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由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出版署批准并发证,新华通讯社主办,以中、英文两种版本在北京和香港同时向国内各省市及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开发行。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创刊以来,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已成为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综合性年鉴”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投资中国的权威工具书和重要决策参考。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国共合作的全民抗日:日军大佐被村民砍死--国家史册
核心提示:“过山鸟”又响了,一批敌兵被轰倒,纷纷落下黄牛坡和桥底。日军顾问、大佐吉村幸雄也被掀翻。村民曾千山急追下坡底,冲过桥头,用大刀砍死了吉村幸雄。这一刀,创造了儋州抗战时期击毙日军军官级别的一个纪录。
本文摘自:《海南日报》2011年7月10日第A2版,作者:李科洲,原题:《围攻那大:一次国共合作的全民战争》
夜半静悄悄。
突然,城楼外传来一声清脆的枪响,紧接着是震天的呐喊声,以及更为密集的枪炮声。驻守那大墟的日军从睡梦中惊醒,架在那大基督教堂钟楼顶的几挺重机关枪分把不同路口,紧张地对准路面。
位于今儋州市那大镇东风路边的这座教堂建于十九世纪,是附近基督信徒心目中的圣堂。在它建成50多年后,在这所宁静的宗教场所,一场刀光剑影的战斗不可避免地打响了。1939年10月21日,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发起了围攻那大日军之战,这里成了主战场。
且说那呐喊声,持续一段时间后便突然消失,四周并无进攻人群,日军于是放下枪继续入睡。但没多久,呐喊声再起,日军又是一阵忙乱。
这样的状况,日军连续面对了十几天,恐惧、恼怒、沮丧等情绪弥漫整个驻军。
钉子必拔
上下同欲者胜
———《孙子兵法》
那大墟的日军犹如一颗钉子,钉在进入琼西山区的重要关口,一定要拔掉它!
根据琼崖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琼崖特委和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决定西迁,向澄迈、临高、儋县山区转移,但那大的日军是个大障碍,特委于是派遣独立总队队附马白山到儋临地区的第三大队,加强对琼西地区抗日的领导。
要围攻那大,当时抗日独立总队面对的形势是敌强我弱:那大驻有日伪军300人左右,训练有素,且武器装备精良;第三大队只有200多人,装备差,特别是缺乏攻城武器。马白山经多次调研,最后确定作战方案:扬长避短,打一场人民战争。
攻城,从外围工作开始。
日军进驻那大近5个月来,频频出动对周围群众实施烧、杀、抢“三光”政策,各界人士包括一些国民党乡政人员,抗日热情十分高涨。马白山首先组织群众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政工干部到乡村中拜访曾在广州参加革命活动的符长大和羊荣臣两位乡绅,得到他们的支持。符的长子符志行主动要求参加政工队,同政工干部一起下乡宣传发动,使群众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第三大队还与国民党乡政人员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在由我方主持召开的围攻战役筹备会议上,洛基乡、陶江乡、南丰乡、兰洋乡、那大区等国民党乡政代表参会。参会各乡回去后立即发动群众,各自组织1个步枪中队、1个粉药枪大队,设1个粮食供应站、1个交通联络站和1个医疗救护站。
11月初,各乡民兵1500多人,第三大队200多人和中共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200多人,以及持粉药枪的群众2000多人,组成了4000多人的攻城队伍。他们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涨,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双方力量对比悄然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