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战火中吹响第一声号角--国家史册
有这样一张报纸,她诞生在解放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携带着党坚实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坚定了蒙古族群众在复杂斗争形势下对党的信心。她就是1946年10月10日创刊的蒙文版《呼伦贝尔报》。这张报纸既是呼伦贝尔第一张党报,也是全国第一张蒙文党报。
1946年,为了宣传党的政策,宣传解放战争形势,宣传马列主义,在特木尔巴根和方知达的支持下,10月10日,蒙文版的《呼伦贝尔报》创刊。这张报纸既是呼伦贝尔第一张党报,也是全国第一张蒙文党报。报纸创刊时是不定期刊,后来变为4日刊。用蒙文印报是因为当时呼盟蒙古族人居多,懂蒙文的人也多,所以采用了这种民族语言文字的形式来宣传党的政策。
当时,报社的名称叫呼伦贝尔出版社。报社分两部分,一部分人负责编辑工作,另一部分人负责印刷。总编辑、出版社主任是玛尼扎布。出版报纸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没有铅字,报社派杨·布特格其到哈尔滨,在哈尔滨特务机关弄到了少量的铅字,铅模子则是锐锋从哈尔滨弄到海拉尔的。由于铅字不足,开始印刷时只印了两版八开,而且是排一块版,印一块版,回拣字再印另一块版。报纸开印时,海拉尔还没有供给生产用电,工人们只好用手摇机器印刷报纸。有时电厂不给电,为了及时出版报纸,工人就用手工裁纸。
《呼伦贝尔报》创刊时印数为500到700份,最高达1000份,免费发放。报社的经费来源,先是兴安省政府供给,后来转交给呼伦贝尔自治政府,每个月拨给5万元流通币,但这些经费远远不够开支,为了把报纸办好,工人和编辑人员就把干零活挣的钱用在报纸上。在宣传内容上,主要是宣传解放战争形势,宣传马列主义、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国共产党,条件允许的时候也宣传内蒙古自治,刊登反映牧区生产、生活状况和先进人物事迹的稿件。同时,报纸还用一定的篇幅登载卫生常识,刊登少量的诗歌和散文。这份报纸,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有些进步青年和牧民,还到报社来要报纸。
为搞好共产主义启蒙教育,报社人员还自己翻译了马列著作,编印成小册子,分发到牧区和机关厂矿。为了扩大宣传范围,有时报社人员还将报纸拿到甘珠尔庙会和其它集会上去发放。为了配合兴安省政府搞统一战线工作,使一些蒙古族上层人士懂得革命道理,报社每次出报,都发给呼伦贝尔自治政府的领导和部分人员。
1947年末,毛泽东发表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吉雅泰找到报社,要求印4000份,以便发给牧区和机关干部作为学习材料。但当时报社没有汉文铅字,怎么办?杨·布特格其于是找来了石印师傅,用石印把文章印了出来。
1948年冬,东北战场反攻取得了很大胜利,内蒙古为了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决定出版第一批蒙文教材。教材起初计划在乌兰浩特印刷,由于设备不足,又没有动力电,因此将任务交给呼伦贝尔出版社。内蒙古日报社还派来指导员色道尔吉、工人孙庆林和嘎尔迪协助指导。为了抓紧时间赶印这批教材,原来的几台印刷设备不够用,杨·布特格其在室外冒着严寒突击安装上了长春带来的其它印刷设备。教材在工人们的努力下,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印装完毕。
当年末,由于内蒙古出版了蒙文报,决定《呼伦贝尔报》停刊。停刊后,印刷设备仍留在海拉尔,转为地方服务,印刷社会需要的印刷品。(张晓敏 何天峰 赵松)