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海伦与斯诺是如何返回中国的?--国家年鉴(5)
斯诺[SiNuo]有些窘:“这件事比我们大。可我们是多好的一对呀,这是命呀。”
“让我们等到我在中国[ZhongGuo]过第二个生日,再去算算命吧。”
“现在就去。”他们坐出租车来到静安寺一座小庙,那儿有一位老和尚,满是皱纹的脸上有一个生着长毛的痣。和尚摇了一下竹签筒,让他们抽。司机用洋泾浜英语翻译给他们听:“两人命一样。顶好,很福气。你们应该立刻结婚。”
“现在你不能再拒绝了吧!”斯诺[SiNuo]大笑,海伦[HaiLun]也笑起来。但海伦[HaiLun]随后说,她不想把婚事弄糟。她相信结婚,也相信离婚,相信选择和自由意愿———也许这就是后来他们离异后,海伦[HaiLun]从不抱怨斯诺[SiNuo]的原因。她坚持要先写一本书,哪怕永远不出版。斯诺[SiNuo]佩服海伦[HaiLun]的执着,但又奇怪:他不明白海伦[HaiLun]有这样的意志却为何没有出名,也没有变得富有,也没有成一个大作家……
这年12月,斯诺[SiNuo]的书稿写完了,可海伦[HaiLun]的进展一点也不顺利。他们来到码头,一任海风吹拂。海伦[HaiLun]从手提包里拿出那枚西藏戒指,脱下一只小白手套:“你现在可以给我戴上了。” 他们按照西藏的方式把冻得发红的鼻子相碰相擦。海伦[HaiLun]建议做一套日本和服,到东京去结婚,但斯诺[SiNuo]并不喜欢这个主张。
这之后,特别是斯诺[SiNuo]访问延安后,名声大振,写作愈加忙碌。为了让斯诺[SiNuo]安心写书,杂事如复信等,都成了海伦[HaiLun]的主要工作。斯诺[SiNuo]终生称道的一件事是自由,不要束缚。他想享有家庭和妻子的所有益处,却不想有一点拖累。他望着海伦[HaiLun]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的40个材料箱子,心里总是很烦。分离的种子开始滋长了。海伦[HaiLun]对分手一直抱着乐观的态度,认为:“这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多么勇敢。他们向人们要求的,甚至他们相互之间要求的,是多么少,而他们献出的,又是那么多!他们从不提起,连他们彼此之间也不提。这个经验应有比1949年离婚更好的结尾,可是这样的结尾已寓在其中。没有委婉动人的情节,没有悲剧,没有冲突,没有善与恶的斗争,哪有好的戏剧呢?”
与斯诺[SiNuo]结婚的第二个妻子洛伊斯·惠勒,是一名演员。他们在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旅行之后,回到美国。在纽约的闹市区住过,有一阵子还住在好莱坞,洛伊斯拍片,斯诺[SiNuo]写作,有时也一道出外采访,由洛伊斯给斯诺[SiNuo]当速记员。生了一个儿子之后,他们才安顿下来,选择了赫德逊河上游的斯奈登渡口为家。他们在1949年5月的一天,在那里正式结婚。在场的只有少数几个好友,还有斯诺[SiNuo]的哥哥霍华德和中国[ZhongGuo]人民的老朋友史沫特莱女士。过了不久,由于美国政府执行麦卡锡主义,斯诺[SiNuo]夫妇都上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为了谋生和寻求工作的自由,斯诺[SiNuo]只好去了瑞士。他想由此继续返回中国[ZhongGuo]做他愿意做的事,可是当时的美国护照限制很多,对华盛顿来说,“中国[ZhongGuo]是头号坏蛋”。后来,在1960年和1964年,斯诺[SiNuo]搞到一个单独的签证,但不许洛伊斯陪他去东方旅行。好在洛伊斯在嫁给斯诺[SiNuo]时就做了充分准备。她认为,驻外记者的妻子必须要有坚强的神经和耐心,才能让她们的丈夫长期离家,去做危险的旅行,互相失去联系,等得让人心焦。“我和埃德(斯诺[SiNuo]的爱称)结婚时,他已过了他的生活中最富刺激的时期。但是我仍知道,同他在一起的生活既不会是安定的,也不会是简单的。……我在结婚之前就深刻地了解了这个人。我爱他的勇气,也同样爱他对事实的尊重,独立思考。我已经习惯于他的健忘,他的随便乱扔衣服,我适应了他的迟到而且经常被他的恻隐之心所感动……”
斯诺[SiNuo]可以自己来中国[ZhongGuo],但1964年之后,有6年的时间再没有来中国[ZhongGuo],又是什么原因?
其主要原因是正直的斯诺[SiNuo]对中国[ZhongGuo]后来开展的“文化大革命”深表不解,并且在欧洲的一些报刊上撰文反对中国[ZhongGuo]的做法,在一旁泼了冷水,这引起了正“如火如荼”深陷在“文革”中的中国[ZhongGuo]方面的不满。斯诺[SiNuo]与中国[ZhongGuo]人的感情陡然降到最低点。他想再次来华访问,却被拒之门外。当然,他也不了解,在中国[ZhongGuo]外交部的大院里,已经有大字报指名道姓说他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往中国[ZhongGuo]的间谍”。但斯诺[SiNuo]毕竟是对中国[ZhongGuo]做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中国[ZhongGuo]人民并没有忘记他。而且到了1970年,毛泽东等人也对“文革”初期的做法有一定的反思,并有重要的话要传递到世界。而最理想的传递人——无论从与中国[ZhongGuo]的关系还是影响来说,唯有斯诺[SiNuo]最合适。可难题是:斯诺[SiNuo]对自己前一段的论点不肯表示让步,也不肯主动表示访华,令外交部门大伤脑筋。最好有一个曾与斯诺[SiNuo]相识,现在又地位重要的外交官做“说客”,让斯诺[SiNuo]主动表示访华,中国[ZhongGuo]政府表示接受。这个任务就落到了中国[ZhongGuo]驻法大使、红军外交家黄镇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