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全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保存记--国家史册
中共刘集支部旧址。
保存在刘集村的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
广饶县大王镇,全省乃至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中共延集、刘集支部在这里成立,并保存了全国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涌现出了刘子久、刘良才、丁莱夫、延伯真、刘雨辉等一大批革命志士。
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走近这片神圣的土地,寻访这些革命先行者的足迹,聆听他们的后人讲述当年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最早的农村党支部
延伯真,大王镇延集村人,1923年在青岛经王尽美、邓恩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东营地区第一名共产党员。1924年,受党组织派遣,延伯真回家乡开展工作,先介绍同村的延安吉入党,然后联络邻近的寿光县张玉山、王云生等人,共同建立了中共寿(光)广(饶)支部。1925年2月,根据中共山东地执委的指示,中共延集支部在大王镇延集村建立,直接隶属中共山东地执委领导。可以说,是延伯真将革命的火种带回鲁北,并使其在广饶、寿光两地越燃越旺。
今年81岁的延东宁是延伯真的侄子,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他回忆说:伯父出生在贫农家庭,小时候在乡塾读书,济南第一师范学校招生时被录取,就离开家去上学了。1921年夏天,伯父师范毕业后,在博兴县当了半年师范讲习所教员。第二年,他回到广饶,组织延安庆、延安吉他们扒了姑子庙,办起了延集小学。那时候顽固派不让开学堂,伯父他们维持了半年后办不下去了。之后,他又到平阴开展乡村教育,没想到那里的保守势力更顽固,那年年底伯父就去了青岛。在青岛,他认识了共产党员王尽美和邓恩铭,经他们介绍,伯父于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东营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1924年,伯父经常回家乡广饶县延集村,在广饶、寿光一带开展党的工作,介绍了延集村延安吉和邻近寿光县的张玉山、王云生,并帮助建立了中共寿(光)广(饶)支部,为广饶、寿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1925年2月,中共延集支部建立,这是东营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也是山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共产党宣言》来到刘集
谈起中共刘集支部曾保存过的全国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延东宁难以掩饰心中的自豪。他高兴地说:“那本书就是伯父延伯真与伯母刘雨辉从济南带回家乡的,伯父当时担任山东省地执委组织委员,跟邓恩铭等同志一起工作,《共产党宣言》是他们内部学习的书籍之一。”1926年春节期间延伯真、刘雨辉回家探亲,将这本1920年8月出版的我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带回家乡,最后,这本书一直在刘集支部传播革命真理。现在,这本《共产党宣言》已经成了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其实,不只这本书,延伯真还带回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籍,成为延集支部办夜校时的常用教材。
1925年至1927年间,延伯真曾任中共山东地执委组织委员。1931年至1941年,延伯真在东北参加了苏联远东情报局工作,1946年,延伯真和妻子刘雨辉一起在哈尔滨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后到了一机部销售局驻沈阳办事处工作,1968年,为党的事业奋斗了40多年的延伯真在沈阳病逝。延东宁只见过伯父延伯真一次面,那是1963年,延伯真来到济南与当时的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云生会面,恰巧延东宁此时也在济南,两人终于见了面,并连续聊了几天。刘良才和《共产党宣言》
刘良才是中共刘集支部的建立者,中共刘集支部第一任书记。6月3日,在刘集村,我们见到了刘良才的孙子刘奎湘老人。这位70岁的老人告诉我们:“我还没出生的时候,爷爷就不在了。”老人对于自己祖父的所有印象都来源于祖母姜玉兰,“从我记事起,奶奶就经常对我说爷爷的事情,她说我爷爷是个很忠厚善良的人,对人很和气,虽然只上过几年私塾,但是在当时来讲也是很有思想的人,对于追求真理很向往。”1925年春节,刘良才的堂弟刘子久(刘俊才)介绍刘良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刘良才便与革命事业身心相系,最终献出了生命。
刘良才烈士一生为革命东奔西走,成立群众组织,发动“觅汉增资”、“掐谷穗”、“砸木行”以及工人罢工等革命活动,狠狠打击了地主豪绅和资本家。敌人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严密盘查,通缉捉拿。
刘奎湘听奶奶回忆:1933年初,也就是在刘良才遇害的半年前,刘良才最后一次回家。当时是晚上,刘良才从堂屋后窗跳进来,戴着帽子,裹着夹袄。当时,他在潍县秘密开展工作,担任中共潍县县委书记。家里人见他回家都格外高兴,那天刘奎湘的哥哥,也就是刘良才的长孙正好出生。刘良才临走时,姜玉兰让他给孙子起个名字,刘良才说:“我现在在潍县工作,就叫他潍县吧。”谁知这一去,竟成了永别,只留给了孙子这个有特殊意义的乳名。刘良才到潍县担任县委书记临行前,他把这本《共产党宣言》郑重地交给刘集党支部委员刘考文,并嘱咐刘考文好好保存。
过了半年,一天夜里,刘良才家里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敲开刘家门,这个人只是一探头,说了一句“刘良才在潍县遇难了”便匆匆离去。刘良才烈士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将他钉在城门上示众,遗体都没能入殓。全家被抄《共产党宣言》却安然脱险
1932年8月,博兴暴动失败,广饶县的党组织进一步遭到破坏,有不少共产党人被捕、被杀。刘考文估计自己也有可能被捕,就把这本《共产党宣言》转交给了忠厚老实、不太被敌人注意的党员刘世厚保存,并郑重地告诉刘世厚:“这本书务必保存好,它比我们的生命都重要啊!”不久,刘考文果然被捕入狱,全家被抄,而这本《共产党宣言》却安然脱险。这本《共产党宣言》就成了刘世厚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1945年,日本鬼子把刘集村烧成一片火海,刘世厚本与乡亲们一起逃出村庄,但仍冒着生命危险潜回村庄,将这本书抢救出来。刘世厚和刘集村的群众坚信“大胡子”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敌人的灭亡和革命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刘世厚把这本宣言作为对过去斗争岁月的缅怀,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憧憬、希望和寄托,精心收藏起来,因此未落入敌手。
从此,这本书再也没离开过刘世厚。直到1975年县里征集文物时,84岁高龄的刘世厚仔细地把这本快散架的书装订好,并在首页的左上角盖上了一枚“刘世厚印”,与最早收藏此书的“葆臣”印痕相映,然后,用一块老蓝布包起来,放进小漆匣里,恋恋不舍地献给广饶县历史博物馆。刘世厚的孙子刘鸿业回忆说,那个时候他还小,只知道老家的一口柜子里藏着一些宝贝,但具体是什么一直不清楚,爷爷锁着柜子不让看。直到中学毕业了,爷爷才把一切告诉刘鸿业。当刘鸿业看到了这本《共产党宣言》时,书脊已经被爷爷用线缝过,封面上的“大胡子”像还很清楚,书名依然是排错的《共党产宣言》。(记者 贾瑞君 通讯员 王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