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袁世凯如何胁迫熊希龄签名同意解散国民党?--中国年鉴网
本文原载于《翻阅日历》
北洋时代号称“武夫当国”,其实,当时有实力的各路军阀整天忙的却是组阁。只是在山头林立的情况下,想要组成一届让各方都满意的内阁[NaGe]并不容易,所以,北洋时期的内阁[NaGe]新陈代谢非常快,短短16个月竟然有31届内阁[NaGe]登场。
北洋时期的内阁[NaGe]总理[ZongLi]以文人居多,但是基本上干不长。朱启钤只做了3天的代理总理[ZongLi],颜惠庆做了7天,汪大燮干得稍长点儿,9天。
在众多的内阁[NaGe]总理[ZongLi]中,熊希龄的名字屡被后人提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他于1913年9月11日组成了名噪一时的“名流内阁[NaGe]”;二是受热河行宫[XingGong]盗宝案的牵连,他被袁世凯[YuanShiKai]利用,解散了国民党与国会;第三,对政治失望之后,他转而投身于慈善,被称为中国的“慈善总理[ZongLi]”。
当然,毛泽东的好评也让熊希龄加分不少。毛泽东曾这样评价熊希龄:“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1949年共产党中进驻北京,毛就住在熊希龄创办的香山慈幼院的旧址。
强拉做总理[ZongLi],艰难组内阁[NaGe]
与沈从文一样,熊希龄也是从湖南凤凰走出来的湘西人,人称熊凤凰。
出身于军人世家的熊希龄有“神童”之称,他19岁中进士,22岁被钦点为翰林。甲午战争之后,想要救国图强的熊希龄积极投身到戊戌变法运动中去,因在湖南主持了多项新政而被光绪帝征召入京。后来生病耽误了行程,虽因祸得福,保住了性命,没有与“戊戌六君子”一同遇难,但也受到了“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处分。后来,赵尔巽看重熊希龄的才干,两次上奏朝廷,熊希龄得以恢复原职,再后来,熊希龄又被端方看重,保奏他充当出洋考察的五大臣随员,35的熊希龄才真正摆脱了“站错队”的影响。
熊希龄是清末官场上罕见的通才,他被袁世凯[YuanShiKai]看中,在其内阁[NaGe]中担任财政总长[ZongChang]一职,主要处理的就是对外借款的问题。但是,内阁[NaGe]总理[ZongLi]唐绍仪和袁世凯[YuanShiKai]矛盾重重,熊希龄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最后跟随唐绍仪一起辞职。袁世凯[YuanShiKai]不肯放弃人才,就转头任命他为热河都统。
1913年初,宋教仁被杀,引发了讨伐袁世凯[YuanShiKai]的“二次革命”,袁世凯[YuanShiKai]一方面用武力进行镇压,另一方面又想利用进步党组阁,减轻舆论压力。他选中了熊希龄,而且置熊的百般推辞于不顾,强拉他组阁。熊希龄推辞不掉,只好从热河奔赴北京上任。
熊希龄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组建内阁[NaGe]。熊希龄本来中意的人选是梁启超、张謇、杨度和汪大燮。但袁世凯[YuanShiKai]却给了熊希龄一张内阁[NaGe]成员名单,只剩下三个可支配的名额,还是司法、教育和农商这样的闲职。杨度公开声称“帮忙不帮闲”,第一个置身局外。梁启超本来想管财政,现在被安排当没有实权的司法总长[ZongChang],内心十分不痛快,不愿入阁。汪大燮以梁启超不入为借口,也推辞不入。这样,熊希龄当上总理[ZongLi]一个多星期,始终无法组建内阁[NaGe]。
熊希龄很恼火,两次去劝梁启超。第一次交涉,两人不欢而散,第二次交涉,梁启超仍执意不肯,熊希龄最后大发脾气:“屡次都是你催促我来京赴任,嘱咐我做出牺牲,现在我已经牺牲,你却洁身自好,上岸观风,足见‘熊希龄’三字,抵不上‘梁启超’三个字那么尊贵!”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推辞就伤兄弟感情了,再加上袁世凯[YuanShiKai]也略有变通,即财政总长[ZongChang]改由熊希龄兼任,周自齐主管交通,梁启超于是答应出任司法总长[ZongChang],张謇、汪大燮遂也同意填补农商与教育两个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