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扎麻芒堡:难忘“英雄先遣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

  

扎麻芒堡:难忘“英雄先遣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

当地干部群众在烈士陵园祭奠李狄三烈士。

  在庄严肃穆的阿里[ALi]烈士陵园,簇簇红柳丛中,安眠着这样一个英雄[YingXiong]群体。

  60年前,他们[TaMen]一行138人,从新疆南部于田县的普鲁村出发,跨越冰封雪裹的巍巍昆仑,踏入千古沉睡的万里荒原,在没有地图指引、没有向导领路、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跋涉上千公里,克服雪盲、高原病的致病威胁,率先进入藏北高原,成为解放军[JieFangJun]进入西藏的第一支队伍。其中近一半的人,永远地安眠在阿里[ALi]这块土地上。

  他们[TaMen],就是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盖世英雄[YingXiong]”的“进藏英雄[YingXiong]先遣[XianQian]连”。

  每到逢年过节,当地的各族群众都要带上祭品,来到位于狮泉河镇的烈士陵园,祭奠先遣[XianQian]连的英雄[YingXiong]们;新进藏的干部和刚刚分配来的大学生们,无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如挺拔的战士[ZhanShi]一般林立的烈士陵墓;历年入伍的新战士[ZhanShi],必列队向烈士们致哀,表达他们[TaMen]继承先烈遗志、坚守神圣国土的决心。

  而在阿里[ALi]地区北部的改则县,每到清明时节,当地的干部群众,都要来到一个名叫“扎麻芒堡”的地方,向矗立在戈壁滩上的一座石碑敬献鲜花和洁白的哈达,表达他们[TaMen]的怀念;在平常的日子里,有许多来自阿里[ALi]之外的游客,不惜驱车几百公里,慕名前往扎麻芒堡凭吊先烈。

  因为“扎麻芒堡”,正是先遣[XianQian]连进入茫茫藏北、在凛洌寒冬中独自坚守达270多个日日夜夜的旧址。在那些了解先遣[XianQian]连英雄[YingXiong]事迹的人们心中,这是一块代表着坚韧、传奇,洋溢着革命英雄[YingXiong]主义气息的圣地……

  1949年12月,新中国诞生不久,面对帝国主义加紧策划“西藏独立”的严峻形势,毛泽东主席发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指示。1950年1月,中央批准了刘伯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自川、滇、青、新四省对西藏多路向心进军”的建议。新疆军区组建了独立骑兵师,进驻于田。同时根据时任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同志认为“新藏间,横隔昆仑高原,均高6400米有余,进军阿里[ALi],想其艰难不亚于长征”,因此“不宜大量出兵,应先派出一连左右的兵力先行进藏,担负侦察、设站等任务”的建议,独立骑兵师第一团一连被批准作为“进藏先遣[XianQian]连”。

  这是一支由汉、回、藏、蒙古、锡伯、维吾尔、哈萨克等7个民族共138名指战员组成的连队,少数民族占40%。连长曹海林、指导员李志祥,副连长是原359旅人称“小老虎”的战斗英雄[YingXiong]彭清云。1938年入党、随西北军转战大西北多年的第一团党委委员、保卫股长李狄三任先遣[XianQian]连总指挥兼党代表。

  1950年8月1日,独立骑兵师在昆仑山下的普鲁村,为先遣[XianQian]连举行出征誓师大会。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等首长,亲自为先遣[XianQian]连送行。当天,先遣[XianQian]连从普鲁村出发,骑着战马、拉着骆驼,高举着“向西藏大进军”的旗帜,踏上了进军阿里[ALi]的征途。

  阿里[ALi]地处西藏西部,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完整的地理单元。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众多大山,把这块雪域高原托举到了世界最高处,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600米到5100米之间,空气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一半,不适宜植物生长、动物生存和人类生活,被称为“生命禁区”。尤其是阿里[ALi]北部昆仑山南部高原,海拔更高,人迹罕至。

  先遣[XianQian]连手中,只有一张彭德怀托人从香港购得的一幅当年瑞典人斯文·赫定绘制的阿里[ALi]地区地图,上面除了标明阿里[ALi]首府噶大克所在的位置以外,其他地方特别是阿里[ALi]北部,许多地方都是空白。接近昆仑山的于田当地人还没有人真正进入过藏北,因为昆仑山上令人窒息的“瘴气”(实际上是高原反应),早已令他们[TaMen]谈之色变,根本不敢再往前走。

  先遣[XianQian]连就这样以前无古人的勇气,踏进了这片未知的茫茫高原。昆仑山中没有道路,不见人烟,只有一座座直插云际的皑皑雪山。千沟万壑,深不见底;暴雪冰雹,变幻莫测。连队出发不久,就有一位战士[ZhanShi]被骤然来袭的山洪卷走,不幸牺牲。最可怕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瘴气”。翻越山岭的时候,人的心脏好像要从嘴里跳出来,头痛得好像要开裂,马也张着大嘴喘粗气。指战员们手和脸都青筋暴起,皮肤呈紫黑色,有的人已接近昏迷。年纪较大的李狄三由于过去打仗负过伤,更经不起高原反应的折磨,边走边吐,几度休克过去。

