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红军长征前毛泽东流泪:不是井冈山老同志世界了--国家年鉴(3)
出发前,为了军事指挥的需要,中共成立了“三人团”,成员是博古、李德和周恩来,负责掌管中央和红军[HongJun]的最高权力。但真正的决策核心是分管政治和军事的博古、李德。
此前的最高权力机构———中央政治局、中革军委已没有决策权,军事计划由“三人团”拍板,无需政治局讨论。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和红军[HongJun]主力大部队一起离开。谁走谁留,是一个残酷的决定。留下来的,将面对国民党几十万大军。
最先被确定留下来的领导人有:项英、陈毅、瞿秋白、何叔衡、刘伯承、毛泽覃……
毛泽东[MaoZeDong]这三个字,最初出现在留下的名单里。
新中国成立后伍修权回忆说,最初博古、李德打算不带毛泽东[MaoZeDong]走,后来因为他是苏维埃主席,在军队中享有很高威望,才被允许一起长征。
如果毛泽东[MaoZeDong]当时被留下,中国革命也许会是另外一个结局。但是,历史从来没有假设。
一个很细微的细节,往往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在红军[HongJun]即将离开苏区时,博古和共产国际的电报联络突然中断。后来才知道,上海的秘密电台被国民党查获。
秘密电台的丧失,彻底隔绝了中共和共产国际的联系,没有了共产国际指示,中共突然进入到一个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历史时刻。
中央红军[HongJun]出发的这一天,是中华民国的国庆日。47岁的蒋介石在距离红军[HongJun]前线不远的南昌督战。41岁的毛泽东[MaoZeDong]正郁郁寡欢。
10月18日,那个秋天的黄昏,毛泽东[MaoZeDong]的身影在于都河畔消失在渡河的人流中。
下山前,乐能和尚问毛泽东[MaoZeDong]:何时回来?毛泽东[MaoZeDong]握住他的手说:三五年。
可,往哪里走?到哪里去?谁都不知道。
三次会议[HuiYi]的较量
1934年12月12日,湖南、广西与贵州三地交界处的通道县城,一名农家青年正在娶亲,家里张灯结彩、吹吹打打。
喧闹的欢乐外,是寂静与焦灼。一场会议[HuiYi]正在通道县城里举行。
一个月前,蒋介石部署重兵追剿堵截中央红军[HongJun],博古、李德命令强渡湘江。此役后,出发时86000人的红军[HongJun]锐减到3万多。
李德主张红军[HongJun]从通道县城北上,与湖南西部的红二、六军团会合。但线路被近20万国民党军死守,北上无疑要付出惨重代价。
毛泽东[MaoZeDong]向“三人团”提出:红军[HongJun]主力应该西进贵州,那里的军队是既有钢枪又有鸦片烟枪的“双枪兵”,实力较弱。
为这个提议,毛泽东[MaoZeDong]做了充分准备。会议[HuiYi]前,他说服了王稼祥、张闻天,获取支持。
在苏区时,毛泽东[MaoZeDong]和张闻天一起办公,居住在沙洲坝、云石山,交流很多,对反“围剿”的失利和“左倾错误”有着同样的认识。两个人还在云石寺有过坦诚的沟通。
参加会议[HuiYi]的人员,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