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回忆1955年参加旅大地区接收苏联空军师的经历--中国年鉴
1954年10月12日中苏两国政府签署了《中苏关于苏联军队自共同使用的中国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根据地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支配的联合公报》。公报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政府鉴于朝鲜战争停止和印度支那和平恢复以来远东国际形势所起的变化,并注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力量的巩固和根据两国间已经建立的日趋巩固的友好合作关系,现议定苏联军队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无偿地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有关苏联军队撤退并将旅顺口海军根据地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措施的进行双方议定交由根据1950年2月14日的协定而组成的旅顺口中苏联合委员会负责。
苏联军队的撤退和旅顺口海军根据地地区的设备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55年5月31日前完成。
根据公报的精神,我国很快成立了旅大地区国家接收委员会。我陆、海、空三军也于1955年初相继进入旅大市(后改为大连市)及相邻的县城准备开始接收。
在正式接收前,我空军领导机关抽调了一大批俄语翻译前往旅大地区参加接收工作,我就在此时参加了俄语翻译组的工作,任中方空27师俄语翻译组组长。当时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对在接收工作中翻译人员的作用十分重视。有一次在他参加的翻译人员会议上,他着重指出,这次我国能提前收回旅大地区和苏军的一切军事设备,旅大地区今后由我国完全支配管理,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是我国外交工作方面的一个巨大胜利,也是我国国防力量强大的具体表现。在接收工作中,你们翻译人员的任务很重,在中苏两军上上下下的接触中,无论是会谈还是承办各种事项,处处离不开你们。因此你们自己首先想到的应是,你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表,军容风纪,一言一行,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出表率。在外事工作中要牢记周总理的教导,在外国人面前“不卑不亢”。你们的举止行为要显示出我军军人的文明素质。在翻译工作中既要讲友好,又要讲原则。你们做翻译的脚跟必须牢牢地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处处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这次我们空军接受苏联的飞机和其它地面设备,我们是要付外汇的,人家是不会白送给我们的。刘司令员强调说,外汇是人民的血汗,需要的就接收,不需要的坚决不要。你们要协助各接收单位精打细算,处处维护国家的利益。
1955年2月上旬,上级命令我带领一个十余人的翻译组去驻在金州的我空军27师协助接收。金州是辽东半岛的一个重镇,也是旅大地区北侧的咽喉要地,所以此地有一个苏联空军歼击航空兵师驻防。此时中苏两个师已经同住在一个营区,很快就转入了正式的交接工作。
根据空27师领导的要求,我和组内的同志们研究之后,分别按照俄语水平和个人的专业,将每位翻译组的同志对口安排到师属各单位,并要求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的归口业务负责到底。我主要负责中苏两个师领导的日常会谈、安排接收计划和到各接收点了解情况,协助解决重点困难问题。
双方领导开始进行的交接计划虽属顺利,但在时间安排上出现了分歧,双方争执不下。我方强调要按我们提出的时间安排,分期分段开展工作;苏方强调要按他们的计划行事。经过两轮会谈,我方强调我们是接收的主人,而且又是在我们的领土上进行,必须按照先主后宾的顺序办事,最后苏方终于同意了我方的要求。这个协议的原则,对以后我方的接收工作十分有利,及我方要求苏方什么时间准备好某项接收设备,苏方就必须如期准备好,否则就是违反协议。
在会谈中我方师领导反复强调的是对每批移交的飞机,苏方必须准备好,含地面检查、地面试车和空中试飞等,带故障的飞机我们是决不接收的。苏方师领导满口答应,但在外场的实际工作中,他们的机务人员对飞机只做了一般的准备。他们没想到我方的机务人员对每架飞机的操纵系统、燃油和高压油系统、滑油系统、冷气系统和座舱的各种航空仪表、无线电、通讯、导航系统以及发动机的各部件,甚至对机身蒙皮的铆钉都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对故障一一记下,要求对方限期排除。这下子可惊动了苏方的领导,他们的机务人员也一直叫苦,说给中国人准备飞机太难太累了。于是我方机务人员在向上反映问题的同时,也在下边做一些联络友谊的工作,例如利用苏联人爱喝酒的习惯,搞一些小型联欢会用酒招待他们,边喝边唱,既加强了友谊,又疏通了关系,加速了工作的进程。
通过这种友好活动,双方在私下里彼此更融洽了。苏方有些机组人员,通过翻译主动把手中存放的飞机和发动机好的备件,悄悄送给我方机组人员,作为友谊的回报。如果集中核算起来,这批备件的价值可是不小的。飞机在空中试飞,当然各种飞行参数必须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苏方的飞行副师长和机务主任几次跟我讲,中国空军飞行员和机务人员的工作精神值得称赞、值得学习,你们将来一定能够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在整个交接过程中,我在中、苏两师范围内于各类各级人员接触比较广泛,了解的各方面情况也比较多,差不多每隔一两天就向当时我师的参谋长汇报一次情况,并提出个人建议,颇受领导赞许。
在国家接收委员会和空27师党委的领导下,全师同志努力奋斗3个月,终于将飞机、航材仓库、地面通讯导航设备、雷达站、指挥所和场站所属的油料库、营房、机场设施和各种地面车辆等如期接收完毕,双方的交接证书上签字后,于1955年4月29日举行了双方有1000多人参加的胜利完成交接任务庆祝大会,中、苏双方互致贺词、互赠锦旗、共同盛赞中苏友谊,大会在《莫斯科——北京》的歌声中结束。
我们翻译组在三个月的交接工作中,受到我方师领导的格外重视和关怀。由于全组同志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克服了专业上的许多困难,高标准地完成了接收任务,深受各方的好评。接收工作结束后,全组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我本人也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