  然而,困难没有吓倒英雄[YingXiong]的先遣[XianQian]连。翻越山岭的时候,许多人用毛巾把头部紧紧绑住,拉着马尾巴,继续咬牙前进。体质较强的搀扶着体质弱的,或者背负着无法行走的同志前进。在翻越一路上海拔最高的“界山”大坂时,身体强壮的战士[ZhanShi]牟全宝,接连背了8个人过大坂,最终却因高原反应,长眠在“界山”大坂。在最困难的时候,先遣[XianQian]连仍然歌声不断,上路、开饭之前,都有歌声相伴。李狄三还根据《解放军[JieFangJun]进行曲》的调子,编写了一首《挺进歌》:“挺进挺进挺进,我们的队伍到藏北,头顶着猛烈的风和雨,脚踏着昆仑的千秋雪,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

  战士[ZhanShi]们高唱着这首气势昂扬的“挺进歌”——后来成为先遣[XianQian]连的连歌——一路上爬冰卧雪,克服了雪盲症等高原症的折磨,历经近一个月的千辛万苦,于8月29日进驻到阿里[ALi]改则的扎麻芒堡。

  扎麻芒堡,是改则宗西北方向一个长满了骆驼刺的荒滩,海拔4517米,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半年时间被冰雪覆盖。先遣[XianQian]连在骆驼刺茂密的地方扎下帐篷,然后又打来骆驼刺堆成高高的“围墙”,建成了解放军[JieFangJun]进藏后的第一个“据点”。起初,当地群众对解放军[JieFangJun]有畏惧感,当地头人也不准牧民们与解放军[JieFangJun]接触,先遣[XianQian]连向他们[TaMen]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助群众放牧、捡牛粪、医治疾病,还把自己带的有限的衣服、粮食、茶叶等接济贫苦牧民,慢慢赢得了他们[TaMen]的好感。

  1950年10月的昌都战役后,李狄三请当地藏胞与西藏噶厦政府派驻噶大克的阿里[ALi]噶本(总管)联系。噶本十分惊慌,极力要把先遣[XianQian]连赶走。后来听了改则官员接触先遣[XianQian]连的汇报,才派出两位代表与先遣[XianQian]连谈判,达成了噶本政府承认解放军[JieFangJun]进驻、解放军[JieFangJun]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4条协议。不过,为了测试解放军[JieFangJun]的实力,噶本政府代表提出举行赛马大会,要与解放军[JieFangJun]比试枪法和箭术。

  先遣[XianQian]连是独立骑兵师从全师精挑细选的英雄[YingXiong]连队,藏龙卧虎,自然不惧怕藏军的挑衅。在赛马大会上,解放军[JieFangJun]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一出场,就压倒了松松垮垮的藏军队伍。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赛马大会的藏族群众嘀咕:“解放军[JieFangJun]就像地里的青稞一样整齐,而藏军就像没有管好的羊一样乱七八糟。”

  比试枪法就是在百步开外,射击远处的一排羊胛骨,每次上场10人,每人10发子弹。结果,藏军轮番打完后,只有一个人从靶子处抱过一捆羊骨头进行清点。而解放军[JieFangJun]轮番打完后,有3个人抱着羊骨头还没有全抱完。藏军头领不服气,还要与先遣[XianQian]连的领导比试。结果,副连长彭清云枪枪命中,轰动全场。无奈,藏军又提出要比试他们[TaMen]觉得拿手的射箭。先遣[XianQian]连的大力士、蒙族战士[ZhanShi]巴利祥子,箭未出手,强弓已被折成两段!藏军不禁被先遣[XianQian]连精湛的武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所折服。

  随后,阿里[ALi]噶本的两位代表写信给毛泽东主席,称“这里没有经过一点战争,已经实现了和平”,并保证服从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毛泽东回信予以鼓励。先遣[XianQian]连作为最早进入西藏的部队,争取团结了藏族群众和上层人士,扩大了共产党、解放军[JieFangJun]的政治影响,并对拉萨当局形成了心理震慑,从而为昌都战役的胜利起了一定的配合作用,对促成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赴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和谈作出了贡献。

  然而,先遣[XianQian]连在扎麻芒堡所度过的这个冬天,却是极为残酷的。由于大雪封山,给养中断,缺少药品,这100多人、几十峰骆驼,被困在一片荒漠中的“孤岛”上。他们[TaMen]每人每天吃两次玉米稀饭都难以保证,只好打猎为生,巴利祥子为打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棉衣破了,用麻包口袋缝补;鞋子不能穿了,就用野马皮做成“皮窝子”穿;没有针线,就用骆驼毛捻线、削羊骨做针;帐篷破损无法挡住寒风,他们[TaMen]就在雪地上挖“地窝子”避风御寒。因严重缺氧,长期吃不上新鲜蔬菜和营养不良,许多干部战士[ZhanShi]身体肿胀,病重牺牲。在漫长的270多天的坚守中,先遣[XianQian]连有63名干部战士[ZhanShi]因病殉职,接近全连人数的一半!

