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1965年贺龙视察沈阳飞机制造厂:1960年这像鸡窝--国家年鉴(2)
贺龙[HeLong]听了,语重心长地说:整风要坚持实事求是,有什么就整什么,是什么就整什么,从上而下,一级一级搞。首先把干部[GanBu]思想搞通。厂级干部[GanBu]整风可以开党委扩大会,吸收工程师、军代表参加,要和风细雨,不要把北京开会那一套搬来。
26日,贺龙[HeLong]给罗瑞卿、孙志远②、方强、赵尔陆4人写了一封长信,通报了他视察南昌飞机[FeiJi]厂了解到的情况。他在信中指出:工厂对三级干部[GanBu]会议[HuiYi]精神的传达贯彻抓得紧并进行了初步检查,群众也还满意。但在干部[GanBu]中存在着等挨整,怕负责任,以及对提高产品质量信心不足等问题。在生产方面,存在战线长,技术力量不足;产品种类增加,工人技术等级下降;生产任务不饱满,每天都有2000左右工人停工等问题。为了解决该厂产品积压和飞机[FeiJi]出厂问题,贺龙[HeLong]建议三机部派薛少卿副部长来南昌指导帮助工作。
3月7日,贺龙[HeLong]在杭州又给罗瑞卿等4人写了一封信,根据在南昌、长沙视察发现的问题,对当前国防工业[GuoFangGongYe]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大抓政治思想教育。除应继续整风,贯彻三级干部[GanBu]会议[HuiYi]决定的17条外,还应对中央的12条③进行深入教育;第二,大抓生产安排;第三,大抓技术力量;第四,大抓设备检修。
同年11月至12月,贺龙[HeLong]在广东省视察期间,组织中南局、广东省委、广州军区主管军事工业的负责人,参观了广州地区二机部所属的黄埔造船厂、广州造船厂、无线电工厂和无线电器材厂。12月18日,贺龙[HeLong]再次给罗瑞卿和孙志远写信,指出了这些厂在领导班子、企业管理、物资储备、职工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三机部派出得力工作组到广州检查和帮助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
贺龙[HeLong]四处奔波,推动国防工业[GuoFangGongYe]系统三级干部[GanBu]会议[HuiYi]精神的贯彻,在国防工业[GuoFangGongYe]系统起了很好的作用。“质量第一”的方针逐渐深入人心,国防工业[GuoFangGongYe]建设和产品质量不好的状况有了不同程度扭转。4年之后,当贺龙[HeLong]再到西南和东北的一些军工厂时,见到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感到十分欣慰。
1965年4月13日,贺龙[HeLong]、聂荣臻和四川省委书记李进泉走进4年前视察过的成都飞机[FeiJi]制造厂。当年陪同他视察的工厂领导人和成都军区政治部钱副主任前来迎接。
贺龙[HeLong]听了工厂领导的汇报,很高兴。他说:“上次来,我批评了你们,是不是有意见呀?我今天向你们道歉!”厂长马诚斋怀着感激之情说:“批评得对。就是您上次来捅了两棍子,我们厂才得救了。”总工程师晋川诙谐地说:“我们厂那时像婴儿发高烧,得了小儿麻痹症,半身不遂。我们当时提意见也解决不了。全靠贺老总那次视察才解决了问题,工厂翻了身。全厂职工都非常感谢您哪!”党委书记黄明说:“要不是您那次下了‘推倒重来’的决心,我们厂不会有今天。”
“没有意见就好。有意见就当面提。”贺龙[HeLong]爽快地说,“走,到车间看看去!”
贺龙[HeLong]一行兴致盎然地参观了厂区主要建筑模型、飞机[FeiJi]模型和几项工艺、新产品,以及总装配车间。他问马诚斋:“飞机[FeiJi]出来了吧?”马诚斋说:“出来了。但是防弹钢板未过关。”贺龙[HeLong]问“飞机[FeiJi]质量怎么样?”“质量问题还不少,基本功不过硬。”贺龙[HeLong]说:“要保证质量啊!质量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因为这是上天的东西,若是在空中出问题就完蛋了。”他问厂领导人:“你们现在劳动不劳动?”晋川说:“每星期劳动一天。”贺龙[HeLong]说:“劳动是应该的。要每天跟班检查质量。脑力劳动也是劳动。出这个飞机[FeiJi]真是费功夫啊!”他转身对钱副主任说:“你也要抓质量啊!”钱副主任笑着说:“我是搞政治工作的。”贺龙[HeLong]笑着说:“我知道。政治工作就是要落实到质量上,否则就是空头政治。”
贺龙[HeLong]返京后,5月21日约见孙志远,就视察中发现的航空工业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再次嘱咐要扎扎实实搞好产品质量,“千万马虎不得”。此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已经爆响。贺龙[HeLong]满怀喜悦之情,听取第七机械工业部负责人汇报发展航天工业的规划,设宴招待了参加制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专家和全体工作人员。
7月25日至8月16日,贺龙[HeLong]又到东北视察。26日,他在沈阳飞机[FeiJi]制造厂,听厂长陆纲说,今年飞机[FeiJi]可以超产,新技术产品也可以按计划交付。贺龙[HeLong]满意地说:“嗯,现在和1960年大不一样了。那次我来时,这儿里里外外都是‘鸡(机)窝’。现在嘛,才象个飞机[FeiJi]制造厂。”他走到刚刚组装好的一架飞机[FeiJi]旁,抚摸着光滑平整的机身和机翼,称赞道:“你们做得好!”
他侧身四顾,一幅写有“千万不要忘记歼击机一年生产,三年返修的沉痛教训”的大标语映入眼帘。他连说:“好,好,贴在这里好。这是谁提出来的?”陆纲回答说:“三机部党组的指示。”贺龙[HeLong]赞许地点点头:“提得好啊!”
8月4日,贺龙[HeLong]再访哈尔滨飞机[FeiJi]制造厂和飞机[FeiJi]发动机厂。他先到两个厂的总装车间看了一遍,询问了生产和产品质量情况,然后到会议[HuiYi]室,点燃一支雪茄,坐在沙发上休息。曾经挨过他批评的工厂负责人静静地坐在一旁。
贺龙[HeLong]赞许地说:“过去你们3年造不出合格的飞机[FeiJi],也造不出合格的发动机,我批评了你们。如今,你们1个月就可以生产几架优质飞机[FeiJi]和若干发动机,该是鼓励、表扬你们的时候了。”
他表扬了工人们搞的一项可以缩短工时几倍的技术革新。他说:“还是工人聪明。我们中国人是聪明的。”当工厂领导谈到正在自行研究设计新产品时,他鼓励说:“要发展生产,没有后继机型不行。只仿造外国的,不自行设计不行。飞机[FeiJi]工厂要建立自己的设计队伍,要设计新机种,从改进到创新,循序渐进。只是仿制,跟在别人后面跑,永远追不上,还会掉队的。”
贺龙[HeLong]怀着对国防工业[GuoFangGongYe]的满腔热忱、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冲破各种阻力,狠抓产品质量,锲而不舍,终于使国防工业[GuoFangGongYe]系统生产的军品和民品,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可以信赖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