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鲁迅为何拒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中国实在无人可得--中国年鉴

  

  核心提示: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鲁迅为何拒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中国实在无人可得--中国年鉴

  本文摘自《文人的骨气和底气》  作者:王家声主编   出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中国人是有诺贝尔奖情结的。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对于这个奖及本国文学却有着清醒、理智的认识。

  早在1927年,瑞典考古探险家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研究时,就和鲁迅的北大老同事刘半农商量,想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通过鲁迅的老朋友台静农写信征询鲁迅本人的意见。鲁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在今天的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好事求之不得,鲁迅为什么要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自己有着怎样的解释?

  鲁迅当时的写作状态和生活状态

  先看看鲁迅走过的道路。他当年在日本的学业没有完成便踏上文学之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和弟弟周作人一起翻译外国小说,办文学刊物。有个同学叫蒋抑卮,家里是开绸庄的,祖籍绍兴,与鲁迅私交很好,赞助了印刷费两百元。但鲁迅在日本最初的文学活动,毫无反响,杂志没办成,翻译的小说印出来卖不动。出师不利,使鲁迅认识到不可能靠文学吃饭。

  回国之后,理智的鲁迅当然没有选择文学道路,而是在杭州、绍兴教书育人,养家糊口。人首先要吃饭,钱是重要的,这一点他一生都很清楚。辛亥革命后,欣赏他的同乡前辈蔡元培做了教育部部长,经好朋友许寿裳推荐,鲁迅有机会到教育部工作。从1912年到1926年的14年间,鲁迅的职业身份都是教育部的公务员,写作是业余的,主要是晚上的事。鲁迅在文学道路上的转机出现于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狂人日记》。写白话小说他不是第一人,但是他的这一篇石破天惊,这也是他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胡适出名时不过二十几岁,而这一年的鲁迅,已经38岁了。其实1918年以前,鲁迅的生活是比较灰暗、孤独的,他自己说抄古书、古碑,似乎是看破了红尘。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是没有稿费的,这是个同人刊物,大家都是义务写稿。所以鲁迅早期不是靠写作吃饭的,他的收入来自教育部的工资和兼职讲课费。鲁迅依靠文学写作获得生活保障是从1923年以后才变成可能的,不过那时他依然没有想过放弃职业,专心从事写作。1926年7月离开北京南下,他先是到厦门大学做教授,半年后到广州中山大学做教授,不到半年,又放弃了这份有500大洋一个月的职业(大致相当于现在的17500元人民币)。

  离开大学的岗位,47岁的鲁迅面临新的选择。从1927年10月到达上海,直到1936年10月去世,这生命中最后的9年他做了一个正式的自由撰稿人。鲁迅靠写作过上了小康生活,看得起电影、上得起饭馆、吃得起药,还能经常接济一些文学青年。

  鲁迅一生大约在103种报刊上发表了742篇文章。进入1934年,鲁迅已出版的著作全部成了禁书,他经常投稿的《申报?自由谈》先后两任编辑黎烈文、张梓生被迫离开,其他几个常往来的报刊也被查封。11月,《申报》老板史量才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12月,他有点悲凉地在一封信中说:“在日报上,我已经没有发表的地方。”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否则鲁迅怎么生活下来?

  国民党不断查禁鲁迅的书、查禁他编的刊物是事实,但是效果很不好,因为国民党没有做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上海还有外国租界,那些“诋毁党国”、“诱惑青年”的书刊,可以在租界书店里堂皇出售。举个例子,1933年,“左联五烈士”被杀害已整整两年,当时上海的报刊都不敢说这件事,鲁迅愤怒地写下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现代》杂志的编辑施蛰存回忆说,这篇文章在两个杂志的编辑室里搁了好几天,编辑都不敢用,这枚“炸弹”转到他手里,他也有点犹豫,请老板张静庐先生拿主意。张考虑了两三天,最后决定:“上!”理由有两点:第一,舍不得鲁迅这篇异乎寻常的杰作被扼杀,或被别的刊物取得发表的荣誉。第二,经仔细研究,这篇文章没有直接触犯统治者的语句,在租界里发表,算不上什么大罪。

  “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租界实际上提供了一把文化保护伞。鲁迅住在租界,个人安全基本没有问题。况且,国民党内部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不同的人在性格、人品、思想上也有差异,鲁迅的同乡中就有一直爱护他的人,如蔡元培、陈布雷、邵力子等,这些人都是身居高位并有发言权的。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