  但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先遣[XianQian]连的英雄[YingXiong]们,仍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刚刚埋葬完牺牲的战友,战士[ZhanShi]们就走出“地窝子”,来到操场上,高唱《解放军[JieFangJun]进行曲》,进行队列表演;连队安排病号坐在铺在地上的羊皮上晒太阳休息,他们[TaMen]却手拉手、踉跄着来到野地里为连队打柴,用肿胀的双手折下骆驼刺,捆好后,爬在地上,一点点将柴禾拖回营房——战士[ZhanShi]王万明、鄂鲁新在去世前一天,还在为连队打柴。

  李狄三也得了严重的高原病,但他用布条把肿胀的两腿绑起来,不让别人知道。最后因不能走动,被强制卧床休息,他让战士[ZhanShi]们找来一大堆羊毛,自己坐在床上搓成绳子,又让人把通向各班“地窝子”的路栽上木桩,把毛绳绑在木桩上,他扶着毛绳到各班,鼓励战士[ZhanShi]们增强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信心。

  “十七条协议”签订后,独立骑兵师第二团团长安志明率后续部队,踏着先遣[XianQian]连的足迹,艰难跋涉千余公里,于1951年5月28日到达扎麻芒堡,与先遣[XianQian]连胜利会师。这时,李狄三已经生命垂危。他躺在“地窝子”中的一块野驴皮上,看到安志明等后续部队的干部战士[ZhanShi],嘴角一动,像是在笑,眼泪却不停地往外流。他吃力地从枕边摸出几本他一路记下的行军日记,交给了安志明,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只是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日记本,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就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在李狄三的日记本中,记录了先遣[XianQian]连出发以来的经历,详细说明了在高原行军、开展群众工作、做战士[ZhanShi]工作等方面的方法、经验、教训和注意的事项。在一本日记本里,夹着一张纸,上面是他在比较清醒时,写下的对自己遗物的安排:茶缸送给三班长,他的茶缸不能用了;彭副连长的皮大衣在行军途中垫在沼泽里了,早已没有穿的,把我的这件大衣送给他;祥子生前送给我的两张狼皮,请转交我父母做褥子;金星钢笔转交给我的斗儿。谢谢。再见了,同志们!

  先遣[XianQian]连的干部战士[ZhanShi]与后续部队一起,含泪把李狄三的忠骨埋在了阿里[ALi]高原。随后,他们[TaMen]又加入了继续进军普兰和阿里[ALi]首府噶大克的队伍。10月,进藏部队组成了以安志明为书记的阿里[ALi]分工委,阿里[ALi]全境解放。

  为了表彰先遣[XianQian]连可歌可泣的英雄[YingXiong]业绩,新疆军区命名先遣[XianQian]连“英雄[YingXiong]连”光荣称号,并给全连每个同志记大功(一等功)一次——一次为130多人记大功,这在解放军[JieFangJun]历史上实属罕见。毛泽东得知先遣[XianQian]连的英雄[YingXiong]壮举后,连称他们[TaMen]是“盖世英雄[YingXiong]”。1964年,阿里[ALi]军分区和地委决定修建烈士陵园,将埋葬在扎麻芒堡的烈士遗骨,迁往狮泉河烈士陵园,立碑永志。

  如今,李狄三与牺牲的先遣[XianQian]连战士[ZhanShi]们的墓碑,肩并肩矗立在阿里[ALi]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无声地彰显着先遣[XianQian]连的铮铮骨气,宣示着解放军[JieFangJun]官兵的浩浩雄风,记录着进藏英雄[YingXiong]们的不朽人生!2009年,经中央军委批准,解放军[JieFangJun]总政治部组织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100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李狄三与雷锋、黄继光等一道,高票入选,名列前茅。

  扎麻芒堡:

  扎麻芒堡位于改则县西北,距县城约90公里,海拔4517米。“扎麻”在藏语中即指当地的生长的一种植物“骆驼刺”;“芒堡”为“多”的意思,故“扎麻芒堡”意为多毛刺之地,原是当地的一个放牧点。先遣[XianQian]连最初到达了改则县的两水泉,后因扎麻芒堡的藏族群众较多,为了方便做群众工作,迁移至此。后人为了纪念先遣[XianQian]连的丰功伟绩,将扎麻芒堡一带命名为“先遣[XianQian]乡”。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