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在毛泽东面前的赫鲁晓夫:庄严沉稳且彬彬有礼--国家年鉴(2)
费德林是位著名的汉学家,精通中文,口操流利的汉语,不需要翻译,一上飞机就向中国代表团的同志们热烈打招呼,机舱里气氛更活跃了。他多次到中国,与中国领导人都比较熟,交谈起来自然不会没有话题。毛泽东谈兴正浓,一边吸烟一边要茶水。空中小姐闻声而动,不到一分钟,盖碗茶就送上来了。
毛泽东揭盖看看,露出一副滑稽的表情。费德林欠身望去:糟糕,特级龙井茶叶全漂浮在水面上。他忙朝那些空中小姐走过去。
“姑娘,你把操作程序弄颠倒了。”费德林拍拍送茶来的那位空中小姐的肩膀,“要先放茶叶,后倒水,开水要滚烫滚烫才行……”
波斯别洛夫是位很有声望的理论家,曾辅佐苏斯洛夫主管意识形态工作多年。他银发蓬松,一副深度花镜时而搭在鼻梁上,时而摘下来放在一边,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始终保持一种恭敬的神态同毛泽东和邓小平交谈。当费德林同毛泽东谈话时,他就去向杨尚昆同志介绍莫斯科会议的筹备情况。
莫斯科时间下午3点多钟,“图104”客机经过8小时的飞行,来到了莫斯科上空。
这一天,莫斯科的天气同北京一样晴朗。“图104”从两千米高度进入莫斯科上空。翻译李越然从舷窗向外眺望:灰黄的田野,蔚蓝色的莫斯科河,色彩斑驳的树林,被公路和林木分割成各种几何图形的城市建筑,宛如一幅油画尽收眼底。他转望毛泽东:“主席,到了。”
毛泽东沉稳地点点头,没有朝窗外望,也没有着急戴他那顶礼帽,只是对卫士长吩咐一声:“给我点一支烟吸。”
“图104”呼啸而下,降落在伏努克机场。在跑道上飞驰一段,逐渐减速,然后慢慢转头,经滑行道停在候机楼前。
赫鲁晓夫表现热烈的时候喜欢动手动脚,甚至对于他称之为“革命的圣徒”的胡志明主席也是这样。这时候,他一边向胡志明拍拍拉拉,比划着手势,一边一道朝飞机迎过去。他们的身后,跟随着一串苏联党政军高级领导人。
胡志明到苏联来也是客人,但他与毛泽东从延安时代便建有私人情谊,他是以老朋友的面貌出现在机场的。当舷梯与飞机舱门对接好时,他尊赫鲁晓夫在前,依次在舷梯脚下排列开。脚下是红地毯铺就的一条路。
舱门打开了。几名工作人员的身影闪了几闪,让开一边,毛泽东魁梧的身影出现在舱门。舷梯下立刻响起掌声。
毛泽东俯瞰机场,礼节性地挥动两下手,又蹙了蹙眉,他看到来人太多……还有仪仗队!
赫鲁晓夫仰视毛泽东,小而胖的两只手不紧不慢,合乎礼节地鼓掌。他只看到毛泽东招手,没有看清毛泽东蹙眉。
毛泽东缓步下梯,他在沿着舷梯走下时,目光只注意脚下,并不在意欢迎者的掌声已经变得热烈。剩最后三级阶梯时,他才抬起眼皮望着赫鲁晓夫浑圆而结实的面孔。那面孔堆着笑,已然伸出两只手。
毛泽东依然保持固有的步态,只是庄严的面孔上也浮出一抹友好而深沉的微笑。他只伸出一只手,当他终于踩到红地毯时,这只手已经与赫鲁晓夫的两只手握到一起。于是,毛泽东“留一手”的作用便显示出来:不失亲热地搭在赫鲁晓夫右肩上。当他们互相亲颊时,他们的拥抱姿式毛泽东更像兄长,尽管在国家关系中要尊苏联为“老大哥”。
“感谢你能够来参加莫斯科会议。”赫鲁晓夫表示出由衷的喜悦。
“形势起了很大变化,各国共产党应该互相通气,重新肯定十月革命的普遍意义。”
“你说的很对。”赫鲁晓夫频频点头,可是最后一下点头有些吃力,他已经体会出,毛泽东一句话就为会议定下了基凋。
世界上所有领袖人物,不论喜欢不喜欢毛泽东,都无可奈何地承认一条事实:只要同毛泽东到了一起,你就会不知不觉地以他为中心,简直中了魔似的身不由己。
毛泽东已经同胡志明拥抱在一起,并且谈的全是私情话:
“身体还好吧?”胡志明亲颊时嘴巴贴着毛泽东耳边问。
“好着哩,你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