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毛泽东对《道德经》的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道德经[DaoDeJing]》,又称《道德真经》、《老子[LaoZi]》、《五千言》、《老子[LaoZi]五千文》,是我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LaoZi]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DaoDeJing]》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其书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历代帝王如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皆御注推广,道教内外注疏发挥者甚多。
毛泽东[MaoZeDong]是伟大的革命家、哲学家。在他的思想组成中,除了马列主义理论外,还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智慧的光芒。一生嗜书如命的毛泽东[MaoZeDong],早在青少年时代对《道德经[DaoDeJing]》一书和老子[LaoZi]思想即已非常熟悉。其后,毛泽东[MaoZeDong]对《道德经[DaoDeJing]》这部书深有涉猎,而且引用精当,致成名句。
1949年3月13日,毛泽东[MaoZeDong]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讲到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其中说到要“互通情报,这对于取得共同语言是很重要的”,批评“有些人不是这样做,而是像老子[LaoZi]所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结果彼此之间就缺乏共同的语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语出《道德经[DaoDeJing]》第80章,体现的是老子[LaoZi]“小国寡民”的思想,后来用来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中,在谈到面临的困难和应对的目标时,毛泽东[MaoZeDong]说:“我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也这样讲过,我说咱们的目标:熬头条,就是老子[LaoZi]的哲学,叫做‘不为全国先’。就是说,咱们不打熬头枪。”他引用了老子[LaoZi]“不敢为全国先”的名言,意思就是先弃后取,先退后进,先让后争,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实践证实,毛泽东[MaoZeDong]的这一战略计划是富有远见的。
1949年8月18日,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悄然离去。毛泽东[MaoZeDong]写了《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其中谈到:“多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老子[LaoZi]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我们,不但‘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句引语出自《道德经[DaoDeJing]》第74章,原文是:“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而杀之,孰敢?”毛泽东[MaoZeDong]这里说的“民”是指有志气、有骨气、有能力的中国人民,面对美蒋威胁奋起抗争。也正是这些中国人民赢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直至晚年,毛泽东[MaoZeDong]依旧常读《道德经[DaoDeJing]》,在发言、谈话、文章中每每引用老子[LaoZi]名言,并十分重视对老子[LaoZi]思想的研究。
1957年2日27日,毛泽东[MaoZeDong]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中谈到:“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老子[LaoZi]在两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并举出了日本侵占中国最后失败的例子。老子[LaoZi]这句极富哲理的语言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有关对立统一和矛盾转化的问题,这正是毛泽东[MaoZeDong]极其看重的一点。
毛泽东[MaoZeDong]对《道德经[DaoDeJing]》爱不释手,每到一处必带《道德经[DaoDeJing]》。例如,1959年10月23日,出行前他指名要带走的书籍中,便有“关于《老子[LaoZi]》的书十几种”。
在毛泽东[MaoZeDong]宏伟的诗文里以及在他繁忙的日常生活、书信中,常常可以看到他灵活地运用道家语言的例子。此外,毛泽东[MaoZeDong]对《庄子·逍遗游》的钟爱,对受道家影响很深的诗人李白、李贺的赞许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