后守旧,导致丧权辱国。而在火器制造上,我们这个火药[HuoYao]的发明国却被“学生”超过,自身火器发展从康熙之后一百多年间因为太平盛世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1840年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火器差别究竟有多大?--国家史册

  本文摘自《现代兵器》2009年第6期 作者:于泽 林颖清  原题为:十六世纪与十九世纪的对决

  原编者按:对于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近年来相关文章和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观点百家争鸣。而本文提供的,就是审视这场战争的其中一个角度。尽管我们都知道这场战争在武器上是一次十六世纪与十九世纪的对决,但是在具体的细节上,却能够品味出更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1840年7月~1842年8月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此战中,英军[YingJun]的火器火力无疑对清军[QingJun]有着极大的优势,但两者之间差距究竟有多大?笔者尝试做出一些分析。

  火药[HuoYao]对比

  首先,在火药[HuoYao]的配比方面,英国化学家歇夫列里在1825年经过多次实验后,提出了黑色火药[HuoYao]的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2KNO3+3C+S—K2↓+N2↑+3CO2↑。据此,理论上硝、硫、碳配比率以74.84%、11.84%、11.32%为最佳火药[HuoYao]配方。英国按照这一方程式,配制了硝、硫、炭的比率为75%、10%、15%的枪用发射火药[HuoYao],以及组配比率为78%、8%、14%的炮用发射火药[HuoYao]。在火药[HuoYao]生产如提纯、粉碎、拌和、压制、烘干等工艺上,英国已进入近代工厂的机械化生产阶段。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以先进的工业设备,提炼纯度的硝和硫;以蒸汽机带动转鼓式装置,进行药料的粉碎和药料的混合拌和;用水压式机械,将配置的火药[HuoYao]放在碾磨上,压成坚固而均匀的颗粒,使火药[HuoYao]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实性;使用[ShiYong]机械式造粒缸,将火药[HuoYao]块制成大小均匀的火药[HuoYao]粒;对制成的粒状火药[HuoYao],放在烘干室内,用蒸汽加热器烘干,使之保持良好待发的干燥状态;用石墨制成的摩光机,将药粒的表面磨光,除去气孔,降低吸湿性,以延长火药[HuoYao]的贮藏期。这些先进的工艺保证了英军[YingJun]火药[HuoYao]的优良品质,虽经过长途海运,到中国以后仍然保持良好的使用[ShiYong]效果。

  而中国方面,枪炮发射药的硝、硫、炭配比大体在80%、10%、10%。而火箭的燃烧火药[HuoYao]的配比大体在86.5%、5.4%、8.1%。这一配比虽然与英军[YingJun]火药[HuoYao]相差不远,不过由于鸦片战争大多在东南沿海,当地气候比较潮湿,而中国方面的火药[HuoYao]含硝量偏高,所以极容易吸湿转潮,储存很不方便,只能随用随造,对战事极其不利。制作工艺上,清朝仍然采用人工操作方法配制而成,质量十分粗糙。所以,英国人在大角、沙角战役缴获清军[QingJun]火药[HuoYao]后说到:“火药[HuoYao]库是普通式的建筑之一,里面存着几千磅粗火药[HuoYao],装在木桶或泥罐中,我们全部投之于海。因为虽然中国火药[HuoYao]的成分几乎和我们的相同,却是一种粗劣的东西。”当时清朝尚无现代密封除湿技术,沿海战备火药[HuoYao]吸潮导致威力下降、精度变差也不足为奇。而在战后,福建提督陈阶平设法采购英军[YingJun]火药[HuoYao]并在鸟枪上试射,原本射程[SheCheng]不到100米的鸟枪可以将弹丸射到240弓(1弓=5尺,清代一尺合今32厘米,折合384米)。虽然中国古籍关于射程[SheCheng]的数据纪录一向有所夸大,但仍然由此可见双方火药[HuoYao]质量上的巨大差距。

  火枪对比

  英军[YingJun]当时使用[ShiYong]的两种前装滑膛枪,即伯克式(Bakrer)燧发枪和布伦威克式(Brunswick)击发枪。伯克枪枪长1.166米,口径15.3毫米,发射35克重的枪弹,射程[SheCheng]近200米,射速每分钟2~3发。布,伦威克式击发枪枪长1.42米,口径17.5毫米,重4.1公斤,发射53克重的枪弹,射程[SheCheng]近300米,射速每分钟3~4发(对于该枪是否在鸦片战争中参战,目前尚有争论)。

  清军[QingJun]当时的军用枪主要是鸟枪和抬枪。鸟枪射程[SheCheng]不到100米,射速每分钟1~2发。抬枪是一种重型鸟枪,长7.5尺,木鞘长5尺,发射5钱重铅弹,射程[SheCheng]300步,射速每分钟1发。清军[QingJun]的鸟枪制作质量比较粗劣,枪管薄厚不均,枪膛宽窄不一。膛宽则弹出无力,飞行不远;管薄则易膛炸,自伤射手,所以清军[QingJun]兵丁往往不愿使用[ShiYong]。根据1840年4月4日《澳门新闻纸》上所云:“中国之火枪,系铸成之枪管,常有炸裂之危险,是以兵丁鸟枪多有厌恶施放。”当时清军[QingJun]更愿意习练安全的弓箭,普遍不敢操作有膛炸危险的火枪,士卒尽量避免当火枪兵,火枪兵则不愿实弹训练,长官为安全起见也很少进行实弹射击。这类火枪不但有膛炸危险,还百分之百地泄露火药[HuoYao]气体,火星会溅落到手、脸上,所以发射时枪手皆“闭眼、扭头、缩脖子”。这样的射击方式能命中目标都算是奇迹了。

  然而,即使这种质量粗劣的武器,在清军[QingJun]中普及率大概也只有40%~60%,甚至更少,以致闽浙清军[QingJun]在挑选武官的时候,都要以“精习鸟枪”为重要标准。清人总结自身火绳枪的劣势,主要有二:一是(由于使用[ShiYong]火绳点火)“临阵忙乱,倘装发偶疏则饴害甚巨”。二是火绳枪对恶劣天气抵抗较差,一遇到潮湿雨天便很难发火,而且在夜间使用[ShiYong]容易暴露自身目标。

  虽然在前装滑膛枪时代,同样制作工艺精良的前提下,燧发枪的杀伤能力对火绳枪并不占有优势,甚至欧洲有人还曾经认为“燧发枪是能发到士兵手里最糟糕的武器”。但英军[YingJun]的单兵用枪在制作工艺上、在使用[ShiYong]火药[HuoYao]质量上,以及士兵操作娴熟程度上都超过清军[QingJun],这无疑提高了前者对后者的火力优势。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