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解放战争中的南北通航--国家年鉴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政府发动了内战,同时对北方沿海和长江以北的解放区实行封锁。蒋介石命令海军总部和淞沪警备司令部于1947年专门制订了《交通经济封锁办法》,不让一粒米、一寸布运往解放区。
但蒋介石的封锁并没有吓倒解放区军民,反而对上海[ShangHai]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本来,上海[ShangHai]的工业和民用煤炭,几乎全部靠北方供应。切断了“北煤南运”这条航线,无异断了上海[ShangHai]工业的“粮食”,市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1948年上海[ShangHai]港的货物吞吐量仅有430万吨,更比1946年减少213万多吨,比历史最高记录1931年的1400万吨减少近1000万吨。面对内战的灾难,广大市民特别是上海[ShangHai]工商界与航运界无不怨声载道。1949年1月,上海[ShangHai]航运界进步人士率先向南京国民党政府和北平中共中央分别拍发了电报,提出南北通航、以货易货的要求,呼吁签订“南北通航贸易协议”。对此,国民党指使自己的报纸、电台放出谣言,说什么“船舶开到华北[HuaBei]口岸,共军将不准其驶回上海[ShangHai]华南等原地”,企图阻止这一建议。然而上海[ShangHai]航运界不信谣言,早在1948年就曾将火油、棉花等物资运往解放区,同时了解到共产党深明大义,一心为人民。于是,上海[ShangHai]航运界不顾国民党行政院和军方的阻挠,多次据理力争,并派魏文翰(他与周恩来是南开大学同学)、周启新、姜克尼、俞慧芳等4人为代表,于1949年2月12日乘坐“大上海[ShangHai]”号海轮赶赴华北[HuaBei],与中国共产党商谈通航大计。随后“唐山”号货轮启航北上。“大上海[ShangHai]”号驶出的第三天,上海[ShangHai]航运界收到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副主席周恩来联名发来的回电:“恢复华北[HuaBei]上海[ShangHai]间航运,以利生产之发展极为重要。‘大上海[ShangHai]’、‘唐山’两轮北驶,并派员至华北[HuaBei]接洽,极表欢迎,此间已嘱北平叶剑英市长、天津黄敬市长准备接待。……所谓华中、华南中国船舶开往华北[HuaBei]口岸,将不许其驶返原地等,系报纸造谣,先生等不应置信。”这些内容通过电波,又传到了航行海上的“大上海[ShangHai]”轮,魏文翰等4位代表更是满心欢喜,信心倍增,急盼着与中共代表早日谈判。
“大上海[ShangHai]”轮终于在2月中旬抵达华北[HuaBei],魏文翰等4位代表受到了天津市市长黄敬的热情接待。第二天他们就乘车赶赴北平。华北[HuaBei]军政委员会、北平市领导热情接见了他们,并指示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上海[ShangHai]航运界的代表是毛主席、周副主席的客人,肩负华北[HuaBei]与上海[ShangHai]直接通航的重大使命,马上与他们进行会谈。
谈判很快达成了协议:解放区以10万吨开滦优质煤炭交换国统区30万袋面粉,以后再扩展到其他物资。对通航有关的具体事项,都作了妥善安排和规定,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南北通航的诚意,上海[ShangHai]航运界4位代表深感满意。返回上海[ShangHai]后,魏文翰等立即向国民党行政院递交了书面报告和协议全文及附件。国民党迫于航运与工商各界以及广大市民的强烈要求,同时看到严重的煤荒已危及工厂开工,影响水电供应,于他们的统治不利,也就不得不同意试办。
于是,从1949年2月12日“大上海[ShangHai]”首航华北[HuaBei]起,至4月20日,先后共有10艘海轮投入南北通航,共运到上海[ShangHai]10万余吨开滦优质煤炭,北运的面粉有30多万袋。从而缓解了上海[ShangHai]用煤的紧张局面;华北[HuaBei]军民吃到了上海[ShangHai]加工的面粉,也改善了生活。后来由于战事逼近上海[ShangHai],国民党强行征用商船运兵、运武器弹药、运大批金银财宝逃往台湾,又中断了南北通航。(石川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