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台儿庄“独目虎将”辞世 生前最想去一趟台湾--国家年鉴(2)
他的愿望:想去一趟台湾
下午4点过,老人[LaoRen]的遗体被送往菜园坝安乐堂,直到这个时候,楼下的保安也不知道,在这里居住的,曾是参加过台儿庄大战,全国闻名的抗日老英雄。
“老爷爷坐在轮椅上,看起来很和蔼……”住在隔壁30—6的6岁小女孩小英(化名)这样对重庆晨报记者说。小英时常看到老人[LaoRen]坐着轮椅出门,却从没和老人[LaoRen]说过话。和小区里许多住户一样,她甚至叫不出老人[LaoRen]的名字。
李宗[LiZong]岱老人[LaoRen]的大儿媳张女士说,他们一家原本住在渝北区,但最近一段时间,老人[LaoRen]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因此家人们商量,搬到距医院稍微近一点的住处,这才选择了位于渝中区较场口的这个小区。李宗[LiZong]岱老人[LaoRen]一直想出去走走,按家里人的打算,如果老人[LaoRen]的身体状况好一点,就去北碚梅花山张自忠烈士陵园;如果情况再好一点,就回山东老家;如果条件允许,他们还想去一趟台湾。不过这些计划,都随着老人[LaoRen]的离世,化为了泡影。
他的性格:倔强好客永不服老
谈起父亲[FuQin]的老年生活,大儿子李大淮有些无奈。他告诉重庆晨报记者,中国军人那种倔强,永不服输,嫉恶如仇的性格伴随了老人[LaoRen]的一生。而正是因为老人[LaoRen]的倔强,让家里人有些不知所措。
老人[LaoRen]爱吃味大、麻辣的食品。“他好像永远都觉得自己年轻。还没坐轮椅的时候,父亲[FuQin]经常一个人出门转悠,腿脚好着呢!他最爱干的事儿就是聊天,向记者,还有向孩子们讲述他战斗的故事,有时讲一天都不觉得累。”
当身体状况恶化,儿女们给他喂药,使用各种治疗设备时,老人[LaoRen]总是气得锤桌子打板凳。让他躺在病床上,这让他感觉到是一种嘲笑,比要了他的命还难受。
老人[LaoRen]曾用轻机枪击落日本[RiBen]飞机,曾将价值800两黄金的巨额奖金捐给国家。就在老人[LaoRen]去世前的几个月,他还曾对采访[CaiFang]他的记者说:“我不要钱,也不要命,我只要日本[RiBen]鬼子的命!”
他的一切:国家和儿孙家人
在回家为李宗[LiZong]岱老人[LaoRen]收拾照片时,重庆晨报记者随他的家人回到了住处。
老人[LaoRen]的房间并不大,一张床铺,一个床头柜,两个衣柜,一个梳妆台和几个装杂物的塑料箱子,几乎是房间里所有的摆设。床铺上放着一个拨浪鼓。大儿媳张女士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老人[LaoRen]在晚间身体不适,却又无法出声时,让老人[LaoRen]摇动拨浪鼓发声求救的。
床头柜和角落的塑料箱上,堆放着一些书籍和报纸。梳妆台上,放的大多是药品。但梳妆台的镜子上贴着的4张照片和1张卡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镜子左上角的照片,是一张年轻时的黑白照,也是用作老人[LaoRen]灵堂悼念时的照片。这是1939年5月1日,中央通讯社记者为他拍摄的。当时[DangShi]的李宗[LiZong]岱,风华正茂,却已扬名天下,以“第三战区高级将领”“编号0007”“独目虎将”为照片作解。
镜子左下角是一张有些泛黄的照片,是李宗[LiZong]岱和妻子的结婚照。镜子中上和中下的两张彩色照片,分别是孙子的独照,以及老人[LaoRen]和孙女的合照。镜子右边卡着的,是一张彩色卡片。卡片上的文字很少,更像一张日历,上面日期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RiBen]无条件投降)。
对于老人[LaoRen]来说,他的战斗,早已在1945年8月15日那天结束了,在他剩下的日子里,家人就是他的一切。
两个老兵的最后一次见面
“我来了,又见到你了……我给你敬个礼!”昨日晚7点55分,在李宗[LiZong]岱老人[LaoRen]的灵堂前,曹廷明在家人的搀扶下,庄严地鞠了一躬。这是两个老兵最后的一次见面了。
97岁的曹廷明老人[LaoRen],同样是抗日英雄之一,如今住在沙坪坝。他曾是张自忠将军的警卫员,也曾参加过著名的台儿庄大战。在得知李宗[LiZong]岱老人[LaoRen]去世的消息后,曹廷明老人[LaoRen]在昨天晚上7点45分赶到渝中区菜园坝安乐堂。在悼念厅门口的签到册上,曹老用颤抖的右手,握住圆珠笔,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明白,这也许是最后一次为老战友写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