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你不知道的历史真相:唐僧西行并非公派出国学习--国家史册(3)
西行[XiXing]的真正障碍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TangSeng]西行[XiXing]途中的最大障碍来自妖魔鬼怪。在小说中,唐僧[TangSeng]是由唐太宗亲自任命去西天取经的。临行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TangSeng],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然而,真实的玄奘[XuanZang]在西行[XiXing]伊始,最主要的障碍却来自朝廷。
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国人不允许出境。贞观元年(627年),玄奘[XuanZang]几次三番申请“过所”(即通行证,小说中的通关文牒),以西行[XiXing]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此事并没有打消玄奘[XuanZang]西行[XiXing]求法的念头,他决心寻找机会西行[XiXing]。根据当时规定,私度边关比私度内地关隘惩罚更重,所以他的这个决定非常危险。贞观三年(629年),长安遭遇大灾,政府允许百姓自寻出路,玄奘[XuanZang]借机混入灾民中偷渡出关。那年,玄奘[XuanZang]刚好二十七岁。从这一天开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道路。
真实的玄奘[XuanZang]具有坚定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完全和小说中胆小怕事的唐僧[TangSeng]不同。
玄奘[XuanZang]的西方行历程虽没有九九八十一难,却也危机重重,多次险些被抓,但他最终都能顺利过关。
玄奘[XuanZang]到达凉州(今甘肃武威)地界时,住了一个多月,为当地僧众祭坛说法,很受欢迎。凉州是甘肃河西走廊的一个大都会,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当时为防备颉利可汗的突厥军队侵扰,凉州都督李大亮接到朝廷圣旨:封锁边关,禁止人员西行[XiXing]。当玄奘[XuanZang]打算继续西行[XiXing]时,凉州守关官兵不敢自作主张开关放行,只好先行呈报李大亮定夺。李大亮知道玄奘[XuanZang]的名声,让部下转达他的命令:不许西行[XiXing]取经,立即回京。
玄奘[XuanZang]顿时陷入进退两难境地。也许天无绝人之路,凉州有一位叫慧威的和尚帮了他。慧威是河西一带的佛门领袖,很有权威。慧威得知李大亮的限令后,决定帮助玄奘[XuanZang]。他派了慧琳、道整两个弟子护送玄奘[XuanZang]偷偷出关。白天官兵防守甚严,无法出关,于是他们夜半更深时找个无人处顺着绳索偷偷出城。
玄奘[XuanZang]在慧琳、道整两个和尚的护送下,一路上风餐露宿,昼伏夜行,几日后到达瓜州(今安西)。瓜州刺史独孤达敬重佛法,听说玄奘[XuanZang]法师来到,热情款待。此时凉州都督李大亮追访玄奘[XuanZang]的公文很快也跟来了。他们对玄奘[XuanZang]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一个叫李昌的官员私下将公文拿给玄奘[XuanZang]看,并问道:“法师是不是此人?”玄奘[XuanZang]迟疑着不敢作答。李昌又说:“请法师说实话,如果你就是玄奘[XuanZang],我为你想办法。”玄奘[XuanZang]只得如实相告。知道实情的李昌为玄奘[XuanZang]的行动和精神所感动,当着玄奘[XuanZang]的面撕掉文书,让他尽快动身。离开瓜州后,他为了避开官府的盘查,不敢公然行官道,却又必须依傍官道,以免遭迷路,但随时有遇到官兵的危险。
在瓜州以前,玄奘[XuanZang]虽然也遇到了困难,但基本上还算是一路顺利。从瓜州开始,直到伊吾(今新疆哈密)之间的九百里旅途,才是玄奘[XuanZang]西行[XiXing]求经最为艰难的一段。
瓜州最大的自然特点是沙漠和大风。玄奘[XuanZang]告别李昌后,景况就很不妙了。首先,他来时所骑的马死了,从凉州来的两个僧人也相继离他而去,再加上前路艰难,没有人愿意冒险给他带路,玄奘[XuanZang]心里一片忧虑。就在这时,有个胡人石磐陀愿意与他同行。可是这胡人并非忠实的路伴,进入沙漠后,因为畏惧,中途丢下玄奘[XuanZang],回去了。无奈,玄奘[XuanZang]只好一个人硬着头皮偷偷穿越五个烽燧,进入了八百里大沙漠——莫贺延碛大沙漠。在穿越中,他差点儿被守护的士兵射中。进入沙漠后,虽然没有官兵的威胁,但来自大自然的危险更恐怖。沙漠中独特的海市蜃楼现象,犹如鬼魅魔影,时时缠绕着玄奘[XuanZang],而遮天的大漠风沙不时从他身边裹挟而过。此时,唯一的水囊又不幸失手掉在地上,水洒得一滴不剩。玄奘[XuanZang]想到了退却,并且真的退却了。他往回走了十多里,但最终又折回头,向西而去。五天后,在没有水又迷了路的情况下,玄奘[XuanZang]奇迹般地走出了沙漠,到达西域第一站——伊吾,又过数日,到了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
在高昌国内,玄奘[XuanZang]再次遇到阻挠。
高昌国王麴文泰听说玄奘[XuanZang]到来,遣使迎候,并与玄奘[XuanZang]结拜为兄弟。他希望用盛情把眼前这位博学的僧人留在自己的身边。玄奘[XuanZang]的西行[XiXing]路途再一次受阻,他以绝食抗争,以表他西行[XiXing]的决心。到了第四天,玄奘[XuanZang]已经非常虚弱了,鞠文泰只好同意放他走,而且提供了难以想象的丰厚物资。临行前,麴文泰要求玄奘[XuanZang]从印度返国路过高昌国时,留住三年。还要求讲经一个月后才能走,玄奘[XuanZang]一一答应。
离开高昌时,玄奘[XuanZang]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取经团队,总数达到了三十人。这个团队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随后的一场大雪崩和高原反应夺去了大多数人的生命,只有两个弟子和玄奘[XuanZang]侥幸存活。
631年,玄奘[XuanZang]穿越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国土后,终于踏上印度国土,看到了那烂陀寺。
此后,他在这个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大学里,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学习。这期间,在戒日王举办的一次全国性的辩论大会上,玄奘[XuanZang]的声名大噪,自此,玄奘[XuanZang]在印度声名远播,无人能及。
641年,玄奘[XuanZang]辞别戒日王准备回国,他决定沿着丝绸之路北线,经过高昌国回长安。按照他与鞠文泰的约定,玄奘[XuanZang]原本要在高昌国停留三年,但在东归途中得知,高昌王鞠文泰已经不在人世,此约定未能实现。两年后,玄奘[XuanZang]回到中土,受到官方和民间热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