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陈独秀晚年受资助数万元为何会穷困潦倒而死?--中国年鉴网(2)

  

  1941年10月4日,陈独秀[DuXiu]致杨鹏升的信中便有这样的句子:“函转某先生[XianSheng]赐款六百元[BaiYuan],已由省行寄到,既经兄代为接收,何敢言辞?即希代某先生[XianSheng]致谢。某先生[XianSheng]为谁?尚希示之!”用了别人的钱,连馈赠者的名字也不知道,这让陈独秀[DuXiu]十分过意不去。

  除了以上收入,陈独秀[DuXiu]还有虽零零碎碎却颇可观的诸多进项。他所撰文章,也多多少少能为他换回些稿费[GaoFei]。年节为人写对联,不少大户人家新房落成,恭请他写匾额,也绝对不会让他白写。他在江津城中的日常生活所需,主要也是由邓仲纯和邓季宣兄弟承担。逢年过节及过生日等,在江津油溪镇做稻米生意的大姐向荣和大姐夫吴欣然,也会给他一些帮助。后来他去了石墙院,房东杨庆余也未收他一文房钱。他在城关镇、白沙镇发表讲演有报酬,以他的名气,以人们对他的敬重程度,想必给少了也不好意思拿出手。他为地方名流们破石题字也有不菲的润笔。

  龚灿滨先生[XianSheng]就谈到:“陈独秀[DuXiu]辞世后,我在城关镇和龙门滩、油溪镇、白沙镇见到陈独秀[DuXiu]为我的朋友新建房屋写的小篆横匾,字体遒劲有力。听朋友说,他们原本仰慕陈独秀[DuXiu]的大名,请他题匾,既能为家中增光添彩,也藉此给陈独秀[DuXiu]送去一些润笔。”

  “一些”是多少?龚灿滨继续道:“做粮油生意的刘建初盖新房时,陈独秀[DuXiu]应请为其写了一个‘仁寿修居’的楷书横匾。刘建初奉上的润笔费是每字二百元[BaiYuan]。”

  更重要的是,国立编译[BianYi]馆为出版他的《小学[XiaoXue]识字[ShiZi]教本》,已先后预付他2万元稿酬,这不啻是一笔巨款……凡此种种,他怎么可能就穷到把柏文蔚赠他的银鼠皮袍也送进当铺去换几个铜钱的地步?

  即使陈独秀[DuXiu]后来到了石墙院,自立锅伙,陈独秀[DuXiu]也还雇了一个焦姓男子当家厨兼仆人。1940年12月23日他致函杨鹏升:“数月以来,物价飞涨,逾于常轨。弟居乡时(即住在石墙院时),每月用二百元[BaiYuan]左右,主仆三人每月食米一斗五,即价需一百元[BaiYuan],今移居城中月用三百元[BaiYuan],尚不及一年半前每月用三十元之宽裕,其时一斗米价只三元,现在要七十元。”

  1941年8月6日陈独秀[DuXiu]又致杨鹏升:“兹又接七月二十四日来示,内附有省行千元兑票一张,妥收勿念。屡承吾兄垂念鄙况,既感且惭,无以答雅意,如何可安!弟生活一向简单,月有北大[BeiDa]寄来三百元[BaiYuan],差可支持,乞吾兄万勿挂怀!”

  按照月支出300元的标准,靠北大[BeiDa]同学会与《时事新报》两处月入的460元,他的生活不仅不能算“清贫”、“拮据”、“穷困潦倒”、“晚景凄凉”,而应当是绰绰有余。

  可以用来佐证陈独秀[DuXiu]生活状况不差的证据,还有他给台静农的信:“……之瑜若能在聚奎任课,薪金自当由校中决定,他很重礼貌,薪金不甚计较,前在博学,据弟记忆,月不过百元[BaiYuan]。”

  这是他为何之瑜写的一封举荐信,虽出于文化人的面子“薪金不甚计较”,但也明确提出何之瑜在原来任教的学校报酬是“月不过百元[BaiYuan]”。而这“月不过百元[BaiYuan]”,也就是当时一般公教人员一月的收入了。

  凡此种种,均能证明陈独秀[DuXiu]与穷字无缘。

  三

  但同样能够有力证明陈独秀[DuXiu]“穷困潦倒”的证据也比比皆是。与陈独秀[DuXiu]、潘兰珍同住石墙院的郭碧新说:“其实我们都晓得,陈先生[XianSheng]是马屎外面光,穷得造孽。潘兰珍每天下午都在厅屋里跟杨家几个婆娘打麻将,瘾大胆子小,输多一点,打出一张牌手都在抖。”陈独秀[DuXiu]死后亲手为他穿老衣、装棺的胡品中则说:“他又没啥经济来源。有次潘兰珍还托吴国兴进城,把陈先生[XianSheng]的一件皮袍子(即柏文蔚将军送陈独秀[DuXiu]的银鼠皮袍)拿到当铺里当了几个钱回来买米、抓药。我有心帮帮他,又没得这个能耐,我家里也穷。”

  既有这么多钱,却又把日子过得来如此之苦,这似乎成了一个难解之谜。毛算起来陈独秀[DuXiu]显然已经得到不少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呢?

  后来笔者深究他为《小学[XiaoXue]识字[ShiZi]教本》一书与陈立夫发生的争执,似乎才找到致他于穷困的真正原因。

  陈立夫原本对处于穷困潦倒之中的陈独秀[DuXiu]也还是给予一定照顾的。如1940年5月13日,国立编译[BianYi]馆馆长陈可忠请示国民党教育部,就陈独秀[DuXiu]所编《小学[XiaoXue]识字[ShiZi]教本》再预支给陈独秀[DuXiu]稿费[GaoFei]5000元一事。陈立夫大笔一挥:“前稿已否交来?照发。”此款决定在本年度高等教育救济费中列支。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