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毛泽东算得上“草圣”吗?和怀素比仍有距离--国家年鉴(2)
中期:自认报头题字“太垮”
1936年至1949年,是毛泽东[MaoZeDong]军人生涯较为“忙碌”的时期,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其书法[ShuFa]的退步。据在毛泽东[MaoZeDong]身边工作多年的陈秉忱回忆:“延安时期,领导抗战和建党,工作、著作任务那样繁忙,毛主席仍时常阅览法帖(阅过的晋唐小楷等帖一直带在身边)。”从陈秉忱的回忆可以看出,毛在那段时期几乎不常练字。虽然读帖比较能解决的是字的架构和造型,但对用笔方面帮助较少。
毛泽东[MaoZeDong]的中期书法[ShuFa]以行书为主,我们从他给儿子岸英、岸青(1941年1月31日),以及为抗日战争胜利题词等手迹中可以看到,这段时期毛的书法[ShuFa]已不见1924年那时的秀美感,变得重滞,用笔亦不够自然。但也有很多书法[ShuFa]评论家认为,那时他可能有一种书体求变的心态。
有趣的是,此时期毛泽东[MaoZeDong]对自己的书法[ShuFa]也颇有“自知之明”。他在1953年2月23给柯庆施的信中说:“提议《新华日报》换一个报头,原报头写得太垮。”《新华日报》现在的报头是毛泽东[MaoZeDong]1964年7月29日所题。他曾于1949年9月、1953年2月23日两次为《新华日报》写过报头,但对这两次题字都不满意,因此一再修改。
晚期:始认草书[CaoShu]学怀素
毛泽东[MaoZeDong]学草书[CaoShu],可以肯定的是在怀素《自叙帖》下过功夫。从他在1959年6月写的一幅《韶山》诗可看出,无论从结体、用笔、章法上都未进入草书[CaoShu]的堂奥。一直到了1962年及1963年,分别发表的《卜算子·咏梅》和《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才真正体现了毛泽东[MaoZeDong]在草书[CaoShu]方面的风骨。坊间评论认为毛泽东[MaoZeDong]草书[CaoShu]承怀素狂妄之风,但更多书法[ShuFa]家认为,毛的草书[CaoShu]与怀素草书[CaoShu]有气质上的差别。
怀素书法[ShuFa]字型变化丰富,配合用笔的律动,呈现怀素不拘成法的创作精神。而怀素又有狂僧之称,虽然出家为和尚,但与他同游的都是满肚学识,往来都是政坛上对书法[ShuFa]十分有造诣的人。当时的御史许瑝说他的字:“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与被当时人评为性灵豁畅的“草圣”相比,毛的草书[CaoShu]仍有距离。
毛泽东[MaoZeDong]谈书法[ShuFa]学习
●字要写得好,就得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画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ShuFa]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故事
黄炎培催毛泽东[MaoZeDong]还王羲之真迹
1959年,毛泽东[MaoZeDong]得知黄炎培有一件王羲之的真迹,便与黄炎培商定借用一个月。真迹借来之后,毛泽东[MaoZeDong]爱不释手,工作一停下来便拿起真迹翻看研究,反复揣摩,时而拿起笔来对照练习,练到兴头上,连吃饭也忘了。但毛泽东[MaoZeDong]没有忘记一个月的借期。
然而,黄炎培更珍惜他的这本书法[ShuFa]名帖。借出一周后,他便不断打电话询问主席看完没有,什么时候归还。卫士婉转地报告主席说:“黄炎培那边又来电话了。”毛泽东[MaoZeDong]说:“怎么他也学会逼债了,不是讲好一个月吗?我给他数着呢。”卫士解释说:“他不是催要,是问问主席还看不看。”“我看,”毛泽东[MaoZeDong]喝了口茶,拿起烟嘴继续说道:“到一个月不还,我失信;不到一个月催讨,他失信。谁失信都不好。”
可是,黄炎培还惦记着他的艺术珍品,又来电话了,这次电话一直打到毛泽东[MaoZeDong]那里,先是谈了些别的事情,最后又问起那本真迹。毛泽东[MaoZeDong]说:“任之先生,一个月的气你也沉不住吗?”事后,毛泽东[MaoZeDong]风趣地说:“黄炎培不够朋友够英雄。”
一个月到了,毛泽东[MaoZeDong]将王羲之的真迹用木板小心翼翼地夹好,交给卫士,并郑重嘱咐:“送还吧,零点前必须送到。”卫士说:“黄老说过,主席只要还在看,尽管多看几天没关系。”毛泽东[MaoZeDong]严肃地说:“送去吧,讲好一个月就是一个月,朋友交往要